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PGone的警告,有一種成功,會毀了孩子

養育孩子, 哪個父母不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當你凝望深淵時, 深淵也在凝視你。 ——凱叔

然而在娛樂圈, 不到最後, 你永遠不知道還有什麼“重磅炸彈”。

緋聞風波還未消停, 有關當事人PGone的各種“猛料”頻頻爆出, 越發讓人寒心。

2017年, 《中國有嘻哈》節目開播以後, PGone迅速竄紅, 他的粉絲從幾萬暴漲到幾百萬, 速度之快, 連他自己都出乎意料。

一時間, 各種通告接到手軟, 許多大品牌都爭相和他簽約, 出場費也跟著翻倍瘋漲, 所到之處必是粉絲蜂擁、尖叫歡呼, 大有擠入一線當紅小生的架勢。

PGone幾乎是用了最短的時間, 就迅速到達了名利的高峰。

可是, 才紅了短短數月, 他就因各種負面行為陷入輿論漩渦。

PGone從爆紅到跌倒, 快得就像過山車一樣。

難道這僅僅是因為和李小璐的緋聞事件?絕不是這麼簡單。 網友爆料, 在國際禁毒日, 他在自己的空間上發佈大麻的圖片, 還公開問:“約麼?”

網友評價:“他自以為挑釁就是個性, 觸線就是與眾不同。 ”

而更令人心寒的是, 當年姚貝娜剛剛去世不久, PGone在一次battle中, 為了押韻, 用“姚貝娜”作為歌詞來diss對手, 對逝者缺少尊重之心。

當時引起很多網友憤怒, 但他仍一副“老子樂意, 關你屁事”的態度, 在另一次battle中, 再次唱出“我送你去見姚貝娜”。

讓人擔憂的是, PGone的粉絲, 大都是渴望獨立與自由的90後, 和處於逆反青春期的00後。 在追星的孩子們眼中, PGone被奉若神明, 他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會讓粉絲們趨之若鶩。

迅速走紅中的PGone, 哪裡還顧得上對年幼粉絲們的價值觀引導, 在他的一首歌《聖誕夜》中, 充斥著“教唆吸毒”“黃色”“暴力”以及“公開侮辱女性”, 令無數網友憤然:簡直不堪入目!

連新華網也公開發聲:

“低俗當不了個性, 惡名換不來資本。 夢想出名可以, 但別娛樂至死。 ”

而PGone只玩自己想玩的,diss一切他自己想diss的,即使有觸犯法律的風險也毫不在意,而這樣的價值觀,影響的不止是他自己,更有可能會通過網路層層滲透,影響到我們的孩子。

這種巨大的影響力,讓很多中國父母極度憤慨和擔憂:如果我的孩子生活在這樣的網路環境中,被這樣的價值觀引導,將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一想到會有多少孩子把他的歌詞,作為日後他們面對世界的態度,身為人母的我就感覺脊背發涼。

2

PGone家境殷實,玩嘻哈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其成名之路比較順利。

在《中國有嘻哈》的舞臺上,他反應迅速,作品表現可圈可點,有著超于常人的音樂才華,這些都讓他迅速走紅。

然而在名利的頂峰時,如果缺少把握責任和邊界的能力,那麼危險就會越來越近。

周傑倫被稱為中國的“嘻哈之王”。10年前,CNN對周傑倫的一次採訪中,他提到:嘻哈同樣是一種音樂形式,我們在接受它好的一面時,也應該把它的弊端去掉。

因此,周傑倫從一開始唱嘻哈,就對自己的音樂作出了明確的界定:嘻哈也應該傳遞正能量,可以反戰爭,反毒品,反家暴。

他的歌曲裡充滿了溫情和正能量,其中《聽媽媽的話》和《外婆》是在呼喚親情。而《止戰之殤》《爸我回來了》《懦夫》等等作品,也是周傑倫在通過音樂呼籲和平,反對家庭暴力,反對毒品。

成功不是自由的代名詞,相反,作為公眾人物,能力越大,影響力越大,責任就越大。正如周傑倫所說:我覺得自己對社會有很大的責任,尤其是對兒童。

同樣是嘻哈,周傑倫用他的方式表達和傳遞著他的正能量和價值觀。而PGone肆意地揮霍上天賦予的音樂才華,讓自己走入了逼仄的胡同,不禁令人心生惋惜。

3

沒有人不喜歡成功。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

我們竭盡所能地給孩子買學區房,對孩子進行早教,報興趣班、輔導班。和大部分的父母一樣,我也盼望著自己的孩子早日出人頭地,走上人生巔峰。

可是當孩子真的成功了,人生目標就達成了?終止了?

於是就可以享受了?就可以恣意妄為了?

李雙江的兒子李天一,可謂含著金鑰匙出生,少年成名。

4歲選入中國幼兒申奧形象大使;連續兩屆榮獲鋼琴比賽二等獎、中國作品演奏獎;全國少兒鋼琴比賽金獎;第八屆北京鋼琴藝術節優秀演奏獎;連續三屆榮獲愛我中華全國青少年書法大賽銅、銀、金獎;2009年入選為最年少的海澱區書法協會會員……

可是卻在未成年時,恣意妄為涉嫌輪奸,身陷囹圄,讓父母悲傷度日。

我不否認給孩子的功名教育,可是如果我們給孩子傳遞的價值觀就是:“把金錢名利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那麼他奔向成功的速度有多快,走向深淵的速度就有多快。

當你凝望著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著你。

身為人母,我誠惶誠恐。我無比期望自己的孩子獲得成功,也因此,我不得不思考:到底如何做,才能避免我們的孩子在名利巔峰時迷失自己、跌落穀底?

4

關於這一點,特朗普對子女的教育方式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

前一段時間,美國總統特朗普訪華時,用平板電腦展示了外孫女用中文演唱歌曲、背《三字經》和古詩的視頻。視頻裡的阿拉貝拉用熟練的中文,禮貌地向兩位中國長輩問好,落落大方。這段視頻在網上瘋傳,大家無不驚訝於她小小年紀竟如此有涵養。

不僅是5歲的外孫女,特朗普的5個子女也是個個優秀。尤其大女兒伊萬卡,在特朗普競選總統的過程中,為父親奔走籌備,令很多網友讚歎。

特朗普說:家裡越是有錢,就越要讓孩子知道掙錢的不容易,想要掙錢必須靠自己的努力。

在經濟上,特朗普只提供生活費和教育費,他要求孩子自己打工掙零花錢,連話費都要孩子自己付。所以大女兒伊萬卡六歲就開始學著炒股,自己理財,到了上高中時候當模特,打零工。伊萬卡說:“我不得不去掙錢,因為除了學費外,其他一切開支我都要自己掏腰包,所有的一切只能靠自己”。

她從小便學會了: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去拼搏!

在金錢名利教育方面,比爾蓋茨也令人佩服。

坐擁巨大財富,比爾蓋茨多次重申要捐光家產,只為孩子留幾百萬美元。他此舉不僅僅是為了慈善,他更是為了讓孩子明白:成功、金錢的獲得並不容易,因此不能用來揮霍。

為什麼越有錢的家庭,越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因為他們更加懂得,成功的邊緣就是萬丈深淵。巨額的財富有時並不意味著幸福,反而有可能意味著災難和毀滅。

5

作家王朔對女兒的教育態度頗為灑脫。

除了對女兒的“愛”以外,王朔最看重的是女兒的內在是否強大、是否快樂。

他對女兒說:

“煲湯比寫詩重要,自己的手藝比男人重要,頭髮和胸和腰和屁股比臉蛋重要,內心強大到混蛋比什麼都重要。”

在他看來,保護好女兒的自尊,讓她建立自信,擁有自愛的能力,她自然能hold住自己的人生,hold住人生所有的狀況。

高曉松說,我主要教育女兒心安理得地混日子。

孩子長大不會痛苦失落,過得了平淡的生活,也能hold住富貴的人生。

她的幸福不依賴于財富、聲望,她能夠懂得平衡生活、調整心態,有能力面對有挫折、有挑戰、並不美滿的生活。

那時,做父母的就成功了。

佛洛德說:“一個人童年時期的經歷雖然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逐漸被淡忘,甚至在意識層中消失,但卻會頑固地潛藏於潛意識中,對人的一生產生恒久的影響力。”

令我們深感寬慰的是:如果我們在孩子的童年時期,給予其正向的引導,也將會幫助孩子成長。所謂養育,不過是父母和孩子一同成長,一同探討、驗證我們所信仰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然而讓孩子學會管理欲望、正確地駕馭成功和失敗,可真的比掙錢難多了,也重要多了。

做為父母,我又焦慮了,讓孩子成功有錯嗎?

沒錯。但是,至少我們不能在慣常的日子裡,在孩子面前無克制地流露出來那種對金錢、權利、名望赤裸裸的渴望。

有毒。

作者:元元,兒童心理學研究者,營養師,專注女性、家庭、育兒成長話題,願傾畢生所長,寫溫情走心的文字。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處理,郵箱tougao@ksjgs.com。

如何不養出一個作死的孩子?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給凱叔留言。

而PGone只玩自己想玩的,diss一切他自己想diss的,即使有觸犯法律的風險也毫不在意,而這樣的價值觀,影響的不止是他自己,更有可能會通過網路層層滲透,影響到我們的孩子。

這種巨大的影響力,讓很多中國父母極度憤慨和擔憂:如果我的孩子生活在這樣的網路環境中,被這樣的價值觀引導,將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一想到會有多少孩子把他的歌詞,作為日後他們面對世界的態度,身為人母的我就感覺脊背發涼。

2

PGone家境殷實,玩嘻哈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其成名之路比較順利。

在《中國有嘻哈》的舞臺上,他反應迅速,作品表現可圈可點,有著超于常人的音樂才華,這些都讓他迅速走紅。

然而在名利的頂峰時,如果缺少把握責任和邊界的能力,那麼危險就會越來越近。

周傑倫被稱為中國的“嘻哈之王”。10年前,CNN對周傑倫的一次採訪中,他提到:嘻哈同樣是一種音樂形式,我們在接受它好的一面時,也應該把它的弊端去掉。

因此,周傑倫從一開始唱嘻哈,就對自己的音樂作出了明確的界定:嘻哈也應該傳遞正能量,可以反戰爭,反毒品,反家暴。

他的歌曲裡充滿了溫情和正能量,其中《聽媽媽的話》和《外婆》是在呼喚親情。而《止戰之殤》《爸我回來了》《懦夫》等等作品,也是周傑倫在通過音樂呼籲和平,反對家庭暴力,反對毒品。

成功不是自由的代名詞,相反,作為公眾人物,能力越大,影響力越大,責任就越大。正如周傑倫所說:我覺得自己對社會有很大的責任,尤其是對兒童。

同樣是嘻哈,周傑倫用他的方式表達和傳遞著他的正能量和價值觀。而PGone肆意地揮霍上天賦予的音樂才華,讓自己走入了逼仄的胡同,不禁令人心生惋惜。

3

沒有人不喜歡成功。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

我們竭盡所能地給孩子買學區房,對孩子進行早教,報興趣班、輔導班。和大部分的父母一樣,我也盼望著自己的孩子早日出人頭地,走上人生巔峰。

可是當孩子真的成功了,人生目標就達成了?終止了?

於是就可以享受了?就可以恣意妄為了?

李雙江的兒子李天一,可謂含著金鑰匙出生,少年成名。

4歲選入中國幼兒申奧形象大使;連續兩屆榮獲鋼琴比賽二等獎、中國作品演奏獎;全國少兒鋼琴比賽金獎;第八屆北京鋼琴藝術節優秀演奏獎;連續三屆榮獲愛我中華全國青少年書法大賽銅、銀、金獎;2009年入選為最年少的海澱區書法協會會員……

可是卻在未成年時,恣意妄為涉嫌輪奸,身陷囹圄,讓父母悲傷度日。

我不否認給孩子的功名教育,可是如果我們給孩子傳遞的價值觀就是:“把金錢名利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那麼他奔向成功的速度有多快,走向深淵的速度就有多快。

當你凝望著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著你。

身為人母,我誠惶誠恐。我無比期望自己的孩子獲得成功,也因此,我不得不思考:到底如何做,才能避免我們的孩子在名利巔峰時迷失自己、跌落穀底?

4

關於這一點,特朗普對子女的教育方式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

前一段時間,美國總統特朗普訪華時,用平板電腦展示了外孫女用中文演唱歌曲、背《三字經》和古詩的視頻。視頻裡的阿拉貝拉用熟練的中文,禮貌地向兩位中國長輩問好,落落大方。這段視頻在網上瘋傳,大家無不驚訝於她小小年紀竟如此有涵養。

不僅是5歲的外孫女,特朗普的5個子女也是個個優秀。尤其大女兒伊萬卡,在特朗普競選總統的過程中,為父親奔走籌備,令很多網友讚歎。

特朗普說:家裡越是有錢,就越要讓孩子知道掙錢的不容易,想要掙錢必須靠自己的努力。

在經濟上,特朗普只提供生活費和教育費,他要求孩子自己打工掙零花錢,連話費都要孩子自己付。所以大女兒伊萬卡六歲就開始學著炒股,自己理財,到了上高中時候當模特,打零工。伊萬卡說:“我不得不去掙錢,因為除了學費外,其他一切開支我都要自己掏腰包,所有的一切只能靠自己”。

她從小便學會了: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去拼搏!

在金錢名利教育方面,比爾蓋茨也令人佩服。

坐擁巨大財富,比爾蓋茨多次重申要捐光家產,只為孩子留幾百萬美元。他此舉不僅僅是為了慈善,他更是為了讓孩子明白:成功、金錢的獲得並不容易,因此不能用來揮霍。

為什麼越有錢的家庭,越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因為他們更加懂得,成功的邊緣就是萬丈深淵。巨額的財富有時並不意味著幸福,反而有可能意味著災難和毀滅。

5

作家王朔對女兒的教育態度頗為灑脫。

除了對女兒的“愛”以外,王朔最看重的是女兒的內在是否強大、是否快樂。

他對女兒說:

“煲湯比寫詩重要,自己的手藝比男人重要,頭髮和胸和腰和屁股比臉蛋重要,內心強大到混蛋比什麼都重要。”

在他看來,保護好女兒的自尊,讓她建立自信,擁有自愛的能力,她自然能hold住自己的人生,hold住人生所有的狀況。

高曉松說,我主要教育女兒心安理得地混日子。

孩子長大不會痛苦失落,過得了平淡的生活,也能hold住富貴的人生。

她的幸福不依賴于財富、聲望,她能夠懂得平衡生活、調整心態,有能力面對有挫折、有挑戰、並不美滿的生活。

那時,做父母的就成功了。

佛洛德說:“一個人童年時期的經歷雖然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逐漸被淡忘,甚至在意識層中消失,但卻會頑固地潛藏於潛意識中,對人的一生產生恒久的影響力。”

令我們深感寬慰的是:如果我們在孩子的童年時期,給予其正向的引導,也將會幫助孩子成長。所謂養育,不過是父母和孩子一同成長,一同探討、驗證我們所信仰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然而讓孩子學會管理欲望、正確地駕馭成功和失敗,可真的比掙錢難多了,也重要多了。

做為父母,我又焦慮了,讓孩子成功有錯嗎?

沒錯。但是,至少我們不能在慣常的日子裡,在孩子面前無克制地流露出來那種對金錢、權利、名望赤裸裸的渴望。

有毒。

作者:元元,兒童心理學研究者,營養師,專注女性、家庭、育兒成長話題,願傾畢生所長,寫溫情走心的文字。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處理,郵箱tougao@ksjgs.com。

如何不養出一個作死的孩子?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給凱叔留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