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018年,每家金融機構都需要“FaaS”

如果2016年的信貸行業的關鍵字是“P2P跑路”, 那麼2017年的關鍵字, 無疑是高息的“現金貸”。

2017年下半年, 趣店、樂信等多家消費金融企業紛紛赴美上市, 甫一敲鑼, 市值便一路狂飆, 其享受著中國信貸市場蓬勃背後的“市值傳奇”。 而在硬幣的另一面, “高利貸”, “嗜血”等針對現金貸的輿論譴責, 以及互聯網金融的各種監管檔的不斷下發, 拷問著信貸行業的合規性與商業道德底線。

有人用“存在即為合理”來描述現金貸的橫空出世。 但追溯到底, 現金貸的癥結是一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問題, 也就是風險定價問題——把錢用較低的利息借給信用好的人,

把錢用較高的利息借給信用不好的人。

然而一直以來, 風險定價的詮釋方式, 不在於信用和利率的區別, 其卻被演繹為“銀行”, “小貸”, “消費貸”的門戶之別。 而這就是為什麼2017年的另一個熱詞, “Fintech, 金融科技”被屢次提及, 人們試圖通過經濟活動線上化與資料化, 以及大資料處理的方法論, 找到破題風險定價的鑰匙。

鑒於此, 不久前京東金融消費金融業務實現盈利的消息顯得格外引人關注。 眾所周知, 京東金融的消費金融業務的息費很低, 甚至低於銀行的信用卡業務, 這塊業務實現盈利, 完全得益于京東金融強大的風控能力。 京東金融是如何憑藉風控, 做到消費金融業務在極低的息費下實現盈利的?京東金融的成功經驗,

尤其是京東金融獨家提出的FaaS(Fintech as a Service金融科技即服務), 對於提升風控能力、對於整個消費金融行業又有怎樣的深遠意義?

風險定價之殤

因為切中了大眾投資管道的匱乏和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兩大“痛點”, 互聯網金融在中國迅速崛起。 從交易量上來說, 2017年網貸行業實現了單月突破3000億元的成交量。

著名經濟學家巴曙松曾撰文表示:“總體來看, ‘現金貸’具有推進金融市場化、完善金融供給體系、豐富金融市場層次、增加消費者選擇空間的巨大社會價值, 應當給予生存及發展空間。 “

一邊是蓬勃的民間信貸需求, 一邊卻是疲軟的風險定價能力。 許多現金貸公司採取的是“標準化單品策略”, 比如某現金貸公司,

只放七天期, 1000元, 日息千五的現金貸產品, 一副“姜太公釣魚, 願者上鉤”的姿態。 如此做法的本質, 事實上是對兌付能力強的人的一種“價格歧視”, 也是一種無信用者對信用者的掠奪。

然而如此這般生意經, 並不影響現金貸的光明前途, 雖然在過去一年中, 多家P2P企業選擇赴美上市, 但是在看似繁榮的行業發展的背後, 也隱藏著不為人知的隱患。

2017年, 絕大多數互聯網金融平臺, 都在重視加強平臺的風險控制, 但即使如此, 包括信而富、宜人貸等知名的在美上市平臺, 其獲客成本和壞賬率一直居高不下, 以某上市消費金融企業為例, 生活類消費貸款的全週期違約率大概在12%-13%, 相當於7%-8%的平均年化違約率。 而平臺變相提高年利率獲取的高額的收入,

最終卻又不得不大量消耗在不斷提高的壞賬率上。 反觀京東金融的消費金融業務, 不良率和資損率低於1%, 處於行業最佳水準。 而這背後, 是京東金融利用深度學習、圖計算、生物探針等人工智慧技術, 構建起的強大風控體系。

Fintech破題風險定價

不管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未來趨勢如何, 不得不承認是, 我們社會的經濟活動, 正在隨著互聯網金融逐漸從線下走到線上。 2010年以來, 中國協力廠商支付市場的交易規模保持在50%以上的年均增速迅速擴大, 已經成為全球的領跑者。

“Fintech”金融科技是2017年互金行業最熱點的詞彙了, 金融科技不僅是創新的金融業務, 更是傳統金融利用新科技進行的服務升級, 也是一種金融業的變革。

支付清算、借貸融資、財富管理、零售銀行、保險、交易結算這六大業務, 無一不運用到金融科技。 依託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一系列技術創新, 金融科技的優勢在金融服務中日益凸顯, 更高效、更快捷、省去了大量的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

相比起P2P行業以高收益來覆蓋高風險, 良性的互聯網金融行業的風控手段, 需要依靠“擁抱科技”的方法, 來降低整個行業的利率成本。

在這一方面, 京東金融可謂是一方領跑者。

京東金融作為一家服務于金融機構的科技公司, 以智慧手段解決金融機構風控問題的能力, 是它贏得眾多金融機構“芳心”的法寶之一。 京東金融成功利用智慧風控手段, 解決了金融機構所缺乏的線上資料、線上場景, 並且利用深度學習、圖計算等人工智慧技術,實現了無人工審核授信和放貸,在極大降低風控成本的同時也確保了不良率低至1%以下。。

“FaaS”登堂入室

如今,京東金融已經構建了500+個風控模型,基於5000+個風險策略和60萬+風控變數,積累了5千萬+的黑灰風險名單,實現對3億+用戶信用風險的評估。

不僅如此,作為一家服務于金融機構的科技公司,京東金融在場景、資料和技術方面形成了強大的核心競爭力,並正在向外輸出這種能力——也就是京東金融雲。

京東金融雲是全球首個提供FaaS(Fintech as a Service金融科技即服務)的企業服務雲平臺,其不僅在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PaaS(平臺即服務)、SaaS(軟體即服務)這三大類雲服務上實現了全佈局,提供公有雲、私有雲等各類服務,還特別針對金融行業特點推出了獨有的FaaS(金融科技即服務)服務,滿足金融機構以及其他企業在金融業務上提升核心價值的需求。

比如,相比起銀行、證券等金融機構由於缺乏對個人、小微企業的資料,而導致的線上場景的缺乏,在發展線上業務時,遭遇大量互聯網欺詐的風險,京東金融已經能通過智慧風控,借助底層資料優勢,以及創新的生物識別技術、生物探針技術、圖計算技術和路徑學習等技術,為金融機構服務。目前京東金融在幫助銀行在信貸審核上效率提高10倍以上,客單的成本也降低70%以上。

京東金融的風控能力得到了國際機構的高度認可,榮獲《亞洲銀行家》信貸風控技術實施獎,成為中國區唯一獲得此獎項的科技公司。此外,京東智慧風控實驗室利用RNN迴圈神經網路演算法進行使用者行為路徑學習,反欺詐準確率超過目前市場平均水準3倍以上,該演算法發表在世界頂級機器學習學術會議之一PKDD2017上,成為世界級的科研成果。

良性的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除了需要外界的監管,還需要其內生的改革。作為人類未來經濟活動的承載,互聯網金融也需要放棄曾經粗放的發展模式,以科技手段加以支撐,才能使互聯網金融在“內外兼修”的模式下前行。

並且利用深度學習、圖計算等人工智慧技術,實現了無人工審核授信和放貸,在極大降低風控成本的同時也確保了不良率低至1%以下。。

“FaaS”登堂入室

如今,京東金融已經構建了500+個風控模型,基於5000+個風險策略和60萬+風控變數,積累了5千萬+的黑灰風險名單,實現對3億+用戶信用風險的評估。

不僅如此,作為一家服務于金融機構的科技公司,京東金融在場景、資料和技術方面形成了強大的核心競爭力,並正在向外輸出這種能力——也就是京東金融雲。

京東金融雲是全球首個提供FaaS(Fintech as a Service金融科技即服務)的企業服務雲平臺,其不僅在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PaaS(平臺即服務)、SaaS(軟體即服務)這三大類雲服務上實現了全佈局,提供公有雲、私有雲等各類服務,還特別針對金融行業特點推出了獨有的FaaS(金融科技即服務)服務,滿足金融機構以及其他企業在金融業務上提升核心價值的需求。

比如,相比起銀行、證券等金融機構由於缺乏對個人、小微企業的資料,而導致的線上場景的缺乏,在發展線上業務時,遭遇大量互聯網欺詐的風險,京東金融已經能通過智慧風控,借助底層資料優勢,以及創新的生物識別技術、生物探針技術、圖計算技術和路徑學習等技術,為金融機構服務。目前京東金融在幫助銀行在信貸審核上效率提高10倍以上,客單的成本也降低70%以上。

京東金融的風控能力得到了國際機構的高度認可,榮獲《亞洲銀行家》信貸風控技術實施獎,成為中國區唯一獲得此獎項的科技公司。此外,京東智慧風控實驗室利用RNN迴圈神經網路演算法進行使用者行為路徑學習,反欺詐準確率超過目前市場平均水準3倍以上,該演算法發表在世界頂級機器學習學術會議之一PKDD2017上,成為世界級的科研成果。

良性的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除了需要外界的監管,還需要其內生的改革。作為人類未來經濟活動的承載,互聯網金融也需要放棄曾經粗放的發展模式,以科技手段加以支撐,才能使互聯網金融在“內外兼修”的模式下前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