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北京圖書訂貨會開幕 中華書局“二十四史”修訂本今年將再出三史

2018年1月12日訊, 昨天,被譽為出版行業風向標的2018北京圖書訂貨會昨日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

在訂貨會的首日活動上, 中華書局總經理徐俊以“國史是怎樣煉成的——漫談二十四史修訂工程”為題進行了一場講座, 為讀者分享了作為我國國史的“二十四史”修訂的幕後故事。

徐俊介紹說, 之前, “二十四史”流傳版本主要有“武英殿本二十四史”、“商務印書館影印百衲本二十四史”、“中華書局聚珍仿宋排印本二十四史”。 1958年, 經毛主席指示, 周總理親自安排, 中華書局組織全國百余位元文史專家, 歷時20年完成了“二十四史”點校本。

中華書局點校本“二十四史”被公認為當前最好的整理本, 成為海內外學術界最權威、最通行的版本, 是代表新中國古籍整理出版事業最高成就的標誌性成果。

隨著古籍整理事業的發展、學術研究尤其是斷代史研究的深入, 點校本“二十四史”的問題也逐漸顯現。 2006年起, 中華書局開始著手規劃點校本二十四史的修訂工作。 徐俊全程參與了“二十四史”修訂本的組織與出版工作。 他認為, 由於現在的學術積累和便利條件, 在程式保證品質的原則下, 相對上一次的點校本, 修訂本的品質會有顯著的提高。

徐俊介紹, 點校本“二十四史”的修訂組主要集中做了兩項工作:一是全面清理點校工作檔案, 瞭解當年點校工作過程、體例形成過程,

和各史特點、點校本主要遺留問題;二是系統搜集梳理各史出版後有關點校本的意見, 包括零星發表的劄記, 弄清問題類型, 同時設立了“二十四史校訂研究叢刊”, 集中出版關於點校本的校訂成果, 作為修訂工作的學術支撐。 他透露, 修訂點校本“二十四史”的工程量極其龐雜, 因為需要利用現在已有的文獻廣校諸本, 選用善本之精, 校勘規模之全, 都超過此前各家。 他以《史記》為例, 所用通校本、參校本就達十種, 涵蓋了宋、元、明、清最有代表性的《史記》刻本以及日藏六朝鈔本、唐鈔本, 敦煌寫本等。 由於《史記》內容涉獵廣泛, 修訂組還約請天文、曆法、禮制、中外關係等專門領域學者參與修訂, 一些爭議問題有了相對更準確的結論。

2013年, 《史記》修訂本率先出版, 這在當年成為年度十大文化事件之一, 該書還獲年度十大好書、教育部人文社科成果一等獎等榮譽。 徐俊認為, 修訂本是點校本的升級版, 主要進步可以概括為四點:所用版本更加精善, 校勘更加系統規範, 前人成果的吸取更加全面, 標點更加統一和準確。 目前, 中華書局“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已經陸續出版了六部, 分別為《史記》《新五代史》《舊五代史》《遼史》《魏書》《南齊書》。 2018年將計畫出版《宋書》修訂本(全10冊)、《隋書》修訂本(全6冊)、《金史》修訂本(全10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