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三明農村的傳家寶,你家有嗎?帶你認識竹編手藝人朱錦慶

朱錦慶

尤溪縣阪面鎮,

編制籮笹的老藝人。

朱錦慶是阪面鎮京口村岩兜自然村人, 幾年前遷居到阪面鎮阪面村。 朱錦慶6歲時,

父親就去世。 12歲那年, 尤溪縣管前鎮做籮笹的師傅到他家鄉做籮笹, 發現朱錦慶小小年紀就會編竹籃等, 就收他為徒弟。 至今, 朱錦慶從事籮笹編制工藝40多年。

籮笹, 自古以來是鄉間娶親、祭祀必備的用具, 然而籮笹編制工藝幾近失傳。 前不久, 在傳統生產生活用具的調查中, 我偶然在尤溪縣阪面鎮看到正在編制籮笹的老藝人朱錦慶。

△精美的竹編作品

◆在尤溪縣, 娶親挑禮品必須要用到籮笹, 這既是傳統的禮節, 也是婆家的面子。 娶親一般是一個禮擔和一個四層。 禮擔一頭為三層, 一擔共六層, 分別盛放公雞、豬腳、白粿、酒壺、乾貨、果品等, 這是孝敬新娘父母的禮品。 如果新娘的爺爺奶奶健在, 還要另加一個禮擔, 禮品可以略少點。 四層一頭為兩層, 一共四層, 分別盛放豬腳、白粿、果品等, 這是孝敬新娘哥哥嫂嫂的禮品。 新娘哥哥如果還沒有結婚, 四層則可以省去。 禮擔、四層只是娶親時的特稱。

△網路資料圖。

◆籮笹的另一種用法便是每年的七月半和大年三十祭祀祖宗, 主要盛放雞鴨、豬肉、米粉、墨魚和果品, 一般為兩層。 這時, 只稱籮笹, 不能稱禮擔或四層, 這與日常的叫法一致。

△網路資料圖。

◆此外, 籮笹也是農家的傳家寶。 阪面鎮有句俗話:“不論再窮, 也要有籮笹傳給後人。 ”可見, 籮笹在鄉間極其重要。

△細心編制

朱錦慶是阪面鎮京口村岩兜自然村人, 幾年前遷居到阪面鎮阪面村。 朱錦慶6歲時, 父親就去世。 12歲那年, 尤溪縣管前鎮做籮笹的師傅到他家鄉做籮笹, 發現朱錦慶小小年紀就會編竹籃等, 就收他為徒弟。 至今, 朱錦慶從事籮笹編制工藝40多年。

朱錦慶從1965年開始做籮笹。 那時生產隊出工卡得很嚴, 全勞力一個月要出工30天, 於是只能早晚時間做。 當時一擔籮笹10元至20元, 看過去很便宜, 但生產隊全勞力一天的分紅只有三四毛錢, 收入也是十分可觀的。 可惜好景不長,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就不能再做籮笹, 農家大多數的籮笹都被焚燒。 如果哪家有兩擔籮笹,有的人會偷偷地藏一擔起來。所以,“文化大革命”10年期間,朱錦慶一擔籮笹都沒有做過。

“文化大革命”以後,籮笹又開始盛行。那時,一擔籮笹70至80元。現存農家娶親、祭祀用的籮笹大多數是改革開放初期做的,因此都比較陳舊。

朱錦慶說,做籮笹是一項精細活。

首先是選毛竹。毛竹生長三四年、胸徑五六釐米最好。生長時間長、胸徑大的毛竹,竹篾就更硬、更脆,不好編制。

其次是劈竹篾。籮笹除了“耳朵”和底部採用竹片以外,所用的竹篾與農家鍋刷的竹絲一樣細小。

第三是編制。編制花工最大,一擔籮笹要編制4天左右,過程十分繁瑣。

第四是塗抹黃土、石灰和少量白石粉混合的粘劑,以防盛雞鴨、豬肉時湯汁的滲漏。第五是刷桐油。黃土等粘劑徹底曬乾後,還要刷上一層桐油。刷桐油是最後的工藝,也是最難的工藝。目前鄉間油桐樹很少,需要竹編師傅自己種植。桐油採收後,要自己壓榨、自己煎熬。煎熬桐油的時間、火候都要恰到好處。籮笹刷上桐油後,12個小時就會幹,如果12個小時內不會乾燥,將永遠不會乾燥,所做的籮笹也就前功盡棄。

所以,做一擔四層要四五天,做一個禮擔要八九天。目前市場價,四層一擔1100元左右,六層一擔2600元左右。朱錦慶起早貪黑一天也只掙200多元錢。

朱錦慶說,現在籮笹越來越不好做。在阪面買一根6釐米胸徑的毛竹要五六元錢,籮笹價錢稍微貴一點就沒有人要。他一年到頭都在做籮笹,不論怎麼勤快,一年也只能編制五六十擔。

△網路資料圖。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朱錦慶收了一個徒弟,從那以後再也沒有人願意編制籮笹,於是十裡八鄉除了他們師徒兩人,就再也沒有人會做籮笹。尤溪縣城市場上賣的籮笹,大多出自朱錦慶徒弟之手,但銷量極其有限。

朱錦慶有兩個兒子,他們都在廈門打工,根本不回來做籮笹。朱錦慶很高興地說,他的8歲孫子喜歡做籮笹,經常幫助他編制。但要想讓8歲的孫子繼承朱錦慶的竹編工藝,幾乎是不可能的。試想,如果孫子考上大學,連阪面都不想回來,怎麼還會有人繼承他的手藝呢?

因此,編制籮笹的工藝將面臨失傳。

(張宗鋁 文/圖)

如果哪家有兩擔籮笹,有的人會偷偷地藏一擔起來。所以,“文化大革命”10年期間,朱錦慶一擔籮笹都沒有做過。

“文化大革命”以後,籮笹又開始盛行。那時,一擔籮笹70至80元。現存農家娶親、祭祀用的籮笹大多數是改革開放初期做的,因此都比較陳舊。

朱錦慶說,做籮笹是一項精細活。

首先是選毛竹。毛竹生長三四年、胸徑五六釐米最好。生長時間長、胸徑大的毛竹,竹篾就更硬、更脆,不好編制。

其次是劈竹篾。籮笹除了“耳朵”和底部採用竹片以外,所用的竹篾與農家鍋刷的竹絲一樣細小。

第三是編制。編制花工最大,一擔籮笹要編制4天左右,過程十分繁瑣。

第四是塗抹黃土、石灰和少量白石粉混合的粘劑,以防盛雞鴨、豬肉時湯汁的滲漏。第五是刷桐油。黃土等粘劑徹底曬乾後,還要刷上一層桐油。刷桐油是最後的工藝,也是最難的工藝。目前鄉間油桐樹很少,需要竹編師傅自己種植。桐油採收後,要自己壓榨、自己煎熬。煎熬桐油的時間、火候都要恰到好處。籮笹刷上桐油後,12個小時就會幹,如果12個小時內不會乾燥,將永遠不會乾燥,所做的籮笹也就前功盡棄。

所以,做一擔四層要四五天,做一個禮擔要八九天。目前市場價,四層一擔1100元左右,六層一擔2600元左右。朱錦慶起早貪黑一天也只掙200多元錢。

朱錦慶說,現在籮笹越來越不好做。在阪面買一根6釐米胸徑的毛竹要五六元錢,籮笹價錢稍微貴一點就沒有人要。他一年到頭都在做籮笹,不論怎麼勤快,一年也只能編制五六十擔。

△網路資料圖。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朱錦慶收了一個徒弟,從那以後再也沒有人願意編制籮笹,於是十裡八鄉除了他們師徒兩人,就再也沒有人會做籮笹。尤溪縣城市場上賣的籮笹,大多出自朱錦慶徒弟之手,但銷量極其有限。

朱錦慶有兩個兒子,他們都在廈門打工,根本不回來做籮笹。朱錦慶很高興地說,他的8歲孫子喜歡做籮笹,經常幫助他編制。但要想讓8歲的孫子繼承朱錦慶的竹編工藝,幾乎是不可能的。試想,如果孫子考上大學,連阪面都不想回來,怎麼還會有人繼承他的手藝呢?

因此,編制籮笹的工藝將面臨失傳。

(張宗鋁 文/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