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蘭州取消部分區域限購,樓市調控要“鬆綁”了嗎?

新年伊始, 樓市又有新動態。 蘭州將取消部分區域限購, 而一些限購區域也不用再提供納稅證明。 雖然蘭州同時也在一些區域實施3年限售,

但“取消限購”字眼仍然迅速吸引各方眼球。 無獨有偶, 合肥市國土資源局近日表示, “商品房應由開發商自行定價, 且2016年11月份之前出讓地塊不限價”, 也被部分媒體解讀為“合肥限價放開”(1月10日《經濟日報》)。

我注意到, 一時間兩地舉動被公共空間輿論斷言“傳遞了樓市調控放鬆信號”, 有人甚至煞有介事就此推測“還將有更多城市放鬆調控”。 調控真的放鬆了嗎?非也。 幸好蘭州合肥相關部門及時回應, 此次政策調整並非放鬆調控, 而是調控由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向一城多策、因域施策縱深推進。 一言以蔽之, 樓市要鬆綁?沒有的事!換言之, 所謂樓市調控“鬆綁”只是一場虛驚。

近年來, 每處調控週期的中國樓市, 稍有風吹草動,

便會引發調控“鬆綁”之類虛驚早非新聞, 虛驚循其慣性頻發復發才是新聞。 其背後至少明明白白向我們傳遞三重信號:多年N輪短期調控, 以及“屢漲屢調屢調屢漲”的週期律, 衍生民眾“房價恐高症”, 此其一;其二, 一些地方政府落實調控政策的誠意缺失, 讓民眾屢屢失望信心不足, 致使不少人感染虛驚“神經過敏症”;其三, 多年來, 旨在促進樓市回歸健康理性的長效機制, 始終“只聽樓梯響, 不見人下來”, 樓市之“火”和房價高燒主要靠短期調控撲救退燒, 長效機制“狼來了”效應引發民眾“偏聽偏信症”。

去年, 全國接近110個城市與部門陸續發佈調控政策次數多達270次以上, 其中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成都等城市多次發佈政策, 尤其是,

僅北京發佈各類房地產調控政策就逾30次。 不少媒體信誓旦旦:“樓市調控初見成效”。 到底是不是“初見成效”?究竟是宏觀統計資料“初見成效”, 抑或“房住不炒”“居有其屋”初見成效, 眾說語焉不詳, 我亦不得而知。 但我知道的常識是, 就算短期調控真帶來樓市“初見成效”, 倘若缺位長效機制固化保障, 無論如何“初見成效”, “初見成效”到何種程度, 都存在不確定性風險, 或頂多是短效變數, 而非長效定數。

有業內人士樂觀預言, 今年中國房地產行業將堅持“房住不炒”定位, 政策開啟“一城多策”分類調控方向。 在此基礎上, 短期調控與長效機制銜接將更為緊密, 大力培育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深化發展共有產權住房試點, 在控制房價水準同時,

完善多層次住房供應體系, 構建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 推動長效機制建立健全。 諸如此類關於長效機制的樂觀預言我已欣聞過N遍, 庶幾耳朵已聽出老繭;要命的是, 大抵每次聽後都是望梅止渴畫餅充饑。

歷史經驗教訓一再昭示人們, 加快建立“無形之手”市場調節長效機制, 減少“有形之手”短期人為調控干預, 將樓市這匹脫韁烈馬拉回健康理性軌道, 已然迫在眉睫時不我待。 我承認如不少論家所言, 長效機制建立是一項系統而長期的工程, 只有土地財政、稅收、立法等各方面都有大量變革後才能建立。 然而我想提醒的是, 唯其如此, 才更須快馬加鞭強力推進。 因為只有這樣, 才能讓民眾看到樓市回歸健康理性和“房炒不住”“居有其屋”的曙光;只有這樣,

才能跳出調控“鬆綁”虛驚與房價“恐高症”反復發作惡性循環的“中國式樓市調控”週期律。

文/陳慶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