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2007年上海房地產投資市場同比增15% 寫字樓扔是投資重點

[提要]上海因其穩健的經濟增速, 房地產投資市場仍保持相當的活躍度。 寫字樓收購仍是投資重點, 位於城市核心區的陳舊寫字樓及位居新興板塊的寫字樓項目最受歡迎, 收購酒店並改造為租賃公寓的投資意向正在走強。

在中國政府延續對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的大背景下, 上海因其穩健的經濟增速, 房地產投資市場仍保持相當的活躍度。

第一太平大衛斯最新發佈的“上海市場回顧與展望”報告披露, 2017年上海房地產市場全年主要投資交易總額達人民幣(下同)922億元, 同比增長15%。 有3筆單項資產成交金額逾50億元, 分別為成交價50億元的SOHO淩空、60億元易主的星港國際中心50%股權及頂新集團以64億元收購1788國際中心。

面對核心資產收益率普遍持續下降, 房地產投資者積極尋求有增值計畫的投資機會。 相較過去以高杠杆或提升租金獲得投資回報的做法,

此間市場投資者已更多的在努力提升資產本身的品質和價值方面下功夫。 寫字樓收購仍是投資重點, 位於城市核心區的陳舊寫字樓及位居新興板塊的寫字樓項目最受歡迎, 收購酒店並改造為租賃公寓的投資意向正在走強。

剛剛過去的一年中, 中國政府為防控金融及房地產風險, 採取系列手段控制高杠杆問題, 其中包括從嚴審批企業發行債券、要求銀行收緊新項目的貸款審批並嚴控銀行內部拆借、限制境內投資者去境外投資等, 由此加劇了內地房地產投資市場的競爭。 境外資本在滬投資達全年交易總額的35%, 保險資金占總投資額的9%。

作為資本來源的資產證券化和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市場上,

以應對日趨收緊的發債融資市場。 許多開發商尋求以資產證券化進行融資, 同時也以該方式開拓例如住宅租賃等新產品。

第一太平大衛斯評估認為, 中國政府今年仍將持續去除經濟杠杆, 預料會有更趨緊的貨幣政策出臺。 這將使開發商重新評估資產, 通過出售非核心資產和資產包來償還舊的債務;投資者將尋求一些諸如物流資產、資料中心和老年公寓等另類資產以獲得更高的投資回報;更多投資者會採取與當地政府合作的形式參與城市更新以及一些新的城鎮開發專案;核心市場的陳舊寫字樓以及在新興市場的項目將會成為投資者競逐的目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