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018“下注中國”十大核心資產:石藥集團

作者:格隆匯·厚楊

編者按:時勢造英雄, 連巴菲特都說, 他在恰當的時間出生在一個好地方(美國), 抽中了‘卵巢彩票’(經濟上升週期)。

毫無疑問, 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 中國的國運毫無疑問處在一個劇烈的上升週期, 期間也許偶有波動, 但大勢勢不可擋, 巨大的動能在短暫的時間中迸發出來, 創造財富的效率也是世所罕見。

如今, 2018年將至, 改革開放即將步入第40個年頭, 各行各業經過近40年的高速發展也日益完善,

劇社會結構日趨穩定, 階級日益固化, 烈的一夜暴富的機會也許除了比特幣也再難預見, 經濟的新常態決定了, 投資思路也必須適應新常態, 要順勢而為。

在承認階級固化的背景下, 在理直氣壯做大國有企業的背景下, 毫無疑問, 投資者在下注中國未來國運的時候, 必須選擇代表未來發展的頭部公司, 選擇確定性其實就是成長性。 因此, 在此辭舊迎新之際, 格隆匯組織了一次遍佈全球70多個國家300多萬會員大討論的活動, 讓全球不同國家、不同行業、不同視角的投資者, 一同尋找代表中國未來的核心資產。

在《尋找中國核心資產, 賭國運, 需要你!》發出後, 各個管道的會員討論熱烈, 收集了大量的資訊,

最終綜合多方意見, 隆重推出了:2018下注中國十大核心資產。

✦ 一、入選核心觀點

2017年醫改的大年, 下半年開始, 新藥審批、一致性評價都在加速進行中, 支付端、政策端、技術端, 三端合力推動一個醫藥年, 2018年就將會是醫藥行業的新起點。 石藥作為千億市值一梯隊的藥企,

研發和銷售上的佈局都比較完善, 明星產品"恩必普"保證了公司的穩健增長性, 明年又有三個重磅產品上線在即, 有進攻、有保底, 加上較低的估值, 是最具有確定性的龍頭藥企。

✦ 二、四大維度評分(每個單項滿分5分, 總分20分)

1)代表中國, 要不怎麼叫下注國運呢?

得分:5分

2)代表未來, 代表人類和社會的發展進化的方向;

得分:4分

3)頭部資產, 必須是行業龍頭企業, 有絕對的競爭優勢;

得分:4分

4)確定性與成長性兼具, 明年大概率能實現20%的保底升幅;

得分:4分

總分:17分

✦ 三、入圍及上榜公司

✦ 四、為什麼要下注石藥?

1、2018, 醫藥步入大時代

雖然都說中國的醫藥水準跟國外相差10~15年, 但是可以看到中國藥企們經過長時間的沉澱積累, 慢慢也開始進入收穫期。 從最早的原料藥慢慢走向仿製藥, 這期間帶動一批藥企先站起來, 但目前國內大部分的化藥還是以仿製藥為主, 強仿始終不是長久之計, 2017年就是一個拐點。

2017年中國加入了ICH, 這也使得國內與海外的研發政策差異不斷縮減, 中國的藥企也慢慢走向世界。 2017年國慶假期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佈了《關於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從臨床、加快上市審批審批、促進藥品創新和仿製藥發展、加強藥品醫療器械全生命週期管理、提升技術支撐能力、加強組織實施、六個方面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政策端的進一步優化,也推動著技術端和消費端的大大提高。分級診療也進入了關鍵的執行年,公立醫藥改革也在按步推進中。商業健康險的慢慢崛起,代表著醫藥行業的"消費升級"也在逐步打開。

在利好政策的推動下,創新會成為接下來的重點。首先優先審批的效益就已經凸顯出來,從開始實施新藥新藥審批到現在,CFDA已經推了23批名單,按目前的進度來看,進入優先審評名單的,平均申報評審階段縮短到了7.2個月,要知道普通的需要長達32.7個月,大大縮短了新藥的上市時間,1類新藥的申請數量也是2016年同期的一倍。

所以這一路看下來,2018年可能會是專項支持力度最大的一年,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在投資組合中配一點具有"創新"實力的龍頭藥企,跑贏醫藥通脹還是可以預期的。

2、代表中國

這裡我想先簡單說下為什麼在眾龍頭中,石藥集團會脫穎而出。

說到中國本土的龍頭藥企,除了石藥集團,大家都會提到恒瑞醫藥、複星醫藥、中國生物製藥。作為行業的老大哥們,不管是研發體系還是銷售能力都在一線水準上。複星醫藥今年可謂是大放異彩,不管是港股還是A股,都實現了一倍的收益,產業上也基本實現全覆蓋,包括工業、商業、醫療服務和器械,器械公司Sisram也分拆在港股上市,2017年的大事件還包括收了印度仿製藥企Gland進入一致性評價一梯隊,以及與Kite合作進入成為CAR-T首批受益成員,但是複星醫藥總體來說還是個投資公司,通過收購並購不斷擴充自己的產品線,這樣就市場很難給他一個準確的估值,站在2018年確定性的角度來看,就先被排除在外。恒瑞醫藥最為近兩千億市值的帶頭大哥地位穩固,管線也鋪的比較全面,但問題就在於,今年的強勢上漲,將預期打的太滿, 新藥的獲批速度,藥品的銷售都有低於預期的風險,回撤風險會比較大。中生一直被大家稱為"肝病巨人",其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也作為首個一致性評價產品獲批,但中生的肝病明星產品,市場上湧現了越來越多的仿製藥品,因此銷售上受到了一定的衝擊,且新藥諾福替尼和替諾福韋的上市時間有所延緩,因此承擔著一定的風險,顧也排除在外。

石藥作為醫藥千億市值中的一員,龍頭地位毫無疑問。管線覆蓋也比較全面,從創新藥、普藥,到原料藥板塊都有所佈局。創新藥產品線,石藥著重在心腦血管和抗腫瘤,這兩個市場規模最大的領域,產品包括了獨家專利品種恩必普、歐來甯、玄寧、多美素、津優力等暢銷品種。普藥方面石藥也覆蓋了抗生素、神經系統用藥、心血管用藥、消化系統用藥、中成藥等等。原料藥板塊作為石藥的起家板塊,目前保留著維生素C、咖啡因、抗生素等系列,咖啡因的所屬公司新諾威也計畫分拆於A股上市。

除此之外,石藥的發展路徑其實就映現了中國藥企這一路的歷程。石藥的前身是八路軍在太行山的醫藥衛生材料廠(1938年),為當時的抗日戰爭,以及後面的新中國醫療事業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1994年登陸香港上市,上市初期公司還專注在做原料藥,包括維生素C、青黴素、抗生素。但是做原料藥的都知道,原料藥週期波動比較明顯,股價和原料藥價格的黏性也比較高,產品結構的轉型之路也就此打開。

2007年原先的石家莊國資委產權百分百退出,聯想控股接盤進入,2008年聯想全盤轉接給聯想弘毅,直到2014年5月,聯想弘毅也正式退出,石藥集團實現控股,目前管理團隊共持股29.67%。聯想接盤後石藥也開始進入改制,2012年公司將恩必普、歐意、新諾威這些創新藥業務都放進上市公司主體裡面,業務重組後,石藥開始漸入佳績,市值一路盤升至千億。

步入2017年的石藥,頗有大放異彩之勢。前有6個申報美國ANDA的品種順利獲批,再有紫杉醇白蛋白和氯吡格雷都進入優先審評名單,在研的1類新藥18個中,2個已經進入臨床III期試驗中,美國ANDA品種預計2018年還能再獲批2個,可以說石藥在製藥的路上突飛猛進,勢如破竹。

3、代表未來

1)確定性

作為核心資產股,首先本身的業務要有穩定的增長,有保底了,再來看有沒有未來的預期可以打上去,而恩必普就是石藥的保底。有位格隆匯會員提到:"只要恩必普專利沒到期,石藥這幾年的成長依舊確定。" 的確如此。新藥研發的道路總是艱辛又漫漫,截止到目前為止,國內1類新藥獲批的數量也還是屈指可數,而石藥的恩必普就是當年獲批的第三個1類新藥。

1999年石藥進入轉型期,耗資從中國醫學科學院手裡拿下了國家一類新藥恩必普(丁苯太軟膠囊)的專利,萬事總是開頭難,恩必普經過6年研發終於到2005年正式上市,然而剛開始的銷售效果並不明朗,上市當年就虧下去3000萬,而在接下來的5年(2005~2009年),恩必普依然處在低迷狀態,樣本醫院的用藥淨額一直未能突破千萬元大關,但也正是因為這幾年的摸索,為石藥打下了堅實的市場基礎。2010年實現盈虧平衡之時,也正是恩必普揚帆起航之日。2010~2016年,恩必普呈現了強勢的上漲勁頭,2016財年恩必普已經實現26.48億元,過去五年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0%,2017年恩必普繼續發力,前三季度的營業額已經快趕上2016年的銷量,錄得25.95億元,同比增長了33%。

恩必普軟膠囊被納入2009年國家醫保目錄,恩必普注射劑也于同年上市,而2017年,恩必普軟膠囊和注射液兩個劑型都進入了2017新版醫保目錄,多了注射劑的進入,市場擴容還得到進一步提速,以及2017年,恩必普再一次納入《中國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診療指導規範》及《缺血性卒中腦側支迴圈評估與干預中國指南(2017)》,更進一步增加了恩必普的臨床證據,預計今明兩年會是恩必普的又一個業績的釋放期。按增速來看,2017年1~9月注射液增速更加注射液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了41%,軟膠囊的同比增長了26%。

創新藥板塊除了恩必普之外,還有覆蓋治療老年癡呆的歐來寧、高血壓的玄寧以及抗腫瘤藥物多美素、津優力、艾利能、諾利寧等。2017年前三季度創新藥整體銷量同比增長了32.8%,其中恩必普挑起大樑,單項就為創新藥貢獻了55.8%,歐來寧貢獻19.2%,玄寧貢獻9.7%。治療輕中度老年癡呆的歐來寧,膠囊和注射劑兩種劑型也分別進入了21個省份的醫保,按今年前三季度的增速來看,軟膠囊還是保持著強勁的增長。有了創新藥這三大品種的護體,石藥每年的穩健增長就已經是有保證的了。

普藥方面,石藥保留了傳統的阿司匹林膠囊、阿奇黴素系列產品,頭孢產品等,抗生素方面在去產能過程中,也已經將一些低端的產品剝離出去,目前公司還留下來的像頭孢原料藥、青黴素、阿司匹林等,主要是自用,用來滿足普藥裡面一些頭孢產品的原料藥,包括阿司匹林等的使用需求。

維生素C是石藥最早接觸的產業,產能也是全球最大的,算是石藥的當家品種了,去年維生素C提價,使得維生素C板塊錄得不錯的營收,2017年前三季度錄得13.34億的營收,排除匯率影響增長有達到34.3%,石藥有做維C原料藥的底子,全球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35%,出口比例超過75%,跟可口可樂、雅培、卡夫和雀巢這些國際大公司都有所合作,業績相對比較有保證。

2)成長性

有了基礎業務的保證,接下來就要看看未來的成長空間到底有多大。成長性一來要看看現有產品的成長空間,二來最關鍵的就是看在研的實力。

首先,線上的腫瘤創新藥,像津優力、多美素都是未來可期的黑馬品種。多美素(鹽酸多柔比星脂質體)在2016年,將相應專利授權到以色列,是繼恩必普專利授權境外後的第二個產品。2017年前三季度實現3.64億港元的營收,同比增長48%(排除匯率影響),是個潛在的10億級產品。

津優力作為國內首個長效粒細胞集落刺激因數(PEG-rhG-CSF),2012年上市,到目前國內也僅有石藥和齊魯製藥兩家在做。參考國外的產品增速,國內的增量市場還是巨大的。2017年津優力在廣度和深度都有所開發,除了進一步覆蓋新開發的醫院,學術推廣的活動會議也在增加,2017年前三季度的增速已經達到168%,增速強勁。且公司的腫瘤銷售團隊在快速的增長中,從2015年的200人左右,增長到2016年底的470人,預計2017年可達到接近700人,今年一些代理商做不好的區域,石藥也將其收回來,自建團隊進行銷售,有恩必普成功的銷售經驗在前,石藥自身的銷售能力是不容置疑的,再加上2017年10月新醫保落地實施,對於津優力來說,還有很大的釋放空間,相信今年會有更顯著的體現。

在售的產品成長潛力無限,在研更是值得期待。

石藥的研發能力,看看恩必普,就知道是毋庸置疑的。十多年前在石藥的轉型初期,就培育了一批研發人才,比如李春雷博士團隊,李博士團隊所搭建的脂質體技術平臺就是石藥目前的六大關鍵技術平臺之一,2016年,阿黴素脂質體銷售額突破3億元。除此之外,石藥的研發團隊已經擴張到1500餘人,超過500名碩士、博士、海歸人才,以及3名"千人計畫"學者,覆蓋包括心腦血管、精神神經、抗感染和內分泌代謝類等領域的研發。

有了好的隊伍,自然有好的佈局。石藥現在在研的藥品已經超過170個,其中1類新藥就有18個,仿製藥104個,美國ANDA品種18個,2018年ANDA預計可以獲批2個。

最為關注的紫杉醇白蛋白,恒瑞雖然跟石藥都是一梯隊的,但從現在申報速度來看,石藥還是搶先一步。而要知道,率先上市,有著首仿和價格的優勢,領先搶佔市場。

研究所方面,石藥除了在石家莊的生物所,在美國加州得德克薩斯州還有新澤西州成立了3個研發中心,主要進行抗體藥物新靶點篩選、前期研究,以及抗體藥物的細胞和工藝技術開發,還有抗體定點偶聯技術,接著中國研發中心再重點對這些產品進行產業化放大和生產和雙特異抗體研究,除了小分子化藥的部分,看的出石藥在生物藥的研發投入也在不斷加大。

✦ 結語

就在2017年11月,石藥將管理層的持股平臺進行了分拆,董事長與高管的持股權益分離,管理人員持6.78%的股權,董事長蔡先生持22.89%,管理層的持股平臺直接持股,管理人員的利益得到更為直接的體現,對股東來說,更是與管理人員的利益形成了高度的一致,這不僅對公司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同時也更好保障了小股東的權益。

隨著老齡化的加速,未來對醫藥的需求還將持續的增長,在大環境利好的情況下,石藥的暢銷品種都在穩健的增長,在研的速度也都在預期之內,確定性與成長性相結合,好的佈局又有好的團隊來執行,再加上恩必普的錦上添花,石藥集團未來的成長空間值得期待。

2017年國慶假期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佈了《關於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從臨床、加快上市審批審批、促進藥品創新和仿製藥發展、加強藥品醫療器械全生命週期管理、提升技術支撐能力、加強組織實施、六個方面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政策端的進一步優化,也推動著技術端和消費端的大大提高。分級診療也進入了關鍵的執行年,公立醫藥改革也在按步推進中。商業健康險的慢慢崛起,代表著醫藥行業的"消費升級"也在逐步打開。

在利好政策的推動下,創新會成為接下來的重點。首先優先審批的效益就已經凸顯出來,從開始實施新藥新藥審批到現在,CFDA已經推了23批名單,按目前的進度來看,進入優先審評名單的,平均申報評審階段縮短到了7.2個月,要知道普通的需要長達32.7個月,大大縮短了新藥的上市時間,1類新藥的申請數量也是2016年同期的一倍。

所以這一路看下來,2018年可能會是專項支持力度最大的一年,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在投資組合中配一點具有"創新"實力的龍頭藥企,跑贏醫藥通脹還是可以預期的。

2、代表中國

這裡我想先簡單說下為什麼在眾龍頭中,石藥集團會脫穎而出。

說到中國本土的龍頭藥企,除了石藥集團,大家都會提到恒瑞醫藥、複星醫藥、中國生物製藥。作為行業的老大哥們,不管是研發體系還是銷售能力都在一線水準上。複星醫藥今年可謂是大放異彩,不管是港股還是A股,都實現了一倍的收益,產業上也基本實現全覆蓋,包括工業、商業、醫療服務和器械,器械公司Sisram也分拆在港股上市,2017年的大事件還包括收了印度仿製藥企Gland進入一致性評價一梯隊,以及與Kite合作進入成為CAR-T首批受益成員,但是複星醫藥總體來說還是個投資公司,通過收購並購不斷擴充自己的產品線,這樣就市場很難給他一個準確的估值,站在2018年確定性的角度來看,就先被排除在外。恒瑞醫藥最為近兩千億市值的帶頭大哥地位穩固,管線也鋪的比較全面,但問題就在於,今年的強勢上漲,將預期打的太滿, 新藥的獲批速度,藥品的銷售都有低於預期的風險,回撤風險會比較大。中生一直被大家稱為"肝病巨人",其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也作為首個一致性評價產品獲批,但中生的肝病明星產品,市場上湧現了越來越多的仿製藥品,因此銷售上受到了一定的衝擊,且新藥諾福替尼和替諾福韋的上市時間有所延緩,因此承擔著一定的風險,顧也排除在外。

石藥作為醫藥千億市值中的一員,龍頭地位毫無疑問。管線覆蓋也比較全面,從創新藥、普藥,到原料藥板塊都有所佈局。創新藥產品線,石藥著重在心腦血管和抗腫瘤,這兩個市場規模最大的領域,產品包括了獨家專利品種恩必普、歐來甯、玄寧、多美素、津優力等暢銷品種。普藥方面石藥也覆蓋了抗生素、神經系統用藥、心血管用藥、消化系統用藥、中成藥等等。原料藥板塊作為石藥的起家板塊,目前保留著維生素C、咖啡因、抗生素等系列,咖啡因的所屬公司新諾威也計畫分拆於A股上市。

除此之外,石藥的發展路徑其實就映現了中國藥企這一路的歷程。石藥的前身是八路軍在太行山的醫藥衛生材料廠(1938年),為當時的抗日戰爭,以及後面的新中國醫療事業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1994年登陸香港上市,上市初期公司還專注在做原料藥,包括維生素C、青黴素、抗生素。但是做原料藥的都知道,原料藥週期波動比較明顯,股價和原料藥價格的黏性也比較高,產品結構的轉型之路也就此打開。

2007年原先的石家莊國資委產權百分百退出,聯想控股接盤進入,2008年聯想全盤轉接給聯想弘毅,直到2014年5月,聯想弘毅也正式退出,石藥集團實現控股,目前管理團隊共持股29.67%。聯想接盤後石藥也開始進入改制,2012年公司將恩必普、歐意、新諾威這些創新藥業務都放進上市公司主體裡面,業務重組後,石藥開始漸入佳績,市值一路盤升至千億。

步入2017年的石藥,頗有大放異彩之勢。前有6個申報美國ANDA的品種順利獲批,再有紫杉醇白蛋白和氯吡格雷都進入優先審評名單,在研的1類新藥18個中,2個已經進入臨床III期試驗中,美國ANDA品種預計2018年還能再獲批2個,可以說石藥在製藥的路上突飛猛進,勢如破竹。

3、代表未來

1)確定性

作為核心資產股,首先本身的業務要有穩定的增長,有保底了,再來看有沒有未來的預期可以打上去,而恩必普就是石藥的保底。有位格隆匯會員提到:"只要恩必普專利沒到期,石藥這幾年的成長依舊確定。" 的確如此。新藥研發的道路總是艱辛又漫漫,截止到目前為止,國內1類新藥獲批的數量也還是屈指可數,而石藥的恩必普就是當年獲批的第三個1類新藥。

1999年石藥進入轉型期,耗資從中國醫學科學院手裡拿下了國家一類新藥恩必普(丁苯太軟膠囊)的專利,萬事總是開頭難,恩必普經過6年研發終於到2005年正式上市,然而剛開始的銷售效果並不明朗,上市當年就虧下去3000萬,而在接下來的5年(2005~2009年),恩必普依然處在低迷狀態,樣本醫院的用藥淨額一直未能突破千萬元大關,但也正是因為這幾年的摸索,為石藥打下了堅實的市場基礎。2010年實現盈虧平衡之時,也正是恩必普揚帆起航之日。2010~2016年,恩必普呈現了強勢的上漲勁頭,2016財年恩必普已經實現26.48億元,過去五年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0%,2017年恩必普繼續發力,前三季度的營業額已經快趕上2016年的銷量,錄得25.95億元,同比增長了33%。

恩必普軟膠囊被納入2009年國家醫保目錄,恩必普注射劑也于同年上市,而2017年,恩必普軟膠囊和注射液兩個劑型都進入了2017新版醫保目錄,多了注射劑的進入,市場擴容還得到進一步提速,以及2017年,恩必普再一次納入《中國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診療指導規範》及《缺血性卒中腦側支迴圈評估與干預中國指南(2017)》,更進一步增加了恩必普的臨床證據,預計今明兩年會是恩必普的又一個業績的釋放期。按增速來看,2017年1~9月注射液增速更加注射液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了41%,軟膠囊的同比增長了26%。

創新藥板塊除了恩必普之外,還有覆蓋治療老年癡呆的歐來寧、高血壓的玄寧以及抗腫瘤藥物多美素、津優力、艾利能、諾利寧等。2017年前三季度創新藥整體銷量同比增長了32.8%,其中恩必普挑起大樑,單項就為創新藥貢獻了55.8%,歐來寧貢獻19.2%,玄寧貢獻9.7%。治療輕中度老年癡呆的歐來寧,膠囊和注射劑兩種劑型也分別進入了21個省份的醫保,按今年前三季度的增速來看,軟膠囊還是保持著強勁的增長。有了創新藥這三大品種的護體,石藥每年的穩健增長就已經是有保證的了。

普藥方面,石藥保留了傳統的阿司匹林膠囊、阿奇黴素系列產品,頭孢產品等,抗生素方面在去產能過程中,也已經將一些低端的產品剝離出去,目前公司還留下來的像頭孢原料藥、青黴素、阿司匹林等,主要是自用,用來滿足普藥裡面一些頭孢產品的原料藥,包括阿司匹林等的使用需求。

維生素C是石藥最早接觸的產業,產能也是全球最大的,算是石藥的當家品種了,去年維生素C提價,使得維生素C板塊錄得不錯的營收,2017年前三季度錄得13.34億的營收,排除匯率影響增長有達到34.3%,石藥有做維C原料藥的底子,全球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35%,出口比例超過75%,跟可口可樂、雅培、卡夫和雀巢這些國際大公司都有所合作,業績相對比較有保證。

2)成長性

有了基礎業務的保證,接下來就要看看未來的成長空間到底有多大。成長性一來要看看現有產品的成長空間,二來最關鍵的就是看在研的實力。

首先,線上的腫瘤創新藥,像津優力、多美素都是未來可期的黑馬品種。多美素(鹽酸多柔比星脂質體)在2016年,將相應專利授權到以色列,是繼恩必普專利授權境外後的第二個產品。2017年前三季度實現3.64億港元的營收,同比增長48%(排除匯率影響),是個潛在的10億級產品。

津優力作為國內首個長效粒細胞集落刺激因數(PEG-rhG-CSF),2012年上市,到目前國內也僅有石藥和齊魯製藥兩家在做。參考國外的產品增速,國內的增量市場還是巨大的。2017年津優力在廣度和深度都有所開發,除了進一步覆蓋新開發的醫院,學術推廣的活動會議也在增加,2017年前三季度的增速已經達到168%,增速強勁。且公司的腫瘤銷售團隊在快速的增長中,從2015年的200人左右,增長到2016年底的470人,預計2017年可達到接近700人,今年一些代理商做不好的區域,石藥也將其收回來,自建團隊進行銷售,有恩必普成功的銷售經驗在前,石藥自身的銷售能力是不容置疑的,再加上2017年10月新醫保落地實施,對於津優力來說,還有很大的釋放空間,相信今年會有更顯著的體現。

在售的產品成長潛力無限,在研更是值得期待。

石藥的研發能力,看看恩必普,就知道是毋庸置疑的。十多年前在石藥的轉型初期,就培育了一批研發人才,比如李春雷博士團隊,李博士團隊所搭建的脂質體技術平臺就是石藥目前的六大關鍵技術平臺之一,2016年,阿黴素脂質體銷售額突破3億元。除此之外,石藥的研發團隊已經擴張到1500餘人,超過500名碩士、博士、海歸人才,以及3名"千人計畫"學者,覆蓋包括心腦血管、精神神經、抗感染和內分泌代謝類等領域的研發。

有了好的隊伍,自然有好的佈局。石藥現在在研的藥品已經超過170個,其中1類新藥就有18個,仿製藥104個,美國ANDA品種18個,2018年ANDA預計可以獲批2個。

最為關注的紫杉醇白蛋白,恒瑞雖然跟石藥都是一梯隊的,但從現在申報速度來看,石藥還是搶先一步。而要知道,率先上市,有著首仿和價格的優勢,領先搶佔市場。

研究所方面,石藥除了在石家莊的生物所,在美國加州得德克薩斯州還有新澤西州成立了3個研發中心,主要進行抗體藥物新靶點篩選、前期研究,以及抗體藥物的細胞和工藝技術開發,還有抗體定點偶聯技術,接著中國研發中心再重點對這些產品進行產業化放大和生產和雙特異抗體研究,除了小分子化藥的部分,看的出石藥在生物藥的研發投入也在不斷加大。

✦ 結語

就在2017年11月,石藥將管理層的持股平臺進行了分拆,董事長與高管的持股權益分離,管理人員持6.78%的股權,董事長蔡先生持22.89%,管理層的持股平臺直接持股,管理人員的利益得到更為直接的體現,對股東來說,更是與管理人員的利益形成了高度的一致,這不僅對公司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同時也更好保障了小股東的權益。

隨著老齡化的加速,未來對醫藥的需求還將持續的增長,在大環境利好的情況下,石藥的暢銷品種都在穩健的增長,在研的速度也都在預期之內,確定性與成長性相結合,好的佈局又有好的團隊來執行,再加上恩必普的錦上添花,石藥集團未來的成長空間值得期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