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米氏西餐廳,“M”代表回味無窮

從餐廳的名字可以看出, 這間在上海黃浦江邊帶有傳奇色彩的餐廳姓“米”。 記得第一次去米氏, 是被那無與倫比的浦江夜景所折服。 向左看, 一覽無遺的萬國建築博覽會;向右看, 一面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而向前看:東方明珠、金茂大廈、環球金融中心……伴著江面泛起的粼粼波光……上海, 真美!

餐廳的老闆叫Michelle , 但是她卻主張M onthe mund 的M是回味無窮的意思。 十年前, 外灘5號頂樓的米氏西餐廳是外灘首家高品質獨立西餐廳。 和平飯店的老克勒Jazz早已不再響起, 但百米開外的米氏西餐廳, 已然是上海灘最優秀與高端的西餐廳之一。 聽說最近Michelle將在北京前門大街開設CapitalM, 食客們可以邊享用美食, 邊欣賞天安門廣場的壯觀景色。

如果說“無敵江景便能把人看飽”, 那實在是太做作的言語。 餐廳, 自然還是要回到吃上頭。 吃什麼?歐陸菜。 大致流覽菜單, 其中散發著英倫、意式的香氣,

同時也融入了中東及北非的滋味, 以聊解旅居上海的歐洲客的思鄉之情。

在米氏掌勺十年的行政總廚Hamish 有句銘言, “頂級的食材才能烹飪出頂級的菜肴, 永遠不能使用不夠好的食材。 ”因此在食材的篩選上, 他有著極盡嚴苛的標準。 “開業之初, 幾乎每樣食材都要從國外進口, 甚至有很多是我們用手提箱帶到上海的!”而現在, 除了所有的肉類依然保持進口, 而其他食材則會更多地考慮本地市場的供應, 以確保其新鮮度。 Hamish舉例說:“在黑蘑菇鵝肝等菜肴中, 我們就使用了產自中國的食材。 ”另外, 餐前麵包、甜品和冰激淋都是餐廳自製的, 所配搭的水果和蔬菜也都購自附近的市場。 相對於很多高檔餐廳樣樣食材堅持說是進口的,

Hamish的一席大白話讓人恍然大悟和感動, 新鮮美味和性價比一樣, 都是餐廳素質的體現。

“米氏脆皮乳豬配生菜薏米卷及烤南瓜”。 據說這是米氏的頭牌, 個人感覺是一道相當具有英殖民地風格的港式西餐。 將燒味與刀叉並排, 將中餐與西餐合璧,

從香港M at the Fringe到上海, 難怪始終受到追捧。 當刀尖觸碰豬皮, 即可感覺到它的焦香和酥脆。 其實西餐中對豬肉的運用並不算多, 而這道菜, 正滿足了肉食族的口腹之欲。

在餐廳翻看香港《HK》雜誌《2008餐廳指南》, 發現其中就有這麼一段描述:“我們會永遠熱愛米氏, 正如永遠離不開米氏的奶油蛋白餅。

”套用一句大俗話“沒吃過蛋白餅, 就不算去過米氏”來形容這道甜點在功能表中的地位, 絲毫不為過。 奶油蛋白餅(Pavlova)和蘇芙厘(Souffle)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但又賦予了蛋白常溫下的第二次生命。 源于Michelle阿姨Eva親授的秘方, 用360g蛋白和450g白砂糖製成的餅底, 酥脆而甜蜜, 加上冰激淋和各式水果的增色, 使幸福的滋味瞬間擴散至味蕾的每一個細胞。

每次和朋友去那裡吃飯,總是會點一份蛋白餅,卻每次都不願意把它吃完,因為這般的甜蜜,讓人不忍終結。如果生命中能時時刻刻擁有一塊蛋白餅,有誰能說不呢?

每次和朋友去那裡吃飯,總是會點一份蛋白餅,卻每次都不願意把它吃完,因為這般的甜蜜,讓人不忍終結。如果生命中能時時刻刻擁有一塊蛋白餅,有誰能說不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