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好書推薦」《海怪圖記》中的奇幻生物

《海怪圖記》中的奇幻生物

好書推薦

自二〇一七年七月起, 臺北故宮博物院釋出了七萬張歷史文物圖像, 這個數值每季度還將遞增五百張, 許多藏品首次露出真容, 其中, 《海怪圖記》赫然在列。

《海怪圖記》是清宮舊藏, 但其內容頗為怪異, 與清宮所藏的其他博物類畫譜的畫法迥然其趣。 該畫冊使用中國顏料, 色彩明豔, 而在具體畫法上, 卻使用了點陣狀的細密描繪, 這更接近於西方的畫法,

而冊頁式的裝裱, 綾子外框, 又全然是中國畫的形式。

海中動物在此冊中有了一次小規模的聚集, 除了花色繁多的魚類, 還可以看到海豹、鯨、烏賊、魟魚、龍、飛魚, 以及一些難以確認的未知生命。 舊有的博物學傳統在這裡已然失效, 與歷代流傳的圖像系統也未有繼承關係, 顯然, 它來自陌生的場域。 其中一頁蓋有“宣統御覽之寶”的鑒藏印章, 這是末代皇帝溥儀翻看《海怪圖記》時留下的印記, 此外, 除了木版封面上的書名“海怪圖記”和標記年份的“戊辰”字樣, 在三十六頁的圖冊中, 沒有任何文字題記, 這又給斷代增加了難度。 宣統帝的鑒藏印並不能說明《海怪圖記》繪製於宣統年間, 其時間可能更早。 按干支紀年, 每隔六十年就有一個“戊辰”,

時間的座標在《海怪圖記》這裡顯得遊移不定。

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在其《清順治康熙二帝外記》中提到一段逸聞, 康熙皇帝曾經與海怪有過一次交集, 南懷仁記道:“有幾位來自朝鮮半島的朝鮮人前來覲見康熙皇帝, 他們帶了一隻活海豹進獻給皇帝。 康熙皇帝召見我前去檢視, 詢問我歐洲的書是否曾提及過這種魚, 我回答皇帝說, 在北京耶穌會的圖書館中, 有一本書裡有張畫像, 並有相關的敘述。 皇帝聽了之後, 立即要求將書送來。 ”

影響人們對它的興趣, 畢竟, 相對於日常經驗,

海怪無論怎樣都是新異的。

本期責編:李舒泓

長安街讀書會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勵支持下發起成立, 旨在繼承總理遺志, 踐行全民閱讀。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學習、養才、報國。 現有千余位成員主要來自長安街附近中直機關及各部委中青年幹部、中共中央黨校學員、國家行政學院學員、全國黨代表、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等喜文好書之士以及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高端智庫負責人專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機構的資深出版人學者等, 書友以書相聚,以學養才。

在第22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前,經民政部、文化部等相關主管主辦單位報備批復,長安街讀書會牽頭發起成立“全民閱讀促進委員會”,作為全國性的人民團體,該機構將通過開發利用全國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大中院校的全民閱讀文化資源,促進全民閱讀活動深入開展。並以黨建為先導,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支撐,努力繼承周恩來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遺志,深入“研讀經典”,讓“全民閱讀”形成人人參與的氛圍,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

書友以書相聚,以學養才。

在第22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前,經民政部、文化部等相關主管主辦單位報備批復,長安街讀書會牽頭發起成立“全民閱讀促進委員會”,作為全國性的人民團體,該機構將通過開發利用全國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大中院校的全民閱讀文化資源,促進全民閱讀活動深入開展。並以黨建為先導,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支撐,努力繼承周恩來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遺志,深入“研讀經典”,讓“全民閱讀”形成人人參與的氛圍,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