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韓非子》經典格言10則,洞悉世事,深刻雋永

《韓非子》是戰國末期韓國法家集大成者韓非的著作, 全書重點闡述了韓非“法”、“術”、“勢”相結合的法家學說, 達到了先秦法家理論的最高峰。

《韓非子》書中記載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寓言故事, 這些生動的寓言故事蘊含著深雋的哲理。

以肉去蟻, 蟻愈多;以魚驅蠅, 蠅愈至。

譯:用肉去趕螞蟻, 螞蟻反而愈多;用魚去驅逐蒼蠅, 蒼蠅愈要飛起來。

俗語說:“肉包子打狗, 有去無回。 ”戰國末期, 無能的楚懷王受到了親秦派的控制, 面對貪婪的秦國只能不斷的割地以乞求保全楚國不被秦國所滅, 然而可憐的懷王還是不能阻止秦國的野心,

不但被騙到秦國當了三年俘虜抑鬱而終外, 他的國家最後還是逃不過被秦滅亡的悲劇。

這情形在歷史上是屢見不鮮的, 直到百年前的清朝也還是如此, 差點讓中國消失在地球上!

千丈之堤, 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 以突隙之煙焚。

譯:千里長的大堤, 因為螞蟻窩而潰敗;百尺大的房屋, 因為一點的煙火而焚毀。

千里大堤, 狂風巨浪未能移其毫釐, 可謂牢不可破。

然而螻蟻入侵, 日削月割, 大堤最終倒塌。 細節性的問題往往會成為致命的問題, 對待事物不能忽視細節, 微小的事物一旦被忽略就會由小引大, 終會造成無可挽回的後果。

是以志之難也, 不在勝人, 在自勝也。 故曰:自勝之謂強。

譯:因此立志的困難,不在於勝過別人,而在於戰勝自己。 所以《老子》說:“能夠戰勝自我,就叫做強.”

我們常說, 戰勝自己。 這不是雞湯, 而是從中國古代就有的硬道理。 從老子到韓非子, 都告訴我們, 勝過別人沒什麼了不起, 關鍵是要戰勝自己, 改正自己的的缺點, 這才是真正的強大,

也是最難做到的。

韓非子自己就是個“自勝”的典型。 韓非子天生口吃, 這放到現在也得算個殘疾, 是個大缺陷。 但就是這個有缺陷的口吃患者, 竟然成了法家的代表人物, 與孔子老子一樣在彪炳史冊。

右手畫圓, 左手畫方, 不能兩成。

譯:一個人右手面圓形,

左手又要畫方形, 那麼一定不能同時畫好兩種形狀。

以繪畫為例, 旨在說明做事的道理。

人不能同時用兩手畫出兩種形狀不同的圖畫, 說明心無二用。

此名句的深層意義是在強調學習或做事要用志不分, 專心不二。 金庸小說裡有左右互搏術, 周伯通、郭靖都精通此道, 不過畢竟是小說, 現實中有這樣的人嗎?

法不信, 則君行危矣;刑不斷, 則邪不勝矣。

譯:法律的執行沒有信用, 則君主會有危險;刑責的施行不夠堅決, 邪惡的東西就會層出不窮。

“商鞅變法”是相當有名的歷史故事。

當初,秦國並未受其他諸侯國的注意, 因為秦人多為遊牧民的習性,並且按著自已的步調生活,對於“政府”並未太過重視 。 商鞅到了秦國見到了這樣的情形,認為是政府沒有建立起一套令人民信任的法令所致。

首先,他在城門貼告示重金懸賞勇士,而且也依約定給了重賞,幾次下來,人民對於秦政府產生了信任感,而目大多數的人民也慢慢習慣商鞅的新法。

沒幾年,秦國就漸新強大,奠定起統 一天下的基石。

由此, 真正要所有的制度都能步入軌道的話, 首先就要貫徹法令, 不要有模棱兩可的現象發生, 無論物件是誰都要公平待之。 如此人民才會信任法律的效能, 才會尊重。

欲成其事,先敗其事。

譯:要做成一件事,有時候需要先打破做成這件事的想法。或者這句話也可以解釋成,要做成一件事,必須考慮讓這件事失敗的那些因素,只有避免這些失敗的因素才能成事。

我們考慮做一件事,通常人都會想如何讓成功。卻很少有人想到,考慮到失敗的因素。但是一旦我們忽略這些可能導致失敗的因素,那麼可能會有災難性的後果。其實一旦我們能把失敗的因素考慮全了,並且採取措施避免,就接近成功了。

火形嚴,故人鮮灼,水形懦,故人多溺。

譯:火的形狀威嚴可怕,人們害怕不敢接近,因此很少被火燒傷;水的樣子綿軟柔弱,人們喜歡游泳戲水,因此被淹溺的人很多。

早在春秋時代,鄭國思想家子產就說過,”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則多死焉。”

火的危險是實實在在,比較明顯的;而水比較陰柔,危險不宜察覺。

這告訴我們,重視和躲開那些隱藏的、細小的但卻是致命的危險。

古人說,人有四戒:酒、色、財、氣 。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的鋼刀 ,財是惹禍的根苗,氣是下山的虎豹。酒色財氣,可以說是人們不宜發現的危險,有些人沒死在大災大難裡,卻死在這裡,值得我們深思。

制在己曰重,不離位曰靜。重則能使輕,靜則能使躁。

譯:權柄在手就是所說的重,不離本位就是所說的靜。持重者能夠控禦輕浮者,寧靜者能夠克制急躁莽撞。

這段話的意思很明顯。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輕浮浮躁的人、急躁莽撞的人很難獨當一面,他們要靠那些沉靜的人、穩重的人。

假如我們能在生活或者工作中更加穩重、安靜一點,那麼你肯定會看到不一樣的自己,也會取得新的進步。

天有大命,人有大命

自然界有一般規律,人類社會有普遍法則。

黃老學派中的”道“,就是指自然界中觀察到的現象,歸納整理出一個普遍的規律,如日月星辰的規律運行,四季先後的順序,萬物蔭生到死亡等等,這就是“道”。 而他們將所觀察到的自然規律轉化為人類社會上的一種政治哲學。 這種政治哲學又被運用在實際的律法體系中,成為一條條的法令,要人們仔細地連守 。

欲成其事,先敗其事。

譯:要做成一件事,有時候需要先打破做成這件事的想法。或者這句話也可以解釋成,要做成一件事,必須考慮讓這件事失敗的那些因素,只有避免這些失敗的因素才能成事。

我們考慮做一件事,通常人都會想如何讓成功。卻很少有人想到,考慮到失敗的因素。但是一旦我們忽略這些可能導致失敗的因素,那麼可能會有災難性的後果。其實一旦我們能把失敗的因素考慮全了,並且採取措施避免,就接近成功了。

火形嚴,故人鮮灼,水形懦,故人多溺。

譯:火的形狀威嚴可怕,人們害怕不敢接近,因此很少被火燒傷;水的樣子綿軟柔弱,人們喜歡游泳戲水,因此被淹溺的人很多。

早在春秋時代,鄭國思想家子產就說過,”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則多死焉。”

火的危險是實實在在,比較明顯的;而水比較陰柔,危險不宜察覺。

這告訴我們,重視和躲開那些隱藏的、細小的但卻是致命的危險。

古人說,人有四戒:酒、色、財、氣 。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的鋼刀 ,財是惹禍的根苗,氣是下山的虎豹。酒色財氣,可以說是人們不宜發現的危險,有些人沒死在大災大難裡,卻死在這裡,值得我們深思。

制在己曰重,不離位曰靜。重則能使輕,靜則能使躁。

譯:權柄在手就是所說的重,不離本位就是所說的靜。持重者能夠控禦輕浮者,寧靜者能夠克制急躁莽撞。

這段話的意思很明顯。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輕浮浮躁的人、急躁莽撞的人很難獨當一面,他們要靠那些沉靜的人、穩重的人。

假如我們能在生活或者工作中更加穩重、安靜一點,那麼你肯定會看到不一樣的自己,也會取得新的進步。

天有大命,人有大命

自然界有一般規律,人類社會有普遍法則。

黃老學派中的”道“,就是指自然界中觀察到的現象,歸納整理出一個普遍的規律,如日月星辰的規律運行,四季先後的順序,萬物蔭生到死亡等等,這就是“道”。 而他們將所觀察到的自然規律轉化為人類社會上的一種政治哲學。 這種政治哲學又被運用在實際的律法體系中,成為一條條的法令,要人們仔細地連守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