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治療凍瘡要分期按症狀輕重不同進行

不少人在寒冷的冬季倍受凍瘡困擾, 輕者局部發熱、發癢、麻木, 遇熱加重;重者可出現紅斑或水泡, 破後可繼發感染或造成組織潰瘍、壞死。 針對不同時期的凍瘡, 分期治療, 效果會更好。

【症狀較輕者】 一般不需用藥, 每天用溫水洗泡1-2次, 局部按摩, 或用生薑(乾薑)、辣椒各適量, 水煎, 浸擦患部。 或取白蘿蔔1個, 先在火中烤熱, 切開後在凍瘡及周圍皮膚上摩擦, 每次5-10分鐘, 每日數次。

【症狀較重但尚未破潰者】 可選用以下驗方:

方一:當歸、肉桂各100克(均切片), 紅花、花椒、乾薑各50克, 樟腦25克(研細末), 用98%酒精1000毫升, 浸泡7天后塗擦患處。

方二:蜂蜜70克, 豬油30克, 混合成膏, 外塗患處, 每日2-3次。

方三:肉桂、生地黃、生薑、花椒各30克, 紅花、赤芍各20克, 加水3000毫升, 煎沸後, 煎液浸洗患處, 每日1-2次。

方四:紫草30克, 水煎液洗患處, 每日2次。

方五:桂枝50克, 紅花、附子、荊芥、紫蘇葉各20克, 水煎, 浸泡患處, 每次20-30分鐘, 每日1-2次。

【凍瘡已破潰者】 可用0.5%新黴素軟膏或老鸛草軟膏外塗。

還可用黑芝麻15克、花椒9克、杏仁10個, 混合後在鍋內炒黃, 研成細末, 用豬油調勻, 塗於患處。 或用鮮山藥加蓖麻籽仁數粒, 一同搗爛敷患處, 幹即更換, 都有較好療效。

除治療外, 凍瘡最主要的還是要做好預防工作。 如平時堅持冷水洗臉、洗手, 洗後摩擦皮膚, 可增強局部抗寒能力;戶外活動時注意防寒保暖, 戴好手套、帽子, 穿厚襪和棉鞋;受嚴寒侵襲後的部位, 不要馬上靠近火爐或暖氣烘烤, 也不可泡在熱水中這樣更容易促使組織壞死。 在夏季緩解期, 可將大蒜頭搗爛, 曬熱後塗擦易患凍瘡部位, 或用辣椒數個, 切開後在凍傷易發處頻頻擦之, 均可預防凍瘡冬季復發。

(王祖遠)

【我們只提供經專業記者編輯採編的靠譜內容,

恭請您在此訂閱, 或移步關注大眾衛生報微信公眾號“dzws001”, 獲取更多實用健康衛生資訊, 參與每週有獎答題互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