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寶貝被當成廢紙處理,裝了數千麻包,事後被人發現,價值能抵萬金

中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家, 在數千年的歷史中, 勤勞的中華兒女創造了無數財富, 但因為動亂、王朝更替等各種因素, 很多珍寶都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不過, 隨著時間的流逝, 很多珍寶還是浮現在了人們的面前,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這樣的故事, 一些寶貝被當成廢紙處理, 這些所謂的“廢紙”裝了八千麻包, 後來這些“廢紙”被人發現, 它的價值能抵萬金。

故事回到民國時期, 我們知道民國時期是一個燦爛的年代, 在這個年代裡, 中國出現了無數才子佳人, 雖然當時的社會比較動亂, 但是當時的文化、教育等事業是比較發達的。

特別是民國的教育, 我們從當時很多大才的工資上就能夠看出來, 今天我們的故事就和民國有關係, 這件事情可以說是一個很大的鬧劇。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 北洋政府因為財政比較困難, 於是準備把一些比較沒用的“廢紙”賣掉,

當時北洋政府把這些不值錢的“廢紙”裝了八千麻包。

這也就是後來比較出名的八千麻袋事件, 不過就在北洋政府準備賣這些“廢紙”的時候, 他們的舉動遭到了一個叫羅振玉的人的反對。

我們知道, 和歷史史料比起來, 很多文物的價值都是稍差一點的,

特別是記錄一個朝代的史料, 在歷史學家的眼裡, 這些東西比任何東西都值錢。

因為史料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個王朝的記憶, 而北洋政府賣掉的那八千麻包“廢紙”就是非常珍貴的史料。

明清時期, 有一個非常大的檔案庫, 在這個檔案庫內,

有當時的各種皇帝詔書, 大臣奏章, 還有皇帝妃子的資料記錄, 因為受到動亂的影響, 當時很多珍貴的檔案都被付之一炬了, 不過還留下來很多

民國時期, 因為北洋政府財政艱難, 於是便決定用四千銀元將這些是史料賣給商人, 當時北洋政府也不知道這些資料的價值, 於是便把這些史料裝了八千麻袋, 要一手將他們賣出去。

羅振玉知道這件事其後, 感到非常吃驚, 於是他用自己一萬兩千銀元全部買了下來, 雖然羅振玉花費了很多錢, 但是在他看來, 這筆花費是非常值得的, 他堅定自己的信念, 這些東西將來一定會有很大作用。

後來, 羅振玉手頭也比較緊, 他決定將這些東西出售給志同道合的人, 於是他用一萬六千銀元賣給了一個叫李勝鐸的人, 從此這些史料就到了李勝鐸的手裡。

1929年, 中央研究院的人知道了李勝鐸手中的這些史料, 於是研究院花費了一萬八千塊銀元將這些史料全部買了過來。

就這樣這筆在民間轉了近十年的史料, 最後到了到了公家的手裡。 我們知道,後來的中國依舊是動盪不斷,因此這些明清檔案庫中的史料並沒有得到很好的保存。

在戰亂時期,這筆史料又損失了很多,昔日的八千麻包史料也所剩無幾,對很多人來說,特別是歷史學家來說,這種損失是非常可惜的。

我們知道,後來的中國依舊是動盪不斷,因此這些明清檔案庫中的史料並沒有得到很好的保存。

在戰亂時期,這筆史料又損失了很多,昔日的八千麻包史料也所剩無幾,對很多人來說,特別是歷史學家來說,這種損失是非常可惜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