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無問西東》:能代表中國年輕一代的“芳華”

看完電影, 友圈好幾人不約而同的發出聲音:“很遺憾, 沒能成為清華學子……”當然, 能去清華, 誰還會念別的學校。

韓寒看完這部電影后,

說:“華語片中少有的人文氣質與時代反思, 溫暖感人。 這部電影也展現了大師輩出的清華大學之前世今生, 拍完輾轉六年終於上映, 最終獻給了北大120周年校慶。 ”

第二天, 韓寒又寫了一個《我所理想的教育》。 網友看的一臉懵, 不是所停止寫雜文了嗎?這其中可能有什麼巧合。 作為一部電影, 我覺得《無問東西》無疑為觀眾帶了一種精神資源。

韓寒先生說的:“時代反思”和“溫暖感人”, 是對普通觀眾最恰當的精華總結。 在這兒之前, 2017年的電影中一直流淌與崇尚的劇情模式是“人性—溫情”的實用框架。

然而結合電影《無問西東》片段裡的第四個故事, 就會發現在這種看似公道的背後, 我們缺失了對個體權利的注視和尊重。 日本警方做的非常好,

他們從一堆謊話連篇的證詞中, 從一堆缺乏顯性想像的物證中找到了有利論據給案件做了定性。

由此, 很多人也更清晰的感觸到了溫暖的多樣性, 它在冷靜與凝視中重疊, 不分彼此的釋放能量。

無論如何, 對比一下電影的四代人, 他們既如此不同, 又如此相似, 感受到的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氣骨與芳華。

《無問西東》第一故事是在戰亂的惡劣環境中, 但那是中國學術教育的“黃金歲月”。 片中修復了想像的記憶, 包括墳地和荒地上的校舍, 鐵皮漏雨的屋頂, 荒地泥土的室內。 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下, 偏偏保留了高貴的品質和獨立的精神。

沈光耀跪下的鏡頭堪稱經典:富家子弟也住在布簾隔開的宿舍, 房間雖然局促,

心胸卻遠大。 我記得沈母的臺詞大約是:“沒有什麼不是祖先經歷過的, 你懂不懂…….”。

對這樣的富家子弟來說, 他們去求學, 不是求人生, 是求人生態度。 當兵也好, 議政也好, 是病詬的, 他們要的是精神珍貴。

在第二個故事和第三個故事, 則是一些片面的相反與堅守的氣節。 第二個故事發生在解放前夕, 一對老師和學生之間關於學實科還是學文科的思辯。

這個時期的環境相比第一個故事的環境好很多, 雖然仍然處在清貧狀態上, 但是沒有了“跑警報”的窮困, 年輕人要追求的東西開始變得複雜而微妙。

當“華北之大已經放不下一張平靜的課桌“, 有才華有眼光的年輕人可以無所畏懼的選擇在最需要的地方”。 當“最好的學生去讀實科”,

最好的學生卻在證實自己的意義。 所以, 能困住人的是理想, 而不是環境。

第三個故事相對來說有些悲劇性, 卻凸顯了近代年輕人的“魂魄”。 事實上, 從劇情中我們能感受到某個歷史時期盛興過的“校風”以及濫用自由的後果。

有兩個鏡頭印象特別深刻, 一個是劉淑芒回憶起曾經的芳華, 直挺挺的投井;另一個是王敏芝在銀杏樹下打開的盒子。 這個結局是文明的約束, 也是精神層面的交匯。 兩種篤定, 兩種釋然, 兩個瞬間鏡頭相繼提供了精神上的一震。

在發育人格這方面, 我們的精神維度需要更深一些, 事後經驗往往都是苦難與刺痛的印象。 那麼, 又回到片中的主題“:如果預知後果, 我們還會選擇嗎?

實際上,

只要把他們的“過去”替換成我們的“現在”, 上面這些故事就可以原封不動的形容我們。 我們在看似追尋高端的自我價值中早已經喪失了自我, 西南聯大哪段時期是一代中國年輕人的經典堅忍寫照, 而後來形成的過程中有每一代人的精神特色, 但是不管曾經盛行過什麼樣的風, 這些啟迪和昭示的精神文明不會垮掉。

電影《芳華》是對於父輩記憶的追隨, 而電影《無問西東》是對中國年輕人的記憶追隨。 面對如此厚重的思想視野和影視資源, 看見, 想到, 即是幸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