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紅梅獎”頒獎 裴豔玲登臺獻藝

昨晚, 大劇院內掌聲雷動, 第八屆江蘇省戲劇“紅梅獎”在這裡頒發。 作為全省發現培養青年戲劇演員的重要賽事, 揚劇新秀們在本屆比賽中大放異彩, 兩個金獎全都由揚劇研究所的演員摘得。 此外, 揚州揚劇青年演員還獲得一銀三銅。

裴豔玲大師登臺

與“孫輩”演員同台演出

相比較賽場上的激烈比拼, 昨晚的頒獎晚會, 演員們明顯放鬆了許多, 將本門唱腔發揮得遊刃有餘。

演出現場, 錫劇、昆曲、淮劇、話劇等劇種獲獎演員紛紛登臺, 既有《梁祝》的纏綿悱惻, 也有《扈家莊》的英姿勃發。 特別是金獎得主徐夢雪的《通天犀》, 一位年僅22歲的“女花臉”, 不僅文戲精湛, 武戲更是出眾, 一舉手, 一抬足, 都是滿堂喝彩。

最讓人期待的, 還是“國寶級”戲劇大師裴豔玲的登臺。 昨晚, 她與“孫輩”演員游佳琦等同台, 給孩子們上了最生動的一堂表演課。

揚劇新秀摘最高獎

一個紮根基層,

一個學院深造

本次“紅梅獎”參賽劇種豐富, 有昆劇、京劇、揚劇、錫劇、淮劇、越劇、通劇、話劇、蘇劇、滑稽戲、柳琴戲、徐州梆子、淮海戲、黃梅戲, 共有78名專業戲劇青年演員同場角逐, 最終角逐出金獎2名、銀獎12名、銅獎16名。 兩個金獎, 全部花落揚州, 分別歸屬揚州揚劇研究所的遊佳琦、徐夢雪。

生於揚劇世家的遊佳琦, 對於“紅梅獎”並不陌生。 之前, 他已經參加過三屆“紅梅獎”的角逐, 從少兒組到成人組, 每次都是摘得銀獎, 這次終於如願摘得金獎。 “父母都是從事揚劇事業, 他們一直都在鼓勵我;研究所的前輩演員, 包括李政成所長對我都是傾心指導, 終於沒有辜負他們對我的希望。 ”

幾年前, 一批揚劇研究所的青年演員, 進入中國戲曲學院深造,

遊佳琦則留在了劇團。 這幾年, 他的舞臺表演經驗得到了長足的進步。 “任何一位好演員, 一定是在舞臺上鍛煉出來的。 在揚州演出, 不僅在城市劇院, 還有去鄉村田間, 各種環境的舞臺, 我都在適應, 自己也能感受到藝術的成長。 ”

和遊佳琦的成長略有不同的是, 徐夢雪是中國戲曲學院的本科生, 她感歎, 3年多的學習, 讓自己在各方面都有了進步。 “在學校裡, 老師不會針對某種劇種授課, 更多的是一種全面的傳授。 這幾年來, 拿到角色後, 我會比以前想得更多, 如何從外在到內心, 全面塑造一個人物。 ”

徐夢雪是目前戲劇界少見的“女花臉”。 “也有一些女演員反串男性角色, 主要是唱, 而我還要打, 走的是文武兼備的路子”。 為了演好角色,

徐夢雪不僅剃去一頭烏髮, 還盡可能模仿男性, “女生要想演好男性角色, 特別是打戲, 付出的努力要比男生多出幾倍。 但既然選擇了這條路, 再苦再累, 都要堅持下去。 ”

專家評委齊讚歎

揚劇新秀成不可忽視新生力量

本屆“紅梅獎”評審可謂非常嚴格。 決賽中, 組委會邀請到崔偉、裴豔玲、李法曾、譚孝曾、柯軍、梁偉平、劉俊鴻、康爾8位大家評委來揚坐鎮, 充分體現大賽權威、公正的原則。

作為評委, 裴豔玲對這些揚劇新秀印象深刻。 “這批揚劇年輕演員們的表演, 讓我眼前一亮, 他們已經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戲劇新生力量。 ”

作為裴豔玲的徒弟、揚劇研究所所長李政成透露, 決賽結束後, 裴豔玲專門給獲獎的揚劇演員們進行了指點,

沒有一句讚揚。 “裴老師非常嚴格, 都是挑出了表演中的毛病, 並叮囑他們, 拳不離手, 曲不離口。 ”

李政成說, 每個劇種都會迎來更新, 都要著重培養後備人才。 今年, 揚劇史上首批本科生將從中國戲曲學院畢業, 而留在劇團的年輕演員們, 技藝也不斷精進, 他們正在逐漸成為劇團的中堅力量。 記者 王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