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左筆書法家費新我題“玉泉觀”匾

費新我是用左腕運筆而聞名遐邇的當代著名書法家,其為我市玉泉觀景區所書“玉泉觀”匾額現懸玉泉觀新建牌樓枋額中。

2017年12月22日,記者慕名前來採訪有關此匾額背後的故事,在玉泉觀工作已30餘年的趙昌榮談及此匾的來歷時,仍舊記憶猶新。

趙昌榮告訴記者,自己是1984年調到玉泉觀工作的,當時玉泉觀剛剛修復完畢,觀內原有的匾額、楹聯幾乎都已散佚。 為了恢復玉泉觀原有的人文風貌,他萌生了邀請國內知名書法家為玉泉觀題寫匾額、楹聯的想法。 隨後,這一想法得到了他的老師何曉峰的大力支持,瞭解到當時甘谷書法家武克雄正好有國內知名書法家通訊錄後,何曉峰便介紹趙昌榮去找武克雄。 聽了趙昌榮的來意後武克雄非常高興,覺得這是一件對天水很有意義的事,便把自己收集的書法名家通訊錄提供給趙昌榮,並讓他根據所需寫信聯繫。

“記得拿到通訊錄後,我和何曉峰老師對這些書法名家進行了梳理,當時何老師提出其中就沙孟海、林散之、費新我這三位書法家的字,只要能給天水求來一幅就算是成功了。 ”趙昌榮說,1986年的時候,他分別給三位書法家寄去了邀其題寫匾額、楹聯的信函,沒想到很快便收到了兩位書法家寄來的匾額題字。 其中一位是當時被譽為書壇泰斗的沙孟海,他題寫了“南郭寺”;而另一位則是費新我,他題寫的是“玉泉觀”。 “費新我的匾額題字寄來以後,我看到他在題字上的落款寫著‘新我左筆’,也就是用左手寫字,這讓我十分好奇,便搜集來有關他的資料,想對他多一些瞭解。 ”

從翻閱資料中趙昌榮瞭解到,費新我(1903年—1992年),原名省吾,字立千,浙江湖州吳興人。

自小便喜愛繪畫的他,曾是名噪一時的著名書畫家。 在其50多歲時因右手關節突患疾病,導致右手病殘無法繼續作畫。 但他並未因此而終止藝術生涯,他以“歲月如流,不斷新我”自勉,憑藉著堅強的毅力和智慧,立志苦練左筆書法,終於在中國書壇上脫穎而出,獨領風騷,成為一名傑出的左筆書法家。 其隸法古拙樸茂,楷書敦厚,行草不受前人羈絆,參以畫意,有強烈的節奏感和音樂感。

費新我改習左手執筆習書成功後,聲名大振,在國內外一度享有讚譽。 他曾受邀多次出國講學,並在日本等國舉辦個人展覽,其作品更是頻頻被作為對外友好往來、文化交流的禮品,而廣為國內外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所收藏。

“除了費老的這些故事,在我印象中,他還是個非常嚴謹的人。 當初我給他寫信為玉泉觀求匾額題字,因為剛開始接觸這個,外行的緣故,我在信裡只寫了需要多大的字,卻沒給出匾額的具體尺寸,結果讓費老為難了,但他仍舊認真對待。 ”趙昌榮記得,費新我為此專門在回信裡寫道:“你只給我說了要寫多大的字,可字寫出來是有大有小的,你應該告訴我你的匾有多大,這樣我才能按照匾額的具體尺寸安排佈局。 沒辦法,我只能按照四十公分大小的匾額寫了字,這樣你就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去任意放大了。 ”

製作匾額的過程中,趙昌榮又發現“玉泉觀”題字上所蓋三枚印章中,有一枚刻著“吳興”兩字的印章可謂另有含意。

“這枚印章位於題字左下角,是一枚豎形印章。 之前我看過不少費老的作品,在他的作品中這枚印章很少用到,當我第一眼在題字中看到‘吳興’這枚章後,就知道了費老的用意。 ”趙昌榮說,自己在給費新我的信函中,曾將現存玉泉觀碑廊中的《趙孟頫草書詩碑》及有關玉泉觀介紹的小冊子一併寄了過去。 因為趙孟頫是浙江湖州吳興人,為此,費新我有意將平常不用的這枚“吳興”印章用於此處,是想表達其與趙孟頫為同鄉之意。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費新我書“玉泉觀”匾額原本一直懸掛於玉泉觀山門,直到新建牌樓蓋起之後,原匾被取下,其字則用在新建牌樓上。 而如今懸掛在玉泉觀山門的“玉泉觀”匾,則是宋代米芾書法的集字匾。

多年來,費新我的故事,以及其為玉泉觀題匾的點滴往事,始終感動著趙昌榮,他將這一段經歷寫入到講解詞中,得到了不少國內外遊客的讚譽。讓他最覺得有趣的是,有一年,費新我的兒子費之雄竟然也不露聲色地來到玉泉觀,聽著趙昌榮講解自己父親的故事,他始終點頭微笑。在聽完講解後,費之雄感慨地對趙昌榮說:“我的父親就是這樣一個人,就是這種性格。在父親故去後,能在西北這個地方的著名道觀裡看到他留下的墨蹟,我真的非常高興。”

多年來,費新我的故事,以及其為玉泉觀題匾的點滴往事,始終感動著趙昌榮,他將這一段經歷寫入到講解詞中,得到了不少國內外遊客的讚譽。讓他最覺得有趣的是,有一年,費新我的兒子費之雄竟然也不露聲色地來到玉泉觀,聽著趙昌榮講解自己父親的故事,他始終點頭微笑。在聽完講解後,費之雄感慨地對趙昌榮說:“我的父親就是這樣一個人,就是這種性格。在父親故去後,能在西北這個地方的著名道觀裡看到他留下的墨蹟,我真的非常高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