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為什麼頂級PE弘毅產業基金,沒有給投資人賺到錢呢?

在中國做股權投資的LP(有限合夥人)都必須有顆強大的心臟, 他們很多時候要幫GP(普通合夥人)找資源、拉專案、對GP從身體到精神全方位的關心, 倒頭來, 很少有聽LP說賺了大錢的, 反倒是GP賺錢的很多, 即便偶遇產品兌付危機, 仍然敢說自己“低調奢華”。 弘毅投資的LP可謂超級豪華, 大多央企、國企、主權基金、當然能投資到弘毅產業基金的個人是自豪的, 至少在這個頂級GP的意識裡, 這些LP是重要的, 但吃瓜群眾可能永遠無法瞭解的是, 這些投進了弘毅基金的LP們, 大多收益甚微, 甚至比不上銀行理財。 “奢華著LP的錢,

低調的都被GP賺走了。 ”一位投資人苦著臉說。

1月9日, 我們發表了《套利為核心思路 弘毅投資逝去的5年》, 說弘毅投資逝去的5年, 弘毅投資自然不愛聽, 稱自己低調奢華倒也是一種敢作敢為的態度。

可, 一石激起千層浪。 弘毅投資的LP們坐不住了!大肆向我們吐苦水, “這些年投資弘毅產業基金, 就沒賺到錢。 他們投項目的能力可以, 但就是不給LP 賺錢!”

本著, 不給投資人賺錢的基金不是好PE的態度, 小編首先扒一扒弘毅投的幾個A股公司吧。

背靠聯想“大樹”

弘毅自2010年至今在A股曾持有4家上市公司, 分別是中聯重科、快樂購、鳳凰傳媒、一心堂。 截止目前, 弘毅投資還有2家上市公司的股份, 分別是中聯重科和歡樂購。

這兩個項目可以說是弘毅投資背靠聯想拿下的最優勢的A股項目。

創業邦雜誌就曾這樣表述, “快樂購與弘毅的結盟, 可以追溯至2003年弘毅投資總裁趙令歡陪同柳傳志給湖南企業家做的一次講座。 當時, 湖南省政府請了一批在當地有分量和代表性企業家來參加座談。 在那次會議上, 趙令歡有兩個收穫, 認識了前湖南省廣播電視局黨組書記、局長, 以及中聯重科董事長。 會後, 趙令歡分別拜訪了兩人, 並最終都結下投資碩果。 弘毅投資在2006年投資了中聯重科, 又在2010年實現了對湖南廣電旗下快樂購的投資。 ”

背靠柳傳志和聯想的大數, 弘毅投資拿下了諸多“國企改制”的項目, 其中中聯重科是讓弘毅的老闆趙令歡頻頻提及和樂道的項目。

但弘毅投資做國企改制,

有個慣用的方式, 那就是一定會推動管理層股權激勵。 這一度為弘毅所津津樂道, 但是很多時候在所謂管理層股權激勵的背後, 隱藏著很多不為人知的其他目的。

“中聯重科”的瓶子裡裝了什麼藥?

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92年, 主要從事建築工程、能源工程、環境工程、交通工程、農業機械等基礎設施建設所需重大高新技術裝備的研發製造, 其主導產品覆蓋11大類別、51個產品系列, 1200多個品種的主導產品。 是一家持續創新的全球化企業。 中聯重科之前已經成為了世界排名第六的工程機械企業, 公司的工程機械板塊和環境產業板塊均位居國內第一, 農業機械板塊位居國內第三。

弘毅於2006年5月投資於中聯重科,

旗下全資子公司興誠投資有限公司控股的佳卓集團在2006年7月5日就以8030萬股, 約占股份15.84%的比例進入了中聯重科十大股東名單。 而早在中聯重科2010年2月11日完成的定向增發中, 弘毅投資產業一期基金作為第一大認購股東, 就一舉拿出了9.84億元現金參與其中, 對應18.70元每股的發行價, 弘毅投資最終獲配5263萬股, 弘毅投資對中聯重科的看好從當初的認購情況就可見一斑。 彼時, 中聯重科連續數年的高送轉, 也曾讓無緣中聯重科增發項目的投資者豔羨不已。

然而事情從2012年便開始峰迴路轉, 2012年二級市場雪崩式的暴跌, 還是讓曾經看多弘毅投資的投資者開始有所動搖。 2012年四季度弘毅投資一舉減持中聯重科達1161.90萬股, 據同花順統計,

中聯重科2012年四季度平均成交價為8.71元。 巧合之處在於, 就在弘毅投資剛剛減持1161萬股2個多月後, 次年也就是2013年, 2月7日中聯重科的股價逐漸攀升到了10.20元。

2012年四季度減持1161萬股

似乎中聯重科的每一次減持後, 被減持上市公司的股價都會經過一波精准的上漲潮。 上述減持之後,截至2015年一季度弘毅投資仍持有中聯重科15942.85萬股,在進入2015年二季度之後,弘毅一期產業基金又相繼減持了9483萬股的中聯重科,減持後到現在的持股數一直維持在6460萬股。而整個2015年二季度正是伴隨著中聯重科股價階段上漲的全過程,弘毅竟然選擇中聯重科上漲之前大幅減持,其中十分蹊蹺。

“弘毅投資作為最瞭解中聯重科情況的人,竟然會選擇在股價上漲之前大肆減持。而且2015年二級市場行情非常好,就算弘毅不是做二級出身的吧,但竟然連散戶的投資水準都不如,無法理解。”一位投資人如是稱。

事實上,早在弘毅一期產業基金2010年投資中聯重科之前,弘毅就已經和管理層實際控制了中聯重科。

2006年,弘毅投資的子公司佳卓集團投資了中聯重科之後,即開始了對這家地方國企的改制;而改制的重要一環,就是協助中聯重科的管理層實際控制上市公司,當然這是弘毅一貫的方式。

據財新此前報導,‘具體措施就是弘毅不僅投資上市公司,還聯合了中聯重科的管理層投資了上市公司的股東長沙建機院;在完成了把長沙建機院改造成湖南省國資委、中聯重科管理層、弘毅投資共同持股的國有控股企業;然後再將長沙建機院註銷,長沙建機院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權按比例分配給長沙建機院的各股東,從而實現管理層對上市公司的持股。在此過程中,弘毅投資是雙管齊下,既在長沙建機院層面持股,又在上市公司層面持股。’

2009年長沙建機院清算註銷之後,其所持有的中聯重科41.86%股權按比例分配給股東,中聯重科的股權結構由此發生了重大變化:第一大股東依然是湖南省國資委,但其持股比例已經大幅下降至24.99%;弘毅投資控制的智真國際(BVI)及佳卓集團(BVI)合計持股比例達到16.65%,成為第二大股東;管理層持股公司一方科技及合盛科技合計的持股比例達到12.56%,成為第三大股東。

彼時中聯重科管理層與弘毅投資作為實質上的一致行動人,合計的持股比例超越湖南省國資委,完成了對中聯重科的掌控。

而此後,弘毅投資控制的佳卓集團更是在2014年將1.69億股減持給了中聯重科的的部分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管理人員。這些管理層通過8.43億元左右的價格,收購該公司股東 “佳卓集團有限公司”46.3365%的股權,從而間接增持中聯重科2.19%(1.69億股)的股份。此次收購,主要是通過該公司部分董事、監事等共同設立的“湖南方盛控股有限公司”來完成。

如此一來,弘毅投資就巧妙地完成了將旗下控股公司的中聯重科股份轉移到上市公司管理層的目的。

而根據此前中聯重科所披露的資訊,弘毅投資通過下屬兩家公司獲得其16.65%股權,而所付出的成本合計為3.22億元。其中,佳卓集團的持股比例為13.3%,持股數量為1.0118億股;智真國際的持股比例為3.35%,持股數量為5093.7萬股。隨著中聯重科的多次高送轉,佳卓集團和智真國際的持股數也在不斷攀升,期間這兩家公司也在不停地減持套現。

截至2015年3月,二者累計套現額約為41.52億元,而當時剩餘的持股市值約為30.83億元。二者合計帳面總回報約為72.35億元,相較於3.22億元的初始投資額,回報倍數達到22.5倍。

一邊是弘毅旗下的公司在不停的套現賺錢,另一邊卻是弘毅旗下的產業一期基金2010年參與中聯重科的定向增發,卻收益甚微。這不能不讓人感歎,哪怕在自家實際控制的公司上,給投資人賺點錢,好難!

持有的上市公司名稱

目前持有股份數量

初始投資股份數量

初始投資價格

減持價格

減持後2個月內股價表現

鳳凰傳媒

1.5億股

共4.8億元

約為8元(2013-5月-2013年7.12)

14.78元(2013-10-9日)

中聯重科

6460萬股(弘毅一期產業基金)

5263萬股

9.84億元

約為8.71元左右

(2012年四季度)

10.40元(2013年2月4日)

快樂購

344萬股

4762萬股

1.23億元

23.9元(2016-5-25)

30.58元(2016-11-10,期間6月7日到11月7日為停牌期)

一心堂

966.5

萬股

1531.05萬元

約為50元(2015年四季度均價)

69.88元(2015-11-26)

老虎財經編輯整理

鳳凰傳媒之殤

除了中聯重科以外,另一個讓弘毅投資臉上無光就是鳳凰傳媒了。

大家都對弘毅產業基金入股鳳凰傳媒原始股股東的事情津津樂道,都覺得弘毅這一仗打的很是漂亮,就連弘毅投資自己或許也對此事沾沾自喜。可是大家殊不知,弘毅旗下的弘毅產業一期基金還是沒有賺到錢。

這期基金的悲催就在於,它到期剛剛減持完畢鳳凰傳媒的股票,後腳鳳凰傳媒的股價就從8元躥到了2013年10月9日的當時高點14.78元/股。漲幅較2012年12月的最低股價5.75元/股,更是翻了近一倍。

2008年的時候,弘毅產業基金斥資4.8億入股鳳凰傳媒,鳳凰傳媒於2011年11月30日首發上市。在首發上市前,鳳凰傳媒僅有兩大股東,即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和弘毅投資,其中弘毅投資持有1.5億股,持股比例為7.4%。首發上市完成後,弘毅投資持股比例稀釋為5.89%。

一年後的2012年11月30日,限售股上市流通後,弘毅隨即開始宣佈減持鳳凰傳媒的股票。在2013年5月16日-5月22日期間,弘毅已減持了鳳凰傳媒2500萬股,減持價格區間為8元至8.89元,減持後其占鳳凰傳媒的股份總數為4.91%,套現了約為2.12億元。

2013年5月23日-7月12日,弘毅減持了剩下的1.25億股,而當時鳳凰傳媒的股價期間為7.17元-9.82元,此次弘毅投資大約套現10.62億元。這兩次減持,一共大約讓弘毅投資套現了近13億元。

弘毅從2013年5月開始陸續減持了1.5億股

可弘毅也許沒有想到,就在剛剛把鳳凰傳媒的股票減持乾淨,鳳凰傳媒的股價就蹭蹭地往上漲。2013年7月12日,鳳凰傳媒的股價僅為9元左右,到了2013年10月9日,鳳凰傳媒的股價已經漲到了14.78元,2個月不到的時間漲幅已經超過了50%。弘毅投資的瘋狂減持,似乎“恰到好處”的賣在上漲之前。作為投資了鳳凰傳媒原始股的股東,似乎對自己投資的標的毫無把握,而弘毅一期產業基金到底減持給了誰,令人無比好奇。

快樂購:減持完畢即重組

而在快樂購的投資裡,弘毅產業基金的幾次減持,更顯得是“故意在公司重組之前賣出來”。

2010年,弘毅一期產業基金投資了快樂購;隨著快樂購2015年1月21日的上市,弘毅也一躍成為了快樂購的原始股東,持有其6520萬股股份。

從2016年3月22日開始,弘毅開始了三次減持,分別為3月22日減持了1758萬股,減持價格為27.03元;5月16日減持了1758萬股,減持價格為23.9元,6月17日減持了2282萬股,之後弘毅的持股數即為722.7萬股。

3月22日減持1758萬股

就在三次大幅減持後,快樂購開始進行資產重組,3個月後,11月的股價一度達到30.58元,相比之下,弘毅減持時的價格,簡直做到了“故意回避利好”。

在另外一個上市公司一心堂的投資中,弘毅一期產業基金更是選擇在2015年第四季度選擇減持完966.5萬股的一心堂股票,而減持後的11月正是一心堂股價的巔峰69.88元。

不知為何,弘毅每一次的減持後上市公司的股價都會無一例外地開始上漲;如此大名鼎鼎的PE大佬弘毅投資,減持股票卻都是不偏不倚地挑著地板價減持,是真的對二級市場無知到不如韭菜,還是有故意減持給特定物件,我們不得而知。

不過,假如是真的不懂二級市場,似乎又與弘毅2018年拿了一張公募基金牌照的行為相違背。自己如此瞭解的上市公司都賣在了最低價,那炒起二級市場來,應虧成何種景象呢?

“神秘”的北京弘毅合眾投資管理中心

本著對低調奢華的弘毅基金的好奇,北京弘毅合從投資管理中心付出水面。

啟信寶公開信息顯示,這家公司有限合夥人是王小龍,趙文,邱中偉,徐敏生,鮑筱斌,曹永剛,陳文,宋紅,吳培英,孫永紅等諸如:陳文、鮑筱斌、曹永剛等均為弘毅的董事總經理,普通合夥人即為北京弘毅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毫無疑問,這家公司即是弘毅投資管理層的利益載體。而趙文一人不在弘毅投資的管理層名單裡,令人生疑,不過,坊間傳言此人為弘毅投資董事長趙令歡的親戚。

趙文除了是北京弘毅合眾投資管理中心的合夥人之外,還分別是拉薩慶德投資中心和北京翰盈承豐投資中心的股東,其中的拉薩慶德投資中心更是股東豪華,投資的專案更是華麗麗的亮眼。

拉薩慶德投資中心的股東分別為唐旭東、柳傳明、趙文、郭為、韓麗以及黃少群。唐旭東是聯想控股副總裁;郭為,是神州數碼董事長;柳傳明據傳是柳傳志的弟弟。除了這些明星股東外,拉薩慶德投資中心所投專案出手必為精品,——蘑菇科技、聚橙科技、海客瀛洲等知名公司都在其投資清單中。

或許,600萬門檻的產業基金的LP,在弘毅的視野中,只是韭菜和局外人;可真正的大利益,到底是如何在鏈條上流淌和被分配的呢?

上述減持之後,截至2015年一季度弘毅投資仍持有中聯重科15942.85萬股,在進入2015年二季度之後,弘毅一期產業基金又相繼減持了9483萬股的中聯重科,減持後到現在的持股數一直維持在6460萬股。而整個2015年二季度正是伴隨著中聯重科股價階段上漲的全過程,弘毅竟然選擇中聯重科上漲之前大幅減持,其中十分蹊蹺。

“弘毅投資作為最瞭解中聯重科情況的人,竟然會選擇在股價上漲之前大肆減持。而且2015年二級市場行情非常好,就算弘毅不是做二級出身的吧,但竟然連散戶的投資水準都不如,無法理解。”一位投資人如是稱。

事實上,早在弘毅一期產業基金2010年投資中聯重科之前,弘毅就已經和管理層實際控制了中聯重科。

2006年,弘毅投資的子公司佳卓集團投資了中聯重科之後,即開始了對這家地方國企的改制;而改制的重要一環,就是協助中聯重科的管理層實際控制上市公司,當然這是弘毅一貫的方式。

據財新此前報導,‘具體措施就是弘毅不僅投資上市公司,還聯合了中聯重科的管理層投資了上市公司的股東長沙建機院;在完成了把長沙建機院改造成湖南省國資委、中聯重科管理層、弘毅投資共同持股的國有控股企業;然後再將長沙建機院註銷,長沙建機院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權按比例分配給長沙建機院的各股東,從而實現管理層對上市公司的持股。在此過程中,弘毅投資是雙管齊下,既在長沙建機院層面持股,又在上市公司層面持股。’

2009年長沙建機院清算註銷之後,其所持有的中聯重科41.86%股權按比例分配給股東,中聯重科的股權結構由此發生了重大變化:第一大股東依然是湖南省國資委,但其持股比例已經大幅下降至24.99%;弘毅投資控制的智真國際(BVI)及佳卓集團(BVI)合計持股比例達到16.65%,成為第二大股東;管理層持股公司一方科技及合盛科技合計的持股比例達到12.56%,成為第三大股東。

彼時中聯重科管理層與弘毅投資作為實質上的一致行動人,合計的持股比例超越湖南省國資委,完成了對中聯重科的掌控。

而此後,弘毅投資控制的佳卓集團更是在2014年將1.69億股減持給了中聯重科的的部分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管理人員。這些管理層通過8.43億元左右的價格,收購該公司股東 “佳卓集團有限公司”46.3365%的股權,從而間接增持中聯重科2.19%(1.69億股)的股份。此次收購,主要是通過該公司部分董事、監事等共同設立的“湖南方盛控股有限公司”來完成。

如此一來,弘毅投資就巧妙地完成了將旗下控股公司的中聯重科股份轉移到上市公司管理層的目的。

而根據此前中聯重科所披露的資訊,弘毅投資通過下屬兩家公司獲得其16.65%股權,而所付出的成本合計為3.22億元。其中,佳卓集團的持股比例為13.3%,持股數量為1.0118億股;智真國際的持股比例為3.35%,持股數量為5093.7萬股。隨著中聯重科的多次高送轉,佳卓集團和智真國際的持股數也在不斷攀升,期間這兩家公司也在不停地減持套現。

截至2015年3月,二者累計套現額約為41.52億元,而當時剩餘的持股市值約為30.83億元。二者合計帳面總回報約為72.35億元,相較於3.22億元的初始投資額,回報倍數達到22.5倍。

一邊是弘毅旗下的公司在不停的套現賺錢,另一邊卻是弘毅旗下的產業一期基金2010年參與中聯重科的定向增發,卻收益甚微。這不能不讓人感歎,哪怕在自家實際控制的公司上,給投資人賺點錢,好難!

持有的上市公司名稱

目前持有股份數量

初始投資股份數量

初始投資價格

減持價格

減持後2個月內股價表現

鳳凰傳媒

1.5億股

共4.8億元

約為8元(2013-5月-2013年7.12)

14.78元(2013-10-9日)

中聯重科

6460萬股(弘毅一期產業基金)

5263萬股

9.84億元

約為8.71元左右

(2012年四季度)

10.40元(2013年2月4日)

快樂購

344萬股

4762萬股

1.23億元

23.9元(2016-5-25)

30.58元(2016-11-10,期間6月7日到11月7日為停牌期)

一心堂

966.5

萬股

1531.05萬元

約為50元(2015年四季度均價)

69.88元(2015-11-26)

老虎財經編輯整理

鳳凰傳媒之殤

除了中聯重科以外,另一個讓弘毅投資臉上無光就是鳳凰傳媒了。

大家都對弘毅產業基金入股鳳凰傳媒原始股股東的事情津津樂道,都覺得弘毅這一仗打的很是漂亮,就連弘毅投資自己或許也對此事沾沾自喜。可是大家殊不知,弘毅旗下的弘毅產業一期基金還是沒有賺到錢。

這期基金的悲催就在於,它到期剛剛減持完畢鳳凰傳媒的股票,後腳鳳凰傳媒的股價就從8元躥到了2013年10月9日的當時高點14.78元/股。漲幅較2012年12月的最低股價5.75元/股,更是翻了近一倍。

2008年的時候,弘毅產業基金斥資4.8億入股鳳凰傳媒,鳳凰傳媒於2011年11月30日首發上市。在首發上市前,鳳凰傳媒僅有兩大股東,即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和弘毅投資,其中弘毅投資持有1.5億股,持股比例為7.4%。首發上市完成後,弘毅投資持股比例稀釋為5.89%。

一年後的2012年11月30日,限售股上市流通後,弘毅隨即開始宣佈減持鳳凰傳媒的股票。在2013年5月16日-5月22日期間,弘毅已減持了鳳凰傳媒2500萬股,減持價格區間為8元至8.89元,減持後其占鳳凰傳媒的股份總數為4.91%,套現了約為2.12億元。

2013年5月23日-7月12日,弘毅減持了剩下的1.25億股,而當時鳳凰傳媒的股價期間為7.17元-9.82元,此次弘毅投資大約套現10.62億元。這兩次減持,一共大約讓弘毅投資套現了近13億元。

弘毅從2013年5月開始陸續減持了1.5億股

可弘毅也許沒有想到,就在剛剛把鳳凰傳媒的股票減持乾淨,鳳凰傳媒的股價就蹭蹭地往上漲。2013年7月12日,鳳凰傳媒的股價僅為9元左右,到了2013年10月9日,鳳凰傳媒的股價已經漲到了14.78元,2個月不到的時間漲幅已經超過了50%。弘毅投資的瘋狂減持,似乎“恰到好處”的賣在上漲之前。作為投資了鳳凰傳媒原始股的股東,似乎對自己投資的標的毫無把握,而弘毅一期產業基金到底減持給了誰,令人無比好奇。

快樂購:減持完畢即重組

而在快樂購的投資裡,弘毅產業基金的幾次減持,更顯得是“故意在公司重組之前賣出來”。

2010年,弘毅一期產業基金投資了快樂購;隨著快樂購2015年1月21日的上市,弘毅也一躍成為了快樂購的原始股東,持有其6520萬股股份。

從2016年3月22日開始,弘毅開始了三次減持,分別為3月22日減持了1758萬股,減持價格為27.03元;5月16日減持了1758萬股,減持價格為23.9元,6月17日減持了2282萬股,之後弘毅的持股數即為722.7萬股。

3月22日減持1758萬股

就在三次大幅減持後,快樂購開始進行資產重組,3個月後,11月的股價一度達到30.58元,相比之下,弘毅減持時的價格,簡直做到了“故意回避利好”。

在另外一個上市公司一心堂的投資中,弘毅一期產業基金更是選擇在2015年第四季度選擇減持完966.5萬股的一心堂股票,而減持後的11月正是一心堂股價的巔峰69.88元。

不知為何,弘毅每一次的減持後上市公司的股價都會無一例外地開始上漲;如此大名鼎鼎的PE大佬弘毅投資,減持股票卻都是不偏不倚地挑著地板價減持,是真的對二級市場無知到不如韭菜,還是有故意減持給特定物件,我們不得而知。

不過,假如是真的不懂二級市場,似乎又與弘毅2018年拿了一張公募基金牌照的行為相違背。自己如此瞭解的上市公司都賣在了最低價,那炒起二級市場來,應虧成何種景象呢?

“神秘”的北京弘毅合眾投資管理中心

本著對低調奢華的弘毅基金的好奇,北京弘毅合從投資管理中心付出水面。

啟信寶公開信息顯示,這家公司有限合夥人是王小龍,趙文,邱中偉,徐敏生,鮑筱斌,曹永剛,陳文,宋紅,吳培英,孫永紅等諸如:陳文、鮑筱斌、曹永剛等均為弘毅的董事總經理,普通合夥人即為北京弘毅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毫無疑問,這家公司即是弘毅投資管理層的利益載體。而趙文一人不在弘毅投資的管理層名單裡,令人生疑,不過,坊間傳言此人為弘毅投資董事長趙令歡的親戚。

趙文除了是北京弘毅合眾投資管理中心的合夥人之外,還分別是拉薩慶德投資中心和北京翰盈承豐投資中心的股東,其中的拉薩慶德投資中心更是股東豪華,投資的專案更是華麗麗的亮眼。

拉薩慶德投資中心的股東分別為唐旭東、柳傳明、趙文、郭為、韓麗以及黃少群。唐旭東是聯想控股副總裁;郭為,是神州數碼董事長;柳傳明據傳是柳傳志的弟弟。除了這些明星股東外,拉薩慶德投資中心所投專案出手必為精品,——蘑菇科技、聚橙科技、海客瀛洲等知名公司都在其投資清單中。

或許,600萬門檻的產業基金的LP,在弘毅的視野中,只是韭菜和局外人;可真正的大利益,到底是如何在鏈條上流淌和被分配的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