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險資挖掘股市結構性機會

本報記者 程竹

儘管年初銷售“開門紅”受挫, 但多數保險公司對全年保費增長仍持樂觀態度。 業內人士預計, 今年保險資金運用平均收益率將超過5.5%。 其中, 權益類投資將保持穩定增長, 險企將主要挖掘結構性機會。

“開門紅”成色不足

開年以來, 大型個人險保費同比負增長20%、30%成為常態;資產驅動負債型險企銀保管道的新單保費普遍負增長50%以上;中小險企銀保管道保費負增長70%、80%的情況比比皆是。

天風證券分析師陸韻婷認為,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是近兩年年初保費都是“開門紅”, 大幅增長, 基數高, 導致今年初的同比增速承壓。

同時, 去年末短期利率上行較快, 儲蓄型保險產品收益率較銀行理財、信託產品等吸引力下降。 二是保監會近期發佈的相關檔加強了對壽險的監管。

平安證券分析師繳文超指出, 利率上行不利於保險產品的銷售。 從收益率角度看, 與銀行各類理財產品等投資品種相比, 保險產品缺乏優勢。

繳文超指出, 最近出臺的保險業監管政策旨在促進行業持續回歸保障、健康有序發展, 整治不規範銷售現象以及年初過分的規模導向和惡性競爭, 未來年初保費收入占比或有下降。 從目前來看, 今年保險公司年初保費收入或低於市場預期, 全年保費收入將更多地依靠續期業務的拉動。

“不過, 對於上市險企的價值增長,

我們無須過多擔憂, 年初‘開門紅’的產品整體價值率相對較低, 對公司全年新業務價值的增長影響較為有限。 隨著未來保障型產品占比的持續提升, 保險公司今年新業務價值及內含價值的增長仍會較好。 ”陸韻婷預計, 未來保險公司年初“開門紅”銷售將逐漸改善。 首先, 不再單一主推儲蓄類產品, 而是將保障類產品也納入銷售範圍, 使產品更多元化, 銷售物件更廣泛;其次, 隨著代理人銷售能力的提高, 預計具成長屬性的保障型保費全年仍能保持25%-30%的較快增速, 週期屬性更強的儲蓄保險增速可能是個位數。

業內人士預計, 今年將有更多險企掘金以健康險為代表的長期保障型險種, 為行業保費增長與價值增厚提供堅實支撐。

今年行業原保費預計增長11.5%左右, 其中人身險預計增長13%左右, 財險預計增長7%左右。

投資收益率料持續回升

去年以來, 受益於股市上漲、利率中樞上升和準備金補提減少等因素的影響, 保險業經營效益較上一年大幅改善, 並且今年有望延續這一勢頭。

保監會最新披露的2017年1-11月保險行業資料顯示, 截至11月末, 保險業資金運用餘額147019.88億元, 較年初增長9.79%。 其中, 投資銀行存款19302.11億元, 占比13.13%;債券51460.73億元, 占比35.00%;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18809.55億元, 占比12.8%, 較10月末下降0.66個百分點;其他投資57447.49億元, 占比39.07%。

長城證券分析師劉文強預計, 今年險企投資端繼續向好的趨勢不變。 目前去杠杆仍在路上, 未來在貨幣供應總量受到控制的前提下,

金融市場利率處於高位的趨勢不變。 未來行業投資收益率有望隨著利率中樞的上升而持續回升, 預計今年保險資金運用平均收益率將超過5.5%。

陸韻婷認為, 未來險資權益類投資比例將繼續穩定在15%左右, 並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穩健投資, 充分利用負債端穩定且週期較長的優勢, 尋找拐點逐漸明晰、未來3至5年有持續增長空間的行業和個股。

業內人士表示, 今年險企會重點關注價值型、消費升級+集中度提升, 以及新能源、5G等板塊。 鑒於今年股票市場可能延續溫和上行、個股份化的趨勢, 險企將主要挖掘結構性機會。

“今年險資仍將繼續增加對港股的配置。 ”陸韻婷指出, 目前保險公司港股投資仍處於起步階段。 去年是保險公司戰略性投資港股的“元年”。

截至去年末, 險資的港股投資規模為1743.58億元, 占總權益投資規模的8.8%、可投資資產的1.19%。 大型上市保險公司港股配置比例顯著高於行業平均水準。 隨著險企可投資資金的不斷增加, 它們越來越注重基石投資。

繼續增加非標資產配置

業內人士預計, 為化解資產端和負債端的矛盾, 大型保險公司將繼續增加對非標資產的配置。

“以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畫、不動產債權投資計畫和股權投資計畫等為代表另類資產投資運用將保持高速發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指出, 今年大型險企將繼續增加另類投資等非標資產配置比重, 包括基礎設施、信託等金融產品、長期股權投資等。 由於保險負債成本仍相對較高,需要相當可觀的投資收益與之匹配,而另類投資整體投資收益率更高一些。同時,壽險資金負債期限正在變長,另類投資可以更好地實現期限匹配。

對於保監會近期發佈的規範險企股權投資的新規,海通證券分析師孫婷表示,股權投資計畫不是險資主要配置的資產品種,新規對於險資整體投資收益率的影響很小。“防風險、去杠杆”的強監管對於上市保險公司的影響最小,反而有利於資產端的收益提升、負債端的保障轉型以及行業集中度擴大。

陸韻婷認為,今年保險公司的非標資產配置比例將有所下降。原因在於2016年10月前利率大幅走低,而保險資金到期量較大,在利率形勢不明朗且資金配置量較大之際,保險公司選擇配置中短期的銀行理財產品,造成去年報表中非標占比有所提高。隨著去年以來債券票息吸引力的大幅上升,大部分保險公司選擇將到期的中短期銀行理財轉換成債券投資,因此今年非標投資占比將有所下降。

由於保險負債成本仍相對較高,需要相當可觀的投資收益與之匹配,而另類投資整體投資收益率更高一些。同時,壽險資金負債期限正在變長,另類投資可以更好地實現期限匹配。

對於保監會近期發佈的規範險企股權投資的新規,海通證券分析師孫婷表示,股權投資計畫不是險資主要配置的資產品種,新規對於險資整體投資收益率的影響很小。“防風險、去杠杆”的強監管對於上市保險公司的影響最小,反而有利於資產端的收益提升、負債端的保障轉型以及行業集中度擴大。

陸韻婷認為,今年保險公司的非標資產配置比例將有所下降。原因在於2016年10月前利率大幅走低,而保險資金到期量較大,在利率形勢不明朗且資金配置量較大之際,保險公司選擇配置中短期的銀行理財產品,造成去年報表中非標占比有所提高。隨著去年以來債券票息吸引力的大幅上升,大部分保險公司選擇將到期的中短期銀行理財轉換成債券投資,因此今年非標投資占比將有所下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