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我的青春遇見你》:陳也遇到李招娣,大上海戀曲1990

《我的青春遇見你》:陳也遇到李招娣, 大上海戀曲1990

李木戈導演的青春懷舊生活成長劇《我的青春遇見你》, 改編自滕肖瀾所著的小說《城裡的月光》。 故事背景發生在1990年代的上海, 在這部平視目光的故事裡, 從羅大佑的著名時代曲《戀曲1990》開始, 在浦東尚未開發的歲月裡, 上海的一些年輕人充滿自得其樂的生活態度、以溫情和欲望同在的價值觀, 過著屬於他們自己的小日子。 魏千翔飾演的修路工陳也, 與薑妍飾演的售貨員李招娣, “吃土式偶遇”、不打不相識、不是冤家不聚頭, 順其自然的成為戀愛對象, 水到渠成的談婚論嫁。

當然, 《我的青春遇見你》並非偶像劇, 也不是《情滿四合院》的年代戲, 更沒有《生逢燦爛的日子》的大時代感, 而是海派的生活流。 日子裡一個接一個的生活難題, 就是當前最大的矛盾所在。

姚安濂飾演的李爸爸, 含辛茹苦, 既當爹又當媽,

一個人拉扯大兩個女兒, 那是一種不平凡的奉獻, 卻也不是《渴望》那種悲情戲碼, 而是金宇澄小說《繁花》裡的市井。 1990年, 當然沒有財上海和歐成效的房地產理論, 然而幾乎所有的房子都屬於福利分配、論資排輩等待的傳統框架內, 青年工人想早日住上自己的房子, 那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劇中圍繞著房子, 拉扯了很久, 甚至難度要高於這兒媳婦與婆婆的“鬥法”。 李招娣即使漂亮而自知, 正因為不是物質女孩, 也沒有高攀或下嫁的評斷, 只是平等又安生的想結婚, 所以她對於婆婆的“刁難”, 也不是海清演過的那種計算和算計。 只不過她能力不足, 在老頭子無微不至的呵護下, 哪裡會做飯呢?於是就鬧出很多笑話。 笑話也鬧了,
爸爸讓分手也分不成, 就只有按部就班結婚是了。 然而, 房子在哪裡呢?

本來是有的, 陳家還有一套呢, 好巧不巧, 陳也的媽媽將另外一套長租出去了, 為了給老二在美國上學做點努力(這一段情節要素, 放在當前還有點意思, 1990年上海的房租能換幾美元呢?)。

陳也只好在單位裡軟磨硬撐, 最終尋找到一處幾個單位共建的澡堂子附屬的更衣室。 回憶我最初工作時, 每年都有一些同事結婚, 他們的婚房那是什麼情況都有, 領導也是使出了所有的關係, 在目力所及的範圍內, 盡可能籌措、調換房子, 幾乎所有空閒的房子, 最終都住上了新人。 更衣室當婚房, 其實也不荒唐, 要知道就在三十年前北京和上海的人均居住面積還不到4平方米, 君不見馮鞏主演的《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 同樣的時代他結婚只能住一間房子, 目測劇中更衣室五十平還是有的。 不患寡而患不均, 只有在這個大前提下, 才能更好地理解本劇, 陳也和李招娣就這樣開開心心的刷牆, 準備迎接自己的新生活了。

幸福的生活總是相似的, 搗蛋的人總是各有各的不同。 陳也結婚是大事情, 新娘子穿著老爸修改了多年的旗袍, 新郎在公路段中的死黨紛紛鬧洞房, 毫無疑問這是那個時代平凡人生中最具回憶的特殊時刻。 陳也在李招娣的要求下, 終於數清了紅包, 就在準備正式就寢的時候,房間是越來越熱了。隔壁鍋爐房的孟師傅,被小年輕們的噪音折磨的睡不著,就“非常體貼”的給他們的溫馨時光加了一把火,終於是逼迫著他們逃之夭夭,洞房花燭夜就坐在弄堂口等待著黎明而昏昏睡過去。

《我的青春遇見你》是一部緊貼著生活本身的輕喜劇,美好、瑣碎、單純、本真,每個人都是有自我的,也都是可以為他人考慮的。那個時代,物質生活處於一種極端的悖論中,物質匱乏所以很重要,物質很重要但是又能夠等待。時間很慢,日子也坎坷,未來似乎沒有什麼特別,大約也就是父母的翻版。1990年的陳也,穿著北京亞運會的T恤,那是諸多70後、80後對於歷史最早的集體記憶。《我的青春遇見你》說到底講述的是90後父母的故事,如今90後也不再有未成年人,讓90後和他們的父母再一次回到過去,一起重溫“那段青春”和“那些相遇”吧。

就在準備正式就寢的時候,房間是越來越熱了。隔壁鍋爐房的孟師傅,被小年輕們的噪音折磨的睡不著,就“非常體貼”的給他們的溫馨時光加了一把火,終於是逼迫著他們逃之夭夭,洞房花燭夜就坐在弄堂口等待著黎明而昏昏睡過去。

《我的青春遇見你》是一部緊貼著生活本身的輕喜劇,美好、瑣碎、單純、本真,每個人都是有自我的,也都是可以為他人考慮的。那個時代,物質生活處於一種極端的悖論中,物質匱乏所以很重要,物質很重要但是又能夠等待。時間很慢,日子也坎坷,未來似乎沒有什麼特別,大約也就是父母的翻版。1990年的陳也,穿著北京亞運會的T恤,那是諸多70後、80後對於歷史最早的集體記憶。《我的青春遇見你》說到底講述的是90後父母的故事,如今90後也不再有未成年人,讓90後和他們的父母再一次回到過去,一起重溫“那段青春”和“那些相遇”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