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揮淚告別蕭平章後,是時候聊聊黃曉明“薛定諤的演技了”

《琅琊榜之風起長林》你這麼誠懇, 我不喜歡”。

發展一直順風順水的黃曉明, 從那個時候起, 似乎漸漸顯露了他的“明式表演法則”。 對“帥”的過分執著, 反而讓觀眾看到了在鏡頭前有些用力過猛的他。

但緊接著和導演高希希合作的《新上海灘》播出, 他飾演有情有義、器宇軒昂的許文強, 又讓大家再次愛上了他, 這部劇也成為了一部經典的翻拍之作, 黃曉明更憑藉此作品, 獲得了當年白蘭玉最佳男演員提名, 也得以讓他步入成為一線男演員行列。

再然後《鹿鼎記》《泡沫之夏》等劇的播出, “霸道總裁傑克蘇”模式開啟,

他的表演方式也被冠稱為“明式風格”, 油膩、霸道總裁、傑克蘇、耍帥成了觀眾給他打上的標籤。 但是期間他又曾用《風聲》《中國合夥人》證明他的演技, “就覺得他不僅是形象很漂亮, 不僅能演偶像劇, 其實他是一個很好的演員。 ”導演孔笙就是因為這兩部劇, 所以想和黃曉明合作。

隨著年齡的增長, 黃曉明似乎獨獨偏愛“傑克蘇味”濃厚的角色, 也讓觀眾一度以為他將那個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辦婚禮的黃曉明拉入到戲裡, 掩蓋掉他其實有演技的事實。

這種現狀的產生, 與合作導演是否會調教他分不開, 更重要的是黃曉明一直沒有明確究竟哪些角色是適合自己的, 他對自己的定位尚不清晰, 因此只要一遇到他不擅長且沒有導演合理調教的情況下, 黃曉明的演技就會崩壞。

用知乎網友@竇小樂的話來說, 演員的最高境界就是演每個角色都自然流露出自己的氣質;演員的最低境界就是演每個角色都掩蓋不住自己的氣質。 二者差別很微妙, 但反差很劇烈。 黃曉明需要掌握的,

恰恰是對角色在演繹尺度上的把握。

以口碑代價完成中國式人情

黃曉明展現忽高忽低演技背後, 還有一部分原因, 是所謂的人情。

在近期接受某時尚雜誌採訪時, 記者詢問他演技話題, 黃曉明將這歸咎於性格所至。 說白了就是他在“接戲、選本子”上, 不輕易拒絕人, 不擅長說“不”。

他說接演《何以笙簫默》是為了成全前任經紀人。

一個第一次接觸電影, 一個第一次給自己經紀人當演員, 這種組合的磨合狀況, 與製作經驗豐富的團隊班底相比, 效果不能同日而語。

最後又請來流量捕手楊冪, 和高話題的妻子Angelababy, 這“IP+流量明星”的模式分外熟悉, 其次這部電影也是黃曉明工作室投資作品, 所以這部片子究竟是圈錢之作還是為了別的,

觀眾心裡門清, 之後的差口碑也是預料之中。

這並不是他第一次用演員演技口碑為代價, 去做行他人方便之事了。

2013年, 由他主演的電影《神奇》上映, 豆瓣評分3.2分, 觀眾對這部影片的吐槽毫不留情, “發的兩張電影票我已經送給我恨的人了”。

對於觀眾對《神奇》的質疑, 黃曉明面對媒體採訪時, 也是以“人情”為由回答。

“其實, 你看到的很多戲, 有一部分都有著這樣一個原因。 有個朋友勸我說, 曉明來幫個忙吧, 我就去了;那個姐姐又說, 曉明來幫個忙吧, 某某大腕走了, 沒有辦法, 只能求你幫忙, 那我就去了。 最後戲出來, 很多人又說, ‘你看黃曉明又接了一部爛戲’”。

商業未必不是干擾

黃曉明在商業領域裡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霸道總裁”。

據天眼查資料顯示, 黃曉明目前共在10家企業擔任法定代表人, 投資了41家企業, 投資金額最大為10,800萬。

這些年裡, 他陸續資了紅酒、影視、互聯網、金融、環保等領域。

之前與曾志偉、巫啟賢等人籌集了約6000萬元瞄準紅酒市場, 獲利不少。 還與他們兩人等在北京共同投資成立了 “金帝國際高爾夫俱樂部”, 在全國已有幾十家連鎖店, 會員包括陳道明、孫楠等明星。

他和任泉、李冰冰成立了明星風險投資機StarVC, 投資了秒拍、韓都衣舍等12個項目, 章子怡和黃渤後來加入。

在老東家華誼兄弟上市的時, 黃曉明買了180萬股華誼原始股, 後來又增持到360萬股。

2007年12月, 東陽易星傳媒有限公司成立, 也就是黃曉明工作室的前身, 這是一家專業從事藝人經紀、影視演出等服務的演藝經紀公司。 除了培養新人外,還投資多部影視劇如《匹夫》《暗香》《何以笙簫默》《中國合夥人》《一場風花雪月的事》等。

他還參與投資同道大叔、Innail等專案,2016年7月,黃曉明投資了主營直播綜藝IP製作與發行的明明娛樂,CEO由黃曉明現在的經紀人郭亭婷擔任。

商人和演員這兩重身份,黃曉明似乎一個都不想放過,兩相拉扯之間,黃曉明難能取捨。

在需要精明頭腦和巨大精力去應對的商業領域裡,演員黃曉明南征北戰;在演藝事業裡,商人黃曉明給觀眾貢獻了忽高忽低的表演,讓爛片和精品共存,留下“薛定諤的演技”謎題。

洗掉“油膩” 黃曉明未來也許可以期待

現在,《琅琊榜2》的播出,讓黃曉明又經歷了一起口碑逆轉事件。

但與之前略有不同的是,黃曉明這次似乎真的要將重心放在演戲上了。援引媒體的話來說,黃曉明用“ 40 歲”給自己劃了一條分界線。今後他要和好的團隊合作,回歸演戲初心。

除了培養新人外,還投資多部影視劇如《匹夫》《暗香》《何以笙簫默》《中國合夥人》《一場風花雪月的事》等。

他還參與投資同道大叔、Innail等專案,2016年7月,黃曉明投資了主營直播綜藝IP製作與發行的明明娛樂,CEO由黃曉明現在的經紀人郭亭婷擔任。

商人和演員這兩重身份,黃曉明似乎一個都不想放過,兩相拉扯之間,黃曉明難能取捨。

在需要精明頭腦和巨大精力去應對的商業領域裡,演員黃曉明南征北戰;在演藝事業裡,商人黃曉明給觀眾貢獻了忽高忽低的表演,讓爛片和精品共存,留下“薛定諤的演技”謎題。

洗掉“油膩” 黃曉明未來也許可以期待

現在,《琅琊榜2》的播出,讓黃曉明又經歷了一起口碑逆轉事件。

但與之前略有不同的是,黃曉明這次似乎真的要將重心放在演戲上了。援引媒體的話來說,黃曉明用“ 40 歲”給自己劃了一條分界線。今後他要和好的團隊合作,回歸演戲初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