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名將之路:偽造詔書誘敵深入,大破鮮卑卻差點掉了腦袋

東漢後期, 由於涼州的羌族反復作亂, 戰事頻仍, 在客觀上錘煉出了一批名將, 比如漢桓帝時的“涼州三明”皇甫規、張奐和段熲(三人表字中都有一個明)。

其中, 戰績最為顯赫的是段熲。 段熲, 武威姑臧人, 西域都護段會宗曾孫。 他少年時就學習騎射, 長大後又愛好古學, 文武兼修, 頗有智略。

被舉為孝廉後, 段熲先後出任憲陵園丞、陽陵令, 因才能突出, 升遷為遼東屬國都尉, 正式走上軍旅。 很快, 屬於段熲的機會來臨了。

當時, 鮮卑族在檀石槐的帶領下, 逐漸強盛, 並佔領了匈奴故地, 成為北方的霸主。 統一北方後, 鮮卑開始進犯遼東, 段熲率兵出塞。

為了將鮮卑人一網打盡, 段熲想出了一個奇招。 他派驛騎偽造朝廷詔書下令退兵, 然後故意讓鮮卑人知曉。 鮮卑人信以為真, 就放鬆警惕尾隨追擊。

段熲則在鮮卑人必經之路上埋下伏兵, 等到鮮卑人進入伏擊圈, 一舉將其全部斬獲。 經此一役, 鮮卑人對遼東大為忌憚, 段熲卻也因此惹上了麻煩。

按照漢律, 偽造詔書是要殺頭的, 但段熲又立下了大功。 經過討論, 段熲免除死罪, 也免去了官職, 被罰到邊境當哨兵。 刑滿之後, 段熲被授予議郎。

西元156年, 泰山、琅琊等地的叛賊公孫舉、東郭竇集結三萬餘人橫行青、兗、徐三州, 當地郡縣派兵征討, 始終不能平定。

於是, 朝廷又想到了這位段熲, 在司徒尹頌的舉薦下, 段熲拜為中郎將。 他再次抓住機會, 一舉平定公孫舉和東郭竇, 斬首一萬餘級。

至此, 一代名將段熲橫空出世, 被漢桓帝冊封為列侯,

賜錢五十萬。 後來, 段熲與羌人先後作戰一百餘次, 平定東羌和西羌, 兩度出任太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