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甘肅廉政網評論:聽其言也要觀其行

孔子看見宰予白天睡大覺, 對人的認識發生轉變:“始吾於人也, 聽其言而信其行, 今吾於人也, 聽其言而觀其行。 ”要識破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也一樣, 不能僅僅是聽他說了什麼, 關鍵還要看他做了什麼。

說和做, 並不具有因果關係, 說出來的不一定能做出來, 說得好不一定就能做得好。 道理很簡單, 但為什麼經常會有一些“語言藝術家”, 依然千方百計在“說”上下功夫呢?為什麼這種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總會有市場呢?

這是因為有些人把“說”當成一種身份象徵。 不管多小的單位, 講話的一定是領導。 有一度, 人們評價領導是否有水準,

主要看講話講得好不好。 如果有領導在臺上期期艾艾, 必然會鬧出不小的笑話。 這種判斷標準促使走上領導崗位的幹部, 把“能講”作為一個必要的技能專門練習。 其實, 領導的職能不僅僅是講話, 還有研究、決策、行動、落實。 優秀的將帥是打出來的, 只有自己投入實戰, 才能帶領隊伍贏得實戰。 空談誤國, 自然也能誤一地方、一機關。 聽其言, 觀其行, 應該是評價領導幹部能力水準的充分必要條件。

這是因為“說”是一種客觀的需求。 比如開大會、作報告, 不講不行。 這是因為群眾想從報告裡聽出目標、看到任務、找到方向、得到方法。 這個時候不僅要講, 還要講得透徹, 講得科學、講得實在。 要講出群眾期盼, 講得醍醐灌頂。

但光靠講還不行, 必須依靠做。 做就是調查研究, 做就是科學論證。 所謂臺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就是這個道理。 說到調查研究, 有的領導來到田間炕頭, 還以作報告的形式說話, 群眾聽得雲裡霧裡。 無論臺上台下, 說了就要做, 不做, 說再好也是白說。 更不用說臺上一套, 說得天花亂墜, 台下一套, 做得一塌糊塗。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也是檢驗空話的標準。 聽其言, 觀其行, 觀的就是臺上說的和台下做的能否統一。

把話說好, 也是語言本身的規律。 沒有人願意天生笨嘴拙舌, 於是就有了修辭學。 修辭學有很多種, 每一種都是為了讓表達更準確、更精彩。 話有三說, 巧說為妙。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但是言之無物, 行都不得行,

何談遠近。 有些講稿是想出來的, 閉門造車, 玩數位工程, 看起來花哨得很, 其實是花架子, 落不到實處, 不指導實踐還罷, 一指導, 就歪了。 其實, 最好的修辭在一個“做”字。 有堅實的實踐基礎, 言之有據、言之有物, 屬於科學的判斷和決策, 講出來就能夠有效指導實踐。

說和做應該是統一起來的, 無論是不是領導, 在不在臺上, 用什麼樣的修辭, 說從做中來, 說用做實現。 古人解字:“人言為信”, 對於黨員領導幹部來說, 說一套、做一套, 就是失信於民。 民無信不立, 黨政幹部同樣也是無信不立。 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 就是要堅決反對這種“口頭政治家”。 領導幹部不是播音員, 不必靠口才存身立世。 言必信、行必果, 一步一個腳印, 必將取大信於民、立大功於世。

(魏雯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