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成為史上最富有的人

新年剛過, 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的個人財富在2018年的11天裡就飆升了60億美元, 淨資產達到1051億美元, 超越了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此前創下的紀錄。

據彭博社報導, 貝佐斯的淨資產大部分來自其持有的7890萬股亞馬遜股票, 此外, 他還持有《華盛頓郵報》和藍色起源公司(和Space X一樣的航太科技創業公司)的股票。

亞馬遜的網路帝國有多龐大呢?在剛過去不久的美國聖誕購物季, 亞馬遜佔據了網購交易的89%, 這個比阿裡巴巴在中國的市場份額誇張多了。

按照公開統計, 傑夫·貝佐斯還是這個星球歷史上最富有的人。

這個富豪榜單可以追溯到西元前6世紀。 當時裡底亞(Lydia)最後一代國王克羅伊斯(Croesus)以財富而聞名。 他是如此的富有以致于現在的英文單詞“Croesus”含義就是“大富豪、大財主”。 克羅伊斯(Croesus)另一個流傳千古的是他制定的貨幣“史塔特”, 它由二十四克拉純金(24k金)構成, 而且克羅伊斯還採用了金銀複本位元制度, 銀幣用於交易數額較小的場合, 成為以後的貨幣歷史主流。

克羅伊斯(Croesus)

在此前, 歷史上只有一個人的個人財富超過12位元數字:比爾.蓋茨的財富在1999年互聯網泡沫的高峰時達到了1000億美元的頂峰。 但去年, 貝佐斯超越了蓋茨, 差距每天還在不斷擴大。

比爾·蓋茨(Bill Gates)和妻子梅琳達(Melinda)

不過當我們考慮通貨膨脹的話, 貝佐斯就不是有史以來最富有的人了, 他甚至不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富有的人。 美國的記錄應該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那些工業壟斷巨頭中尋找, 例如安德魯·卡內基(Andrew Carnegie, 鋼鐵大王), 約翰·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 石油大王)和亨利·福特(Henry Ford, 汽車大王)。

安德魯·卡內基(Andrew Carnegie, 鋼鐵大王)

約翰·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 石油大王)

亨利·福特(Henry Ford,汽車大王)

再往前看,有史以來排名前十的最富有的人中還有征服者威廉(1066年征服英格蘭)的親戚艾倫·魯弗斯(Alan Rufus)。據美國《金錢》雜誌報導,當他死於1093年時,魯弗斯的遺產佔據了英格蘭所有財產的7%;相比之下,貝佐斯的財富不可能有當前美國GDP的1%。要匹配魯弗斯的比例,貝佐斯的財富將需要達到1.25萬億美元。

艾倫·魯弗斯(Alan Rufus)

除此之外,我們對控制巨額財富的其他歷史人物也瞭解甚少。從埃及法老到羅馬皇帝凱撒,再到征服大部分亞歐大陸的成吉思汗,古往今來的財富往往集中在少數人手中。

貝佐斯毫無疑問是目前的首富,至少是公開的。他和蓋茨的資產淨值比較容易計算,但沒有人確切知道沙烏地阿拉伯皇室成員的財富值。有傳言說俄羅斯總統普京的財富比貝佐斯或蓋茨的財富還要大,但也沒有人能拿出普京身家的確切數字。據說前利比亞領導人卡紮菲在掌權期間財富超過了2000億美元。

已身死道消的卡紮菲

貝佐斯的財富增長主要是亞馬遜股價大幅上漲的結果,美股這幾年一直是牛市,特朗普在今年還開始實施減稅政策,進一步刺激股市上漲。貝佐斯擁有16%的亞馬遜股票,自去年特朗普上臺以來,其股價已經上漲了50%以上。不過有趣的是,貝佐斯還擁有《華盛頓郵報》的股票,該報一直抨擊特朗普,被他稱為“假新聞工廠”。

當然,如果比爾·蓋茨(Bill Gates)沒有和他的妻子梅琳達(Melinda)一起通過慈善基金會捐贈了近360億美元,首富應該還是他的。不過貝佐斯成為首富之後,也開始在推特上諮詢網友要怎麼做慈善了。

貝佐斯發家簡史

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在1995年創立亞馬遜。20年後的今天,亞馬遜市值已經達到5715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的網路零售商,全球第二大互聯網公司,僅次於Alphabet (Google)。

哈佛商業評論如此評價他:

He’s invented a new philosophy for running a business.

(他發明了新的商業哲學。)

貝佐斯的商業哲學是什麼?大家可能印象最深的是下面這張圖:

自1997年上市以來亞馬遜的營業收入呈近指數級增長,但在絕大部分時候,利潤都接近於0甚至在賠錢。很多人一看:這就是一個大坑啊。

但當年的美國電商有點像今天的共用單車,秉持激進戰略,不斷擴張,持續燒錢,最後你能活下來你就贏了。

亞馬遜除了不斷增多品類,其中一個激進戰略就是2005年推出Prime,允許用戶繳納79美元(經常還有免費試用期)即可享受免費的快遞兩日達服務(當時美國網購下單後用戶等待的時間普遍在5天以上,當然不能和中國快遞相比)。

如果快遞公司單筆訂單的成本是8美元,而Prime會員一年有20筆訂單的話,那麼公司一年的運輸成本就會達到160美元,這遠高於79美元的會員費。這項服務對公司來說成本太高,沒有辦法達到盈虧平衡。

但貝佐斯一意孤行。事實也證明,Prime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加入Prime的會員在亞馬遜的消費額平均翻了一翻,大量的顧客因為這一項服務成為亞馬遜的擁躉。Prime成為亞馬遜成功甩開Ebay的關鍵決策之一。

亞馬遜每年在技術上的投入占到了總收入的10%以上,光2016年亞馬遜就在技術研發上投入超過160億美元。

這也孵化了亞馬遜近年來風生水起的另一個關鍵點:雲計算業務AWS (Amazon Web Services)。

AWS最初的目標是服務于亞馬遜自己日益龐大的電商平臺,但貝佐斯在幾個關鍵的領域持續投入資源,建立雲計算領域的多項優勢。這種戰略使得AWS在雲計算領域攻城掠地,微軟Azure、穀歌GCE、IBM Softlayer和阿裡雲四家的市場份額加起來也不及一個AWS。2017年前10個月亞馬遜AWS的收入就達到了150億美元。

快速成長的AWS

在確立了電商霸主地位之後,亞馬遜在2007年前後開始了技術佈局,10年後的今天,撐起亞馬遜市值的早就不是電商業務。亞馬遜旗下有雲計算AWS、電子閱讀器kindle、人工智慧語音Alexa、無人機 Prime Air,資本市場已經將亞馬遜視作一家雲計算技術為主的科技公司,分析師對亞馬遜雲計算業務AWS的單獨估值就達到了2700億美元,占亞馬遜總市值約六成。

亞馬遜AWS

Kindle

智能音箱Echo

亞馬遜在兩個重要的大垂直行業——零售和IT,都做到了美國領先。亞馬遜的雲業務AWS(Amazon Web Service)至少驅動著亞馬遜3/4的股價,雲基礎設施市場份額超過50%,並且收入年增長率超過40%。由於雲計算強烈的馬太效應,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幾乎沒有人能挑戰AWS。

讓我們最後再來看看對貝佐斯的評價:

He’s invented a new philosophy for running a business.

無論這個商業哲學是什麼,將貝佐斯稱為最有遠見的CEO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

更多有趣的科技文章,歡迎關注我們:

http://www.wttech.org/

亨利·福特(Henry Ford,汽車大王)

再往前看,有史以來排名前十的最富有的人中還有征服者威廉(1066年征服英格蘭)的親戚艾倫·魯弗斯(Alan Rufus)。據美國《金錢》雜誌報導,當他死於1093年時,魯弗斯的遺產佔據了英格蘭所有財產的7%;相比之下,貝佐斯的財富不可能有當前美國GDP的1%。要匹配魯弗斯的比例,貝佐斯的財富將需要達到1.25萬億美元。

艾倫·魯弗斯(Alan Rufus)

除此之外,我們對控制巨額財富的其他歷史人物也瞭解甚少。從埃及法老到羅馬皇帝凱撒,再到征服大部分亞歐大陸的成吉思汗,古往今來的財富往往集中在少數人手中。

貝佐斯毫無疑問是目前的首富,至少是公開的。他和蓋茨的資產淨值比較容易計算,但沒有人確切知道沙烏地阿拉伯皇室成員的財富值。有傳言說俄羅斯總統普京的財富比貝佐斯或蓋茨的財富還要大,但也沒有人能拿出普京身家的確切數字。據說前利比亞領導人卡紮菲在掌權期間財富超過了2000億美元。

已身死道消的卡紮菲

貝佐斯的財富增長主要是亞馬遜股價大幅上漲的結果,美股這幾年一直是牛市,特朗普在今年還開始實施減稅政策,進一步刺激股市上漲。貝佐斯擁有16%的亞馬遜股票,自去年特朗普上臺以來,其股價已經上漲了50%以上。不過有趣的是,貝佐斯還擁有《華盛頓郵報》的股票,該報一直抨擊特朗普,被他稱為“假新聞工廠”。

當然,如果比爾·蓋茨(Bill Gates)沒有和他的妻子梅琳達(Melinda)一起通過慈善基金會捐贈了近360億美元,首富應該還是他的。不過貝佐斯成為首富之後,也開始在推特上諮詢網友要怎麼做慈善了。

貝佐斯發家簡史

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在1995年創立亞馬遜。20年後的今天,亞馬遜市值已經達到5715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的網路零售商,全球第二大互聯網公司,僅次於Alphabet (Google)。

哈佛商業評論如此評價他:

He’s invented a new philosophy for running a business.

(他發明了新的商業哲學。)

貝佐斯的商業哲學是什麼?大家可能印象最深的是下面這張圖:

自1997年上市以來亞馬遜的營業收入呈近指數級增長,但在絕大部分時候,利潤都接近於0甚至在賠錢。很多人一看:這就是一個大坑啊。

但當年的美國電商有點像今天的共用單車,秉持激進戰略,不斷擴張,持續燒錢,最後你能活下來你就贏了。

亞馬遜除了不斷增多品類,其中一個激進戰略就是2005年推出Prime,允許用戶繳納79美元(經常還有免費試用期)即可享受免費的快遞兩日達服務(當時美國網購下單後用戶等待的時間普遍在5天以上,當然不能和中國快遞相比)。

如果快遞公司單筆訂單的成本是8美元,而Prime會員一年有20筆訂單的話,那麼公司一年的運輸成本就會達到160美元,這遠高於79美元的會員費。這項服務對公司來說成本太高,沒有辦法達到盈虧平衡。

但貝佐斯一意孤行。事實也證明,Prime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加入Prime的會員在亞馬遜的消費額平均翻了一翻,大量的顧客因為這一項服務成為亞馬遜的擁躉。Prime成為亞馬遜成功甩開Ebay的關鍵決策之一。

亞馬遜每年在技術上的投入占到了總收入的10%以上,光2016年亞馬遜就在技術研發上投入超過160億美元。

這也孵化了亞馬遜近年來風生水起的另一個關鍵點:雲計算業務AWS (Amazon Web Services)。

AWS最初的目標是服務于亞馬遜自己日益龐大的電商平臺,但貝佐斯在幾個關鍵的領域持續投入資源,建立雲計算領域的多項優勢。這種戰略使得AWS在雲計算領域攻城掠地,微軟Azure、穀歌GCE、IBM Softlayer和阿裡雲四家的市場份額加起來也不及一個AWS。2017年前10個月亞馬遜AWS的收入就達到了150億美元。

快速成長的AWS

在確立了電商霸主地位之後,亞馬遜在2007年前後開始了技術佈局,10年後的今天,撐起亞馬遜市值的早就不是電商業務。亞馬遜旗下有雲計算AWS、電子閱讀器kindle、人工智慧語音Alexa、無人機 Prime Air,資本市場已經將亞馬遜視作一家雲計算技術為主的科技公司,分析師對亞馬遜雲計算業務AWS的單獨估值就達到了2700億美元,占亞馬遜總市值約六成。

亞馬遜AWS

Kindle

智能音箱Echo

亞馬遜在兩個重要的大垂直行業——零售和IT,都做到了美國領先。亞馬遜的雲業務AWS(Amazon Web Service)至少驅動著亞馬遜3/4的股價,雲基礎設施市場份額超過50%,並且收入年增長率超過40%。由於雲計算強烈的馬太效應,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幾乎沒有人能挑戰AWS。

讓我們最後再來看看對貝佐斯的評價:

He’s invented a new philosophy for running a business.

無論這個商業哲學是什麼,將貝佐斯稱為最有遠見的CEO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

更多有趣的科技文章,歡迎關注我們:

http://www.wttech.org/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