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017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研究》報告:合規、創新方可持續

北京時間2018年1月10日, 由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CCWE)主辦的“新時代:消費金融的規範與創新”第三屆中國消費金融高層論壇在清華大學正式召開, 並於論壇期間發佈《2017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研究》報告, 論壇得到政府相關部門、經濟學領域專家、消費金融企業和行業大咖支援和參與, 並有效建立和促進了行業相關各方高層的交流。

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中銀消費金融公司、中郵消費金融公司等代表性企業高管出席, 共同解析和探討“中國經濟新常態”下消費金融市場“創新”、“特色經營”、“規範合規”以及“差異化競爭”等行業針對性問題。

第三屆中國消費金融高層論壇在京舉辦

借力政策助力消費, 消費金融市場規範勢在必行

中國消費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 與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密不可分。 隨著人民收入增長和消費水準的提高, 外加互聯網的蓬勃發展, 傳統的消費形式和消費觀念已難以滿足人民的多樣化消費需求, 消費金融服務恰好彌補了傳統金融服務在業務下沉覆蓋方面的不足, 在迎合國家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鼓勵消費金融服務模式創新政策的同時, 快速適應並滿足了人們對新消費模式的追求。 自2009年銀監會頒發《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並選定北京、天津、上海和成都四城市參與試點,

以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為代表的第一批試點公司以及後期獲批的招聯、馬上等公司, 大部分到目前都實現快速成長和盈利。

國家通過制度創新催化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實現產業升級, 並以試點形式鼓勵行業快速探索服務模式和跨界融合, 使得消費金融市場快速發展和融入中國經濟體系, 不僅解決了消費的供需平衡, 同時成為中國經濟轉型的主要促進因素, 在宏觀、中觀、微觀多方面都有重要意義。 然而, 隨著消費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 伴隨而來的問題也一直困擾著整個行業。 基於消費金融在中國經濟體系中的重要性, 規範發展勢在必行。 2015年起, 國家政策對消費金融市場經歷了從鼓勵創新到規範發展的轉變,

尤其是進入2017年以來, 國家更是接連出臺政策嚴管。 經過一系列整治, 合規經營已是消費金融行業准入的基本要求。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李稻葵教授發表主旨演講

《2017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研究》, 洞悉行業指引方向

基於對中國消費金融市場發展的關注和重視, 2017年,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在李稻葵教授的帶領下繼續深入開展中國消費金融的課題研究, 並發佈《2017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研究》, 期望通過詳實的調查、分析和研究, 總結中國消費金融發展的經驗和問題, 探索消費金融市場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報告指出:消費金融已經成為促進消費增長和經濟轉型的重要因素, 合規與創新是現階段中國消費金融市場健康可持續發展之路。

為確保報告的權威性、準確性、廣泛性和客觀公正性, 《2017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研究》的調查範圍涵蓋了全國30個省區的109個城市, 包含省會城市、計畫單列市和部分三線、四線城市, 成功調研了包含獲批的金融公司、銀行、其他金融機構、網貸代理平臺等55家各種類型的消費信貸提供商共計1150份樣本, 兼顧東中西部地區、大中小城市和不同年齡段的人群, 對需求側(客戶)和供給側(企業)兩個群體分別進行了詳盡的研究和分析。

需求側, 消費信貸客戶以18-29歲的低收入、高學歷年輕群體為主, 超過70%的客戶月收入在2000-5000元, 選擇消費信貸的用途較為寬泛, 看重企業規模、合規程度、業務透明和便捷程度等。

另外, 根據資料分析, 隨著消費金融行業的普及,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消費借貸持開放態度, 即使手頭流動性充裕也逐步使用消費金融工具對消費行為進行優化。

在供給側, 報告分別從合規和創新兩個角度展開評估。 創新方面分普惠性、成長性、創新能力、貸款處理能力四個維度;合規方面則分規範度、互聯網建設和客戶體驗三個維度。 根據分析, 在創新方面, 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在普惠性、成長性、創新能力和貸款處理能力方面極具優勢, 而互聯網消費金融公司在成長性和創新能力方面也有所建樹。 合規方面, 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和商業銀行有著天然優勢, 而互聯網消費金融公司也在迅速進行相關建設。

綜合分析,最早試水行業並納入監管的合規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整體表現極佳,無論是在業務擴張上,還是在服務創新上都極具優勢,已然成為消費金融市場的中堅力量;有雄厚資本支撐的商業銀行次之;而依靠大資料優勢的電商系互聯網消費金融公司也在快速發展。通過評估不難看出,最早獲批的持牌試點消費金融公司,由於進入市場較早,在政策扶持和嚴格監管的雙重督導下,積極進行消費金融服務創新,同時重視建設自身的風控系統以及優化產品設計和客戶體驗,整體實力突出。

捷信集團董事會董事梅愷威深度解析消費金融行業發展

以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信”)為例,作為國內首批四家試點消費金融公司之一和中國消費金融行業的標杆,捷信連續三年在各項評估中名列前茅並佔據多項第一。捷信長期堅持普惠金融理念和負責任的借貸,在國內建有全國性的業務網路和客戶服務網路,其客戶中有80%是缺乏征信記錄的首次借款人,可見捷信所選擇的客戶群體在整個消費金融行業中更加貼近中低收入人群,提供的服務也更為下沉、普惠。另外,捷信在行業內率先引入“15 天猶豫期”服務措施, 15天內,消費者無論任何原因希望單方面終止合同,只需按時歸還本金,即可免付利息和其他服務費用。捷信的這種“猶豫期”模式能有效避免客戶的非理性借款行為,保護消費者權益,同時降低消費信貸商的風險,值得在業內推廣。

規範合規,創新發展

論壇期間,與會領導、專家和企業高管對中國消費金融行業也進行了深度探討,一致認為,消費金融已經融入中國經濟體系並成為促進經濟轉型的重要因素,解決了消費者即期消費需求,轉變了消費觀念,有助於消費升級,促進經濟增長,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消費金融市場還有很大廣度和深度需要發展。為確保中國消費金融市場健康可持續發展,並繼續為促進經濟增長和消費結構轉型服務,中國消費金融市場應該規範與創新並行。

同時,基於對中國消費金融行業進行比較全面系統的分析,《2017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研究》也提出了關於合規和創新的政策性建議。合規方面,一是將各類消費信貸企業納入統一的監管體系,二是加強內部風險管理,三是建立完備的個人征信系統;創新方面,一是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拓寬消費金融公司融資途徑,二是不斷發掘長尾客戶和利基市場,挖掘潛在客戶需求。

另外,論壇期間,還有多位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和互聯網金融公司領導就消費金融市場現狀展開了討論,提出了“特色經營,差異競爭”的概念。

綜合分析,最早試水行業並納入監管的合規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整體表現極佳,無論是在業務擴張上,還是在服務創新上都極具優勢,已然成為消費金融市場的中堅力量;有雄厚資本支撐的商業銀行次之;而依靠大資料優勢的電商系互聯網消費金融公司也在快速發展。通過評估不難看出,最早獲批的持牌試點消費金融公司,由於進入市場較早,在政策扶持和嚴格監管的雙重督導下,積極進行消費金融服務創新,同時重視建設自身的風控系統以及優化產品設計和客戶體驗,整體實力突出。

捷信集團董事會董事梅愷威深度解析消費金融行業發展

以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信”)為例,作為國內首批四家試點消費金融公司之一和中國消費金融行業的標杆,捷信連續三年在各項評估中名列前茅並佔據多項第一。捷信長期堅持普惠金融理念和負責任的借貸,在國內建有全國性的業務網路和客戶服務網路,其客戶中有80%是缺乏征信記錄的首次借款人,可見捷信所選擇的客戶群體在整個消費金融行業中更加貼近中低收入人群,提供的服務也更為下沉、普惠。另外,捷信在行業內率先引入“15 天猶豫期”服務措施, 15天內,消費者無論任何原因希望單方面終止合同,只需按時歸還本金,即可免付利息和其他服務費用。捷信的這種“猶豫期”模式能有效避免客戶的非理性借款行為,保護消費者權益,同時降低消費信貸商的風險,值得在業內推廣。

規範合規,創新發展

論壇期間,與會領導、專家和企業高管對中國消費金融行業也進行了深度探討,一致認為,消費金融已經融入中國經濟體系並成為促進經濟轉型的重要因素,解決了消費者即期消費需求,轉變了消費觀念,有助於消費升級,促進經濟增長,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消費金融市場還有很大廣度和深度需要發展。為確保中國消費金融市場健康可持續發展,並繼續為促進經濟增長和消費結構轉型服務,中國消費金融市場應該規範與創新並行。

同時,基於對中國消費金融行業進行比較全面系統的分析,《2017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研究》也提出了關於合規和創新的政策性建議。合規方面,一是將各類消費信貸企業納入統一的監管體系,二是加強內部風險管理,三是建立完備的個人征信系統;創新方面,一是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拓寬消費金融公司融資途徑,二是不斷發掘長尾客戶和利基市場,挖掘潛在客戶需求。

另外,論壇期間,還有多位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和互聯網金融公司領導就消費金融市場現狀展開了討論,提出了“特色經營,差異競爭”的概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