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國時期真正頂級的山東籍謀士,只有這五位,其餘都微不足道

齊魯大地山東, 一向以人才輩出著稱。 在三國時代, 亦是如此。 事實上, 紛爭不止的三國時期, 更像是一個謀士大放異彩的絕佳時期。

而山東籍謀士, 在這一時期可謂是璀璨耀眼, 光彩奪目。 根據《三國志》等相關史料的記載, 三國時期最為頂級的山東籍謀士, 當屬以下五位:

第一位:諸葛亮

字孔明, 號臥龍, 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 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和軍事家。

他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 諸葛玄死後, 諸葛亮就在隆中耕種。 後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 並輔佐劉備建立蜀漢。 蜀漢建立後, 諸葛亮被封為丞相、武鄉侯, 對內撫百姓, 示儀軌, 約官職, 從權制, 開誠心, 布公道, 對外聯吳抗魏, 為實現興複漢室的政治理想, 數次北伐, 但都無果而終。

歷史已經證明:諸葛亮的一生, 是才華橫溢的一生, 也是為蜀漢政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一生。 他的謀略才智, 令世人佩服, 令後人敬仰。 毫無疑問,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山東籍謀士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第二位:程昱

字仲德, 兗州東郡東阿(今山東東阿)人, 東漢後期至三國時期曹魏謀士、名臣。

初平三年(192年), 他被曹操征辟為壽張令, 從此為其出謀獻策、征戰四方。 曹操征徐州時, 程昱與荀彧留守後方, 阻呂布、陳宮大軍, 保住三城, 因功受封為東平相, 屯于範縣。

曹操將漢獻帝遷往許都後,

任命程昱為尚書, 後又為東中郎將, 領濟陰太守, 都督兗州事宜。 討平袁譚、袁尚後, 拜為奮武將軍, 封安國亭侯。 黃初元年(220年), 曹丕代漢稱帝, 拜程昱為衛尉, 進封安鄉侯。 同年逝世, 享年八十歲, 曹丕亦為之流涕, 追贈車騎將軍, 諡曰肅侯。

事實上, 縱觀程昱一生, 為曹魏政權屢獻奇策, 功績頗豐。 他的非凡才智, 無疑是三國時期諸多山東籍謀士中的佼佼者。

第三位:諸葛瑾

字子瑜,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三國時期吳國重臣、重要謀士,諸葛亮之兄,諸葛恪之父。

建安五年(西元200年),諸葛瑾因中原戰亂而避亂江東。孫權的姊婿曲阿弘諮遇見諸葛瑾,對其才華感到驚奇,向孫權推薦,與魯肅等一起為賓待。值得一提的是,諸葛瑾與步騭、嚴畯關係親密。建安六年(西元201年),三人一起遊歷吳中各地,逐漸聲名顯赫,齊名被稱為當世的英傑俊才,諸葛瑾其後又擔任過海鹽縣長。後為孫權長史,轉中司馬。

由於諸葛瑾為人胸懷寬廣,溫厚誠信,故而得到孫權的深深信賴,稱為“神交”,並努力緩和蜀漢與東吳的關係。建安二十五年(西元220年),呂蒙病逝,諸葛瑾代呂蒙領南郡太守,駐守公安。孫權稱帝后,諸葛瑾官至大將軍,領豫州牧。

事實上,諸葛瑾的一生,為吳蜀聯盟的建立和鞏固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的卓越才能,同樣令人佩服。

第四位:董昭

字公仁,濟陰定陶(今山東定陶)人。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曹魏初年謀士、重臣,曹魏的開國元勳。

董昭年輕時被舉為孝廉,後擔任袁紹帳下參軍,多有戰功。但是袁紹聽信讒言,董昭不得已離開袁紹投奔張楊。張楊率軍迎接漢獻帝時,董昭隨行,並拜為議郎。後與曹操在洛陽相見,又建議曹操將漢獻帝迎接到許昌。自此,董昭成為曹操的謀士。

建安年間(西元198年),董昭歷任河南尹、冀州牧、徐州牧、魏郡太守等職,多有功勞,深受曹操器重。需要指出的是,曹操受封魏公、魏王的謀劃都是出自董昭之手。曹丕繼魏王位後,董昭任將作大匠。曹丕稱帝后,升任大鴻臚。此後先後擔任侍中、太常、光祿大夫、太僕等重要職位。

事實上,董昭的謀略水準在曹魏政權足與程昱、郭嘉、劉曄、蔣濟等人相提並論。因此,陳壽在《三國志》當中評價其為:“程昱、郭嘉、董昭、劉曄、蔣濟才策謀略,世之奇士。”

第五位:華歆

字子魚,平原高唐(今山東聊城高唐縣)人。漢末魏初時著名謀士,曹魏重臣。

華歆早年拜太尉陳球為師,與盧植、鄭玄、管寧等為同門,又與管甯、邴原共稱一龍,華歆為龍頭。漢靈帝時華歆被舉為孝廉,任郎中,因病去官。又被何進徵召為尚書郎。後任豫章太守,甚得民心。孫策破劉繇後,華歆舉豫章降,被奉為上賓。

官渡之戰時,華歆被曹操征為議郎,參司空軍事。後入為尚書,轉侍中,又代荀彧為尚書令。曹操討孫權,以華歆為軍師,後為魏王國御史大夫。曹丕即王位,拜華歆為相國,封安樂鄉侯。曹丕代漢建魏,改相國為司徒。魏明帝即位,華歆代鐘繇為太尉,晉封博平侯。可以說,華歆見識過人,而又清正廉潔,實有國士之風,堪稱高風亮節。

由上觀之,上述五位山東籍謀士,個個才智出眾,個個計策百出。歷史已經證明:他們是三國時期的頂級謀士,也是山東地區最為傑出的三國人物。

字子瑜,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三國時期吳國重臣、重要謀士,諸葛亮之兄,諸葛恪之父。

建安五年(西元200年),諸葛瑾因中原戰亂而避亂江東。孫權的姊婿曲阿弘諮遇見諸葛瑾,對其才華感到驚奇,向孫權推薦,與魯肅等一起為賓待。值得一提的是,諸葛瑾與步騭、嚴畯關係親密。建安六年(西元201年),三人一起遊歷吳中各地,逐漸聲名顯赫,齊名被稱為當世的英傑俊才,諸葛瑾其後又擔任過海鹽縣長。後為孫權長史,轉中司馬。

由於諸葛瑾為人胸懷寬廣,溫厚誠信,故而得到孫權的深深信賴,稱為“神交”,並努力緩和蜀漢與東吳的關係。建安二十五年(西元220年),呂蒙病逝,諸葛瑾代呂蒙領南郡太守,駐守公安。孫權稱帝后,諸葛瑾官至大將軍,領豫州牧。

事實上,諸葛瑾的一生,為吳蜀聯盟的建立和鞏固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的卓越才能,同樣令人佩服。

第四位:董昭

字公仁,濟陰定陶(今山東定陶)人。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曹魏初年謀士、重臣,曹魏的開國元勳。

董昭年輕時被舉為孝廉,後擔任袁紹帳下參軍,多有戰功。但是袁紹聽信讒言,董昭不得已離開袁紹投奔張楊。張楊率軍迎接漢獻帝時,董昭隨行,並拜為議郎。後與曹操在洛陽相見,又建議曹操將漢獻帝迎接到許昌。自此,董昭成為曹操的謀士。

建安年間(西元198年),董昭歷任河南尹、冀州牧、徐州牧、魏郡太守等職,多有功勞,深受曹操器重。需要指出的是,曹操受封魏公、魏王的謀劃都是出自董昭之手。曹丕繼魏王位後,董昭任將作大匠。曹丕稱帝后,升任大鴻臚。此後先後擔任侍中、太常、光祿大夫、太僕等重要職位。

事實上,董昭的謀略水準在曹魏政權足與程昱、郭嘉、劉曄、蔣濟等人相提並論。因此,陳壽在《三國志》當中評價其為:“程昱、郭嘉、董昭、劉曄、蔣濟才策謀略,世之奇士。”

第五位:華歆

字子魚,平原高唐(今山東聊城高唐縣)人。漢末魏初時著名謀士,曹魏重臣。

華歆早年拜太尉陳球為師,與盧植、鄭玄、管寧等為同門,又與管甯、邴原共稱一龍,華歆為龍頭。漢靈帝時華歆被舉為孝廉,任郎中,因病去官。又被何進徵召為尚書郎。後任豫章太守,甚得民心。孫策破劉繇後,華歆舉豫章降,被奉為上賓。

官渡之戰時,華歆被曹操征為議郎,參司空軍事。後入為尚書,轉侍中,又代荀彧為尚書令。曹操討孫權,以華歆為軍師,後為魏王國御史大夫。曹丕即王位,拜華歆為相國,封安樂鄉侯。曹丕代漢建魏,改相國為司徒。魏明帝即位,華歆代鐘繇為太尉,晉封博平侯。可以說,華歆見識過人,而又清正廉潔,實有國士之風,堪稱高風亮節。

由上觀之,上述五位山東籍謀士,個個才智出眾,個個計策百出。歷史已經證明:他們是三國時期的頂級謀士,也是山東地區最為傑出的三國人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