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吃對於中國人是多麼的重要,從飲食來看中國人的立世哲學

中國人之所以可以稱自己為中國人, 因為我們擁有自己獨特的文化, 對於內心世界的描述方法更是獨具一格。 我們可以和老外聊莎士比亞, 可以聊莫札特, 可以聊文藝復興, 但是如果和他們聊到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詩詞, 估計沒有兩三句就會熄火。

學習中國詩詞不僅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能力, 還能增強文化素養, 更重要的是我們在這些詩句當中還能看到更深層次的東西。

先套用網上的名句:生活不僅只有眼前的苟且, 還有詩和遠方。

詩給你帶來的是一種生活, 也是一種意境。

我們經常會在古人的詩詞裡面, 發現好多描寫飲食的內容, 比如:

小餅如嚼月, 中有酥和飴。

-蘇軾寄思鄉情於月餅, 最後惹得自己相思淚沾巾。

長江繞郭知魚美, 好竹連山覺筍香。

-又是蘇軾, 被貶黃州正處於人生逆境中, 那依然從容豁達的形象讓人感歎。

日啖荔枝三百顆, 不辭長作嶺南人。

-這次被貶到惠州之後, 蘇軾又開始苦中作樂, 隨遇而安的文人特質一覽無遺。

山暖已無梅可折, 江清獨有蟹堪持。

-對著只有半壁江山的陸遊, 用沒有可折的梅花, 江水裡只有橫行的螃蟹來抒發無人堪用的惆悵和複國無望的無奈。

可以看出, 中國特別喜歡在飲食上做文章, 上至帝王將相的玉盤珍羞, 下至布衣平民的粗茶淡飯, 無不著上了濃濃的文化色彩,
古人的哲學意境也淋漓盡致地體現其間。

《禮義和》

中國具有五千年文明史, 素有“禮儀之邦”之稱。 《禮記》中有句話“夫禮之初, 始諸飲食”, 也就是說凡是禮儀規範, 都是源於飲食活動的。

“倉廩實則知禮節, 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牧民》中的這番言論流傳了數千年, 雖然從客觀現實來看,‘糧倉充足、衣食無憂’不是禮儀榮辱形成的充要條件,但是按現在的話來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飲食的發展對於禮儀文明的衍生的重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飲食過程中的禮儀無處不在。中國自古便是禮儀之邦,對於飲食的禮儀更是十分講究。《論語•鄉黨》中通過孔子的言行記載了當時人們所崇尚的衣食住行間的禮節,其中對於飲食禮節的描述尤為繁縟。而《禮記》中的曲禮篇、禮器篇、少儀篇也同樣記載著上至天子宴席,下至民間平民的飲食禮則。這其中既包括宴席中的座位禮儀、就餐禮儀,也包括了飲酒、喝茶的一些禮儀。直到當今社會,很多餐桌上的飲食禮儀仍然適用著,例如主賓座次,位序;點餐時的學問、禁忌;入席進餐的禮節;酒桌上的文化等等,不一一論述。雖然現代的禮節不像古時那般繁縟,但是交際聚會時的飲食禮儀仍是非常重要的必修課。

由此可見,古人的處事哲學在宴席間體現的淋漓盡致,禮節無處不在,中華民族優秀的尚禮文化始終貫穿于食文化中。

古人的“義文化”所包含的不止是義氣情誼,還包含了信念、責任和氣節。“志者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這是氣節,是義;孔子又講“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之中,人不堪其擾,回也不改其樂”,顏回住在陋室,一簞飯,一瓢水,如此清苦都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這是信念,是義。蘇軾在給范仲淹的文章寫序之時,盛讚他“其于仁義禮樂,忠信孝弟,蓋如饑渴之於飲食,欲須臾而不可得”,活脫脫的把範文正公仁義孝道的形象展現出來,范仲淹這也是義。從中不難發現,無論是盜泉、嗟來之食,一簞食、一瓢飲,或是形容范仲淹對於仁義孝道像饑渴之人對於飲食般不能忘記,這些對於“義”的褒獎,飲食全部貫穿其中,哲學意境油然而生。

《淮南子•說林訓》有句話:“水火相憎,鏏(weì)在其間,五味以和”。水和火本來是不相容的,但是用裝有水和食物的小鼎鍋放在火上卻能煮成五味俱全的美食。小小的烹飪蘊含著為人處世的哲理,水和火相互輔助便可以做成一份佳餚,做事情、做學問同樣也是這個道理。這便是中國“和文化”在飲食文化中的體現。

吃吃喝喝也是文化,沒有幾天就要過年了,希望大家不僅好吃好喝,還要做個有文化的人。

雖然從客觀現實來看,‘糧倉充足、衣食無憂’不是禮儀榮辱形成的充要條件,但是按現在的話來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飲食的發展對於禮儀文明的衍生的重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飲食過程中的禮儀無處不在。中國自古便是禮儀之邦,對於飲食的禮儀更是十分講究。《論語•鄉黨》中通過孔子的言行記載了當時人們所崇尚的衣食住行間的禮節,其中對於飲食禮節的描述尤為繁縟。而《禮記》中的曲禮篇、禮器篇、少儀篇也同樣記載著上至天子宴席,下至民間平民的飲食禮則。這其中既包括宴席中的座位禮儀、就餐禮儀,也包括了飲酒、喝茶的一些禮儀。直到當今社會,很多餐桌上的飲食禮儀仍然適用著,例如主賓座次,位序;點餐時的學問、禁忌;入席進餐的禮節;酒桌上的文化等等,不一一論述。雖然現代的禮節不像古時那般繁縟,但是交際聚會時的飲食禮儀仍是非常重要的必修課。

由此可見,古人的處事哲學在宴席間體現的淋漓盡致,禮節無處不在,中華民族優秀的尚禮文化始終貫穿于食文化中。

古人的“義文化”所包含的不止是義氣情誼,還包含了信念、責任和氣節。“志者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這是氣節,是義;孔子又講“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之中,人不堪其擾,回也不改其樂”,顏回住在陋室,一簞飯,一瓢水,如此清苦都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這是信念,是義。蘇軾在給范仲淹的文章寫序之時,盛讚他“其于仁義禮樂,忠信孝弟,蓋如饑渴之於飲食,欲須臾而不可得”,活脫脫的把範文正公仁義孝道的形象展現出來,范仲淹這也是義。從中不難發現,無論是盜泉、嗟來之食,一簞食、一瓢飲,或是形容范仲淹對於仁義孝道像饑渴之人對於飲食般不能忘記,這些對於“義”的褒獎,飲食全部貫穿其中,哲學意境油然而生。

《淮南子•說林訓》有句話:“水火相憎,鏏(weì)在其間,五味以和”。水和火本來是不相容的,但是用裝有水和食物的小鼎鍋放在火上卻能煮成五味俱全的美食。小小的烹飪蘊含著為人處世的哲理,水和火相互輔助便可以做成一份佳餚,做事情、做學問同樣也是這個道理。這便是中國“和文化”在飲食文化中的體現。

吃吃喝喝也是文化,沒有幾天就要過年了,希望大家不僅好吃好喝,還要做個有文化的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