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物業管理+社區管理,實現城市常靚常新

環境髒亂差、管理不到位、存在各種隱患……這是很多老小區給人的印象。 “曾經, 我們社區8年沒有物業, 居民叫苦不迭。 ”湖塘鎮花東三村社區居民李亞金說。

“物業服務涉及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解決好了, 不僅是為民辦實事, 更是為城市營造宜居環境。 ”湖塘鎮物管科副科長姚秀萍說, “但具體怎麼做, 才能讓物業真正動起來呢?”

花東新村是建於上世紀90年代的老小區, 社區內整潔、規範的面貌保持了23年, 這要歸功於常州市武進益民物業有限公司。

“每天, 片區專案經理要巡視3次, 早中晚各一次。 如果發現社區記憶體在問題, 專案經理會主動聯繫各環節的負責人, 統一解決。 ”武進益民物業有限公司經理戴孟海告訴記者。 戴秋平是片區專案經理, “燈泡壞了、管道堵了、樓道髒了……只要一個電話, 老戴總是第一時間趕來解決。 ”居民孔福新說。

2014年, 我區啟動老小區改造。

針對花東新村部分區域行車無序、停放無章導致的嚴重擁堵, 由此帶來的安全隱患, 物業走訪居民, 在800余戶居民的調查問卷中, 90%以上的居民同意車位改造, 交通狀況得到了明顯改善。 “針對老小區老年居民多的情況, 我們還對看望老人的親屬實施免費停車3小時。 ”戴孟海說, 由於物業盡心盡力的服務, 23年間, 益民物業服務的社區從未有大的矛盾。

不僅如此, 湖塘首創的物業公司競聘上崗更是解決了老小區管理難題。 2014年, 花東三村的環境一日不如一日, 很多人都想著搬離。 借助我區老小區改造的契機, 湖塘鎮物管科啟動了物業重進老小區工作, 花東三村時隔8年再次迎來了物業, 開創了全區老小區再次引進物業的先例。

當年9月, 江蘇天空物業有限公司入駐花東三村。 在不到一個月內, 保安3次阻止了居民電動車失竊事件的發生;有一次淩晨2點, 物業在巡邏時發現有小偷爬牆入室, 立即鳴哨, 嚇跑了小偷, 保護了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脫胎於農村行政村的湖塘鎮長安大巷社區, 是拆遷安置區之一。 社區共有1392戶家庭, 有四分之三是新市民。 社區黨總支書記諸素琴言簡意賅地拋出了“三多”的總結:小孩多、老人多、外來人口多。 與此同時, 社區還不斷出現新問題。 樓道保潔、道路清掃、設施配備, 這些以前行政村涉及不到的問題, 一下子都擺到了社區幹部面前。 怎麼辦?唯有調整思路, 實現管理出新。

社區“四位一體”的管理新模式應運而生, 即以黨總支為領導核心、以居委會為工作主體、以業主委員會為居民代表,

聯合以自治為主的物業管理辦公室, 共同協商處理社區事務, 共同參與社區建設管理。

“物業管理應和社區管理緊密結合, 社區管理要常靚常新, 多方參與、協調共治, 才能使物業管理更加規範。 ”區房管處副主任季峰表示, 作為主管部門, 主要是加強指導和監管, 做好相關物業管理政策措施的擬定和宣傳, 建立全區物業管理工作考核機制, 從而加強對物業企業的管理。 物業企業要重視自身品牌建設, 提升服務品質, 樹立誠信形象。 社會各界需正確認知物業管理內涵、各方主體責任, 進一步優化全區物業管理環境, 讓物業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採訪手記

物業管理包括保潔、綠化、秩序維護、設施維護以及特約服務等。

一直以來, 無論是針對老小區還是安置社區, 我區對物業管理的探索始終沒有間斷。 湖塘在物業管理上的“摸石頭過河”, 有利於滿足社區居民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 如果能很好地整合物業管理, 對改善居住環境、促進和諧社區建設、提高城市品位, 都將發揮積極作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