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新能源乘用車12月銷10萬台 17年銷56萬增7成

根據乘聯會廠家資料, 17年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車產銷持續走強的特徵, 實現11個月的月度銷量連續環比增量, 12月銷量達到9.8萬, 環比11月增長1.6萬台, 同比增速132%。 在17年補貼政策重新規範調整和節能減排的雙積分政策的促進下, 更多廠家加大投入新能源車產品, 租賃、分時共用等市場創新模式也在快速推進, 共同推動17年全年銷售新能源乘用車56萬台, 較16年增7成。

我認為2018年是新能源車動能轉換年。 2018年是新能源車增長動力從限購和補貼政策推動轉向市場拉動的轉型年。 18年的限購城市牌照支援達到峰值,

北京上海都可能沒有牌照增量, 這對中大型電動車增量帶來滅頂之災, 而入門級A00級電動車的也面臨補貼大幅降低的危險, 當年的電動輕客的降補後低迷, 這樣的風險也有可能在A00級低續航里程車型重演。 如果地補政策也大面積退出, 支援政策非線性退出超預期, 政策結構性大退也需要其他政策跟進的有效接續平衡。

由於預期的2018年實施雙積分政策延期到2019年實施, 這對新能源車企的發展是較大的衝擊, 不利於企業規劃落實。 因此18年是政策推動向市場拉動的新舊增長動能轉換期, 車市增長壓力較大, 對18年新能源車增長不應太樂觀。

一、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暴增。

1. 12月新能源車銷量持續高增長

在總體中國乘用車市場走勢年初高、隨後持續下行到夏季谷底的正常走勢下, 新能源乘用車呈現頑強的月度環比向上趨勢。 17年新能源乘用車保持連續11個月的月度環比持續增長態勢, 從1月的0.65萬起步, 2月環比增1.1萬台、3月1.1萬, 4月0.2萬、5月0.9萬、6月0.3萬、7月0.2萬, 8月0.9萬, 9月0.5萬,10月0.7萬,11月1.6萬, 12月1.6萬, 最終增長到9.85萬。

在15年新能源車高增長後, 16年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呈現調整規範發展的特徵。 16年1-3月新能源車快速恢復性增長, 3月衝刺到2.7萬台水準。 隨後4月和6-7月、12月環比增長速度放緩, 但5月和8月兩次環比上月的增量都達到0.9萬台, 體現的增長的強勁動力。

17年補貼目錄是每月一批, 因此形成2月開始的目錄產品的產銷增長, 而購置稅目錄在4月和7月、9月、12月初、12月末發佈, 加之各地的地方補貼政策在陸續發佈, 共同推動了5月和8-12月的兩輪較好增長。 尤其是9月的雙積分政策的發佈和11月的16-17年油耗積分管理政策進一步鼓舞了新能源乘用車的發展熱情, 形成9-12月的超強拉升局面。

2. 新能源車的純電動占80%

12月新能源乘用車呈現均衡走強特徵。 17年12月新能源乘用車車銷量達到9.8萬, 總體同比增速132%。 12月的純電動轎車132%的增速, 體現了區域市場的差異化拉動效果。 由於低基數的促進, 12月插電混動同比增速134%, 與純電動均衡增長。

3. 新能源車的級別趨於經濟型化

12月純電動中的A00級電動車有5萬台, 同比增182%, 占乘用車61%份額, 仍是最大的市場。 A級電動車主要是北京市場的拉動, 因此去年的年初銷量仍較低, 今年的12月的A級電動車同比增67%, 環比11月增67%, 體現年末的較強增長。

4. 新能源車細分市場變化

目前的純電動A00級車成為車市的絕對主力車型,增長表現突出,而16年A級電動車表現也較強,雖然17年9月調整,但10-12月仍較快穩定並恢復。

3月開始的A級電動車的限購城市表現較好,因此沒有類似經濟型電動車的政策影響波動的特徵。但4-6月A級電動車沒有持續走強,7-12月的宋EV、榮威RX5等帶來一定增量。

A00級的潛力是巨大的,2月就體現出較強增長潛力。3月的銷售進一步增長,4-5月高增長,6-7月相對穩定,8月後快速大幅拉升,12月拉升到5萬台,與16年的12月類似,體現年末終端市場有效回升的特徵。

5. 新能源車交強險上牌資料

17年的1-2月保監會交強險汽車銷量資料體現上海暫時超過北京,但隨著北京放牌,3-5月北京回歸領軍地位。1-10月北京的新能源車達到5.1萬台,其中基本是純電車型。

隨著北京新能源銷量逐步超越上海,由此也決定了全國新能源車市場的發展模式是純電為主的特徵,地方特色決定市場模式。廣東的插混和純電銷量近似,這也是廣汽和比亞迪的共同努力的效果。

6. 新能源車廠家批發表現

新能源車作為新生事物,其產銷體系也是快速變化。我們前期是生產為主的體系,近期成為銷售為主的體系。因此,我們統計企業銷量時不管是誰生產的,是誰的標,在誰體系內銷售是標準,這樣北汽新能源的資料實際涵蓋了昌河北斗星E和自身的銷量。

17年12月的北汽新能源的銷量是18479台,其中包含北汽新能源公司生產的15192台,以及北京汽車生產的 3287台。

二、 新能源車政策分析

1、國家層面政策分析

l 商務部:《城鄉高效配送專項行動計畫(2017-2020年)》

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高效集約、協同共用、融合開放、綠色環保的城鄉高效配送體系。確定全國城鄉高效配送示範城市50個左右、骨幹企業100家左右。

《計畫》要求,發展綠色運輸:推進貨運車輛技術升級,推廣應用高效、節能、環保的運輸裝備,積極推廣使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推動運輸組織模式創新,支援發展甩掛運輸、多式聯運等方式,鼓勵開展配送流程再造,合理調度運輸車輛,優化路徑,減少重複交錯運輸和運輸車輛空載。

l 四部委:2018-2020年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

財政部、稅務局、工信部、科技部共同發佈的《關於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明確,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購置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

l 發改委:《智慧汽車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

發改委印發《增強製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畫(2018-2020年)》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的通知。制定了包括《智慧汽車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等9個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

l 兩辦:發佈公務用車新規,黨政機關帶頭使用新能源汽車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黨政機關公務用車管理辦法》,規定黨政機關應當配備使用國產汽車,帶頭使用新能源汽車,按照規定逐步擴大新能源汽車配備比例。公務用車配備新能源轎車的,價格不得超過18萬元。越野車不得作為領導幹部固定用車。

l 發改委:正在牽頭制定智慧汽車創新發展戰略

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工信部、科技部等多個部委參與的智慧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正在制定。到2020 年,中國標準智慧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路網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資訊安全體系框架基本形成。

智慧汽車新車占比達到 50%,中高級別智慧汽車實現市場化應用,重點區域示範運行取得成效。

智慧道路交通系統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大城市、高速公路的車用無線通訊網路(LTE-V2X)覆蓋率達到 90%,北斗高精度時空服務實現全覆蓋。

l 工信部:《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十四批)

工信部發佈了第十四批《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其中涉及乘用車31款,客車59款,專用車67款,貨車1款。

l 工信部:《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7年第11批)》

工信部發佈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7年第11批)》,共包括79戶企業的165個車型,其中純電動產品共77戶企業152個型號、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共4戶企業7個型號、燃料電池產品共4戶企業6個型號。

2、地方補貼政策

l 北京:《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2017年修訂)》

此次《暫行規定》的修訂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將原來6個月的指標有效期延長至1年。二是增加了不予辦理更新指標的情形。此外,2018年年度小客車配置指標總量由15萬個減少到10萬個,其中新能源指標保持6萬不變,普通指標由9萬個減少至4萬個。

l 北京:出臺首個自動駕駛路測與管理細則

通知指出,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工作由北京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市經濟和資訊化行政主管部門共同成立北京市自動駕駛測試管理機構。自動駕駛測試管理機構組織成立由交通、通信、汽車、電子、電腦、法律等相關領域專家組成的自動駕駛測試專家委員會,負責對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工作進行技術評估。

l 北京:啟用新能源車專用號牌現有新能源車15.3萬輛

北京市28日正式啟動新能源車專用號牌,交管部門表示,對辦理新能源車註冊登記、轉移登記的,將全部核發新號牌;已登記的新能源車,按照“自願換領”原則由車主自主選擇是否換領新號牌。

3、限購城市指標達到峰值

據北京市小客車搖號結果查詢官網顯示,截至2017年12月8日24:00,小客車配置指標累計收到個人普通小客車配置指標申請和確認延期的共2869423個;有51036家企事業等單位申請普通小客車配置指標85157個;累計收到個人示範應用新能源小客車配置指標申請和確認延期的共120376個;有4325家企事業等單位申請示範應用新能源小客車配置指標6540個。經過審核確定北京12月。截至2017年12月8日24時,普通小客車指標申請個人共有2839459個有效編碼(根據階梯中簽率相關規定,本期基數序號總數為12292327個)、單位共有83078個有效編碼;示範應用新能源小客車指標申請個人共有117678個有效編碼、單位共有6302個有效編碼。經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審核確認,2017年4月26日中簽過期未用個人示範應用新能源小客車配置指標1543個,按規定納入本期個人示範應用新能源小客車指標配置。

4、限購價格的變化

限購城市的價格持續上升的趨勢較強,12月的各地車牌價格均保持高位,尤其是天津、深圳、杭州的價格均有上漲,形成較強的本地牌照的保值增值的預期。

三、 12月新能源車主力車型銷量表現較強

1. 12月新能源車主力廠家銷量走勢

16年的新能源車主要是民營企業的超強表現,眾泰、吉利、比亞迪的表現超強。而北汽新能源和江淮的走勢相對平穩。吉利從3季度開始拆分為吉利汽車、吉利康迪、吉利知豆三塊進行分析統計,這樣也是吉利的體系強大的體現。

17年10-12月的新能源車廠家銷量分化。部分新勢力新能源企業表現較強,比亞迪、奇瑞、五菱、長安等表現很好。16年12月主力企業銷量收縮,北汽新能源和眾泰、江淮去年12月走穩,今年仍是12月走穩的特徵。

2. 12月純電動主力廠家銷量走勢

總體新能源車中,17年新能源銷量是比亞迪絕對領先,但10-12月的北汽新能源超越比亞迪成為銷量領軍,而且單一車型也超過比亞迪總量台。上汽乘用車的環比表現突出,而長安汽車和五菱汽車的表現也很好,成為新能源的主力廠家。

17年純電動新能源車企業的表現較強,尤其是以北汽和江淮等主力國企的新能源表現較強。民企的眾泰也是表現較優秀。

3. 插電混新能源車企業表現

插電混動是外資品牌實力超強,只是沒展示。內資新能源插混企業較少,掌握技術的難度較大,因此需要獨立的體系化掌握技術,比亞迪就是獨立掌握技術的優秀典型。但零部件體系在外資為主,因此插混的發展面臨諸多複雜技術和產業課題。此次的553款車型的停產其中也有插混車型的升級壓力,部分插混的技術並非先進,面臨改進,而增程式目前尚未形成有效的增長動力。

4. 12月純電動主力車型批發銷量增長很強

16年電動車銷量較高的是帝豪電動、北汽E系電動、知豆D2、比亞迪e5、比亞迪秦EV、江淮IEV等。

17年12月相對走強的電動車主要是A00級電動車,北汽EC180、奇瑞EQ、吉利知豆等表現較強,北京市場的需求車型比亞迪E5北汽EU260等表現的較平穩。12月的微型電動車繼續保持強勢,中大型電動車市場也有亮點。

5. 12月插電混動主力車型批發銷量增長較穩

插電混動車型的12月同比增長,也是難得的較好表現。比亞迪繼續保持插混的強勢地位,同時表現較好的是榮威ERX5等新品。上海插混的市場優勢仍是較明顯,廣州和深圳市場的新能源表現目前一般,非限購地區的插混也有突破趨勢。本月的吉利插混推出,比亞迪的高價線路面臨向下延伸的更多機遇。民企的新能源爭奪更有強烈的充分競爭性,但國家標準對插混的技術指標嚴格管控,近期插混車型尚未有效增長。

目前的純電動A00級車成為車市的絕對主力車型,增長表現突出,而16年A級電動車表現也較強,雖然17年9月調整,但10-12月仍較快穩定並恢復。

3月開始的A級電動車的限購城市表現較好,因此沒有類似經濟型電動車的政策影響波動的特徵。但4-6月A級電動車沒有持續走強,7-12月的宋EV、榮威RX5等帶來一定增量。

A00級的潛力是巨大的,2月就體現出較強增長潛力。3月的銷售進一步增長,4-5月高增長,6-7月相對穩定,8月後快速大幅拉升,12月拉升到5萬台,與16年的12月類似,體現年末終端市場有效回升的特徵。

5. 新能源車交強險上牌資料

17年的1-2月保監會交強險汽車銷量資料體現上海暫時超過北京,但隨著北京放牌,3-5月北京回歸領軍地位。1-10月北京的新能源車達到5.1萬台,其中基本是純電車型。

隨著北京新能源銷量逐步超越上海,由此也決定了全國新能源車市場的發展模式是純電為主的特徵,地方特色決定市場模式。廣東的插混和純電銷量近似,這也是廣汽和比亞迪的共同努力的效果。

6. 新能源車廠家批發表現

新能源車作為新生事物,其產銷體系也是快速變化。我們前期是生產為主的體系,近期成為銷售為主的體系。因此,我們統計企業銷量時不管是誰生產的,是誰的標,在誰體系內銷售是標準,這樣北汽新能源的資料實際涵蓋了昌河北斗星E和自身的銷量。

17年12月的北汽新能源的銷量是18479台,其中包含北汽新能源公司生產的15192台,以及北京汽車生產的 3287台。

二、 新能源車政策分析

1、國家層面政策分析

l 商務部:《城鄉高效配送專項行動計畫(2017-2020年)》

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高效集約、協同共用、融合開放、綠色環保的城鄉高效配送體系。確定全國城鄉高效配送示範城市50個左右、骨幹企業100家左右。

《計畫》要求,發展綠色運輸:推進貨運車輛技術升級,推廣應用高效、節能、環保的運輸裝備,積極推廣使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推動運輸組織模式創新,支援發展甩掛運輸、多式聯運等方式,鼓勵開展配送流程再造,合理調度運輸車輛,優化路徑,減少重複交錯運輸和運輸車輛空載。

l 四部委:2018-2020年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

財政部、稅務局、工信部、科技部共同發佈的《關於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明確,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購置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

l 發改委:《智慧汽車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

發改委印發《增強製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畫(2018-2020年)》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的通知。制定了包括《智慧汽車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等9個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

l 兩辦:發佈公務用車新規,黨政機關帶頭使用新能源汽車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黨政機關公務用車管理辦法》,規定黨政機關應當配備使用國產汽車,帶頭使用新能源汽車,按照規定逐步擴大新能源汽車配備比例。公務用車配備新能源轎車的,價格不得超過18萬元。越野車不得作為領導幹部固定用車。

l 發改委:正在牽頭制定智慧汽車創新發展戰略

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工信部、科技部等多個部委參與的智慧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正在制定。到2020 年,中國標準智慧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路網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資訊安全體系框架基本形成。

智慧汽車新車占比達到 50%,中高級別智慧汽車實現市場化應用,重點區域示範運行取得成效。

智慧道路交通系統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大城市、高速公路的車用無線通訊網路(LTE-V2X)覆蓋率達到 90%,北斗高精度時空服務實現全覆蓋。

l 工信部:《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十四批)

工信部發佈了第十四批《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其中涉及乘用車31款,客車59款,專用車67款,貨車1款。

l 工信部:《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7年第11批)》

工信部發佈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7年第11批)》,共包括79戶企業的165個車型,其中純電動產品共77戶企業152個型號、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共4戶企業7個型號、燃料電池產品共4戶企業6個型號。

2、地方補貼政策

l 北京:《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2017年修訂)》

此次《暫行規定》的修訂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將原來6個月的指標有效期延長至1年。二是增加了不予辦理更新指標的情形。此外,2018年年度小客車配置指標總量由15萬個減少到10萬個,其中新能源指標保持6萬不變,普通指標由9萬個減少至4萬個。

l 北京:出臺首個自動駕駛路測與管理細則

通知指出,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工作由北京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市經濟和資訊化行政主管部門共同成立北京市自動駕駛測試管理機構。自動駕駛測試管理機構組織成立由交通、通信、汽車、電子、電腦、法律等相關領域專家組成的自動駕駛測試專家委員會,負責對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工作進行技術評估。

l 北京:啟用新能源車專用號牌現有新能源車15.3萬輛

北京市28日正式啟動新能源車專用號牌,交管部門表示,對辦理新能源車註冊登記、轉移登記的,將全部核發新號牌;已登記的新能源車,按照“自願換領”原則由車主自主選擇是否換領新號牌。

3、限購城市指標達到峰值

據北京市小客車搖號結果查詢官網顯示,截至2017年12月8日24:00,小客車配置指標累計收到個人普通小客車配置指標申請和確認延期的共2869423個;有51036家企事業等單位申請普通小客車配置指標85157個;累計收到個人示範應用新能源小客車配置指標申請和確認延期的共120376個;有4325家企事業等單位申請示範應用新能源小客車配置指標6540個。經過審核確定北京12月。截至2017年12月8日24時,普通小客車指標申請個人共有2839459個有效編碼(根據階梯中簽率相關規定,本期基數序號總數為12292327個)、單位共有83078個有效編碼;示範應用新能源小客車指標申請個人共有117678個有效編碼、單位共有6302個有效編碼。經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審核確認,2017年4月26日中簽過期未用個人示範應用新能源小客車配置指標1543個,按規定納入本期個人示範應用新能源小客車指標配置。

4、限購價格的變化

限購城市的價格持續上升的趨勢較強,12月的各地車牌價格均保持高位,尤其是天津、深圳、杭州的價格均有上漲,形成較強的本地牌照的保值增值的預期。

三、 12月新能源車主力車型銷量表現較強

1. 12月新能源車主力廠家銷量走勢

16年的新能源車主要是民營企業的超強表現,眾泰、吉利、比亞迪的表現超強。而北汽新能源和江淮的走勢相對平穩。吉利從3季度開始拆分為吉利汽車、吉利康迪、吉利知豆三塊進行分析統計,這樣也是吉利的體系強大的體現。

17年10-12月的新能源車廠家銷量分化。部分新勢力新能源企業表現較強,比亞迪、奇瑞、五菱、長安等表現很好。16年12月主力企業銷量收縮,北汽新能源和眾泰、江淮去年12月走穩,今年仍是12月走穩的特徵。

2. 12月純電動主力廠家銷量走勢

總體新能源車中,17年新能源銷量是比亞迪絕對領先,但10-12月的北汽新能源超越比亞迪成為銷量領軍,而且單一車型也超過比亞迪總量台。上汽乘用車的環比表現突出,而長安汽車和五菱汽車的表現也很好,成為新能源的主力廠家。

17年純電動新能源車企業的表現較強,尤其是以北汽和江淮等主力國企的新能源表現較強。民企的眾泰也是表現較優秀。

3. 插電混新能源車企業表現

插電混動是外資品牌實力超強,只是沒展示。內資新能源插混企業較少,掌握技術的難度較大,因此需要獨立的體系化掌握技術,比亞迪就是獨立掌握技術的優秀典型。但零部件體系在外資為主,因此插混的發展面臨諸多複雜技術和產業課題。此次的553款車型的停產其中也有插混車型的升級壓力,部分插混的技術並非先進,面臨改進,而增程式目前尚未形成有效的增長動力。

4. 12月純電動主力車型批發銷量增長很強

16年電動車銷量較高的是帝豪電動、北汽E系電動、知豆D2、比亞迪e5、比亞迪秦EV、江淮IEV等。

17年12月相對走強的電動車主要是A00級電動車,北汽EC180、奇瑞EQ、吉利知豆等表現較強,北京市場的需求車型比亞迪E5北汽EU260等表現的較平穩。12月的微型電動車繼續保持強勢,中大型電動車市場也有亮點。

5. 12月插電混動主力車型批發銷量增長較穩

插電混動車型的12月同比增長,也是難得的較好表現。比亞迪繼續保持插混的強勢地位,同時表現較好的是榮威ERX5等新品。上海插混的市場優勢仍是較明顯,廣州和深圳市場的新能源表現目前一般,非限購地區的插混也有突破趨勢。本月的吉利插混推出,比亞迪的高價線路面臨向下延伸的更多機遇。民企的新能源爭奪更有強烈的充分競爭性,但國家標準對插混的技術指標嚴格管控,近期插混車型尚未有效增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