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出軌,不過是一場掙扎在中年叛逆期的自我對抗

1

▎日劇《晝顏》裡, 住著漂亮別墅, 擁有兩個迷人孩子的利佳子, 不滿平淡無趣的婚姻生活, 為了尋求刺激, 玩下午三點的婚外戀情, 多方幾敗內傷之後, 最後的結局, 是利佳子回去繼續做家庭主婦。

名利場中的人妻出軌, 不過是一場流量的狂歡, 婚姻裡, 哪有真正的贏家呢?

37歲的中年少女李小璐, 出軌跨界萌新小奶狗的PGone, 賈乃亮深夜發聲, 深情背鍋, 一場與時俱進的現實版《晝顏》。

婚姻裡, 到處都是寫好的劇本, 鐵打的劇情, 流水的演員。

談什麼傷害,又談什麼卑微?有能力給予愛的一方,永遠是更強大的一方,可退可守,還問心無愧。只是可憐見兒的,已經明白事兒的小甜馨,要怎麼去消化這一大波來自成人世界的喧鬧。

都說成長要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蛻變,經過殘酷的青春期,還要在成年後,經歷社會的千錘百煉。那婚姻呢?這個看似自我閉環的世界,就是一錘子買賣,不容有失?

如果答案是:不,婚姻也是歷練,是成長的一環。出軌了?當然是原諒啊。那麼,婚姻中的底線,維持婚姻平衡的關鍵,究竟在哪裡?

明星,同樣是塵世中的食色男女,誘惑更多,矛盾更集中而已。

事實是,現實生活中,剛步入婚姻不久的80後,體驗感也並不算太佳。

有報導說,1980年到1989年出生的人,正在成為中國離婚人群的主力,最近一次人口普查顯示,這個群體約為2.2億。

“80後不是離婚了,就是正走在離婚的路上。”

畢竟跟明星相比,普通80後的離婚成本,要低得多。

2

▎可是,為什麼會這樣?

《失戀33天》裡有句臺詞:

- 我們那個年代的人,對待婚姻就像冰箱,壞了就反復地修,總想著把冰箱修好。不像你們現在的年輕人,壞了就總想換掉。-

到底為什麼會這樣?

衣食無憂的年代,我們對婚姻品質的要求更高了唄。

意識覺醒的時代,“自我”這個東西,是在而立之年,才不期而遇。

這一遇,便是電光火石。

悲劇的是,“自我”,它不是隨著我們這代人出生就有,不是長在我們的骨子裡,而是與我們錯過了整整一個童年,甚至還有青少年時期。

大概從我懂事開始,我媽媽最神經緊繃的,就是我回家晚。除了學習,她最大的心願,就是我不要走歪了,要做個有教養的乖乖女,其餘的,都是更高要求了。

從高中開始,她每天要幹的一件事,就是坐在家裡客廳的沙發上,盯著牆上那面鐘,數著我回家的點。晚一分鐘,都要解釋,幹嘛去了,跟誰一塊。

家裡接到男生打來的電話,就像在做賊,餘光裡,媽媽那張已經拉到地上的臉,就像一卦早已撥通了110的電話,不停在一旁發射警報。十幾年後的今天,依然餘音繞梁。

《十七歲的雨季》和《流星花園》絕對是荼毒思想的不良電視劇,禁看,必須的,沒得說。

我們這代80後,有多少人不是青春期時,根本不知道叛逆為何物?有多少人不是等到上大學了,才開始學習怎麼跟男生相處?等到了30歲,最大的困惑就是自我。

於是,姍姍來遲的叛逆期,就來得特別的猛,特別的奮不顧身。如果正好是發生在家庭圓滿的中年,那就真的悲劇了。

3

▎雖然是童星出道,李小璐無疑是被過度保護的那個。出道以後,有人脈甚廣的媽媽,為她出道鋪路,為她挑劇本、挑劇組。

優渥的背景,讓她有底氣對令自己不爽的一切say no,包括,對她主演的電影《天浴》裡,那個裸露的背影,頗詞至今。要知道,這部電影可是開啟她演藝生涯的巔峰之作。多少平凡女孩,求而不得。

而那個裸露的背影,還只是個替身。

娛樂圈裡,只怕是再找不出一個,敢對陳沖這位一代ICON如此桀驁的晚輩了。

李小璐出道不久,就屢屢爆出她放劇組鴿子,不負責任的行為,不怕啊,有爸爸幫她擋著。

賈乃亮從來不是她的Mr. Right,不過是她完滿人生的合理化組合。

可完滿意味著無趣。有完美老公,和可愛孩子做穩定家庭支撐,有個會賺錢的媽媽做經濟支撐,想來想去,自己能幹嘛呢?

電視劇《晝顏》

李小璐實際上是有演戲天賦的,可有天賦不代表這是她追求的,或者說是她認可的“自我”。她偏偏不是那麼愛演戲,只想做個玩票的第二。

那最大的愛好,那只能是玩,放肆地玩。組流沙體質的“泰迪姐妹團”,迷戀紅不過一集的韓國偶像天團,一邊習慣被人寵著,一邊尋求著新的刺激,不停試探規則的邊界,不停尋找那個“酷”的“自我”。

責任感是什麼?你們想多了!

遇到道德責任感只能存活於地下的PGone,不瘋狂不玩火才是稀奇。

4

▎從小條件越優渥,被保護得越好的女孩,少女心越重,走進婚姻後,越容易失去重心,出軌的可能性,確實更大。

這跟婚姻中,很多玩心更重的大男孩,更容易出軌,是一個道理。

電視劇《晝顏》

這一類人,都屬於對生活,對婚姻的參與太少。參與少了,牽腸掛肚就會少,擔心害怕的就會很少,對成本的計較,更是沒有概念。畢竟,他們的眼中,除了萌芽的自我,生活中一切早已唾手可得,也已沒有什麼值得用盡全力去爭取的了。

責任感,自然是無從談起。

我身邊有很極端的例子,有個朋友的老公,單位組織西藏遊,去一圈回來後,皈依佛門了。我朋友抱著剛出生不久的老二,苦苦哀求,還是絲毫動搖不了他老公勘破紅塵的心。

我朋友死活想不通是為什麼,家庭美滿幸福,剛買了第三套房,無房貸壓力。她眼淚流盡的崩潰,講出來,卻怎麼聽都像個……笑話!

和平年代的婚姻,最怕的,就是疲軟期碰上叛逆期啊喂朋友們。

怎麼做,才能在那顆想要放飛的心,和漸漸疲憊的生活中找到平衡?

沒有辦法的呀,因為疲憊也是生活的常態啊。就像婚姻,從來不是誰的救世主,不過是我們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

而人生原本就是如此。

可是比較起來,在安逸裡揮霍真心,真不如在平淡裡活出承擔啊!

我們是摩爸摩媽們

一群堅持為孩子們產出

有價值有態度的兒童文化的爸爸媽媽

這是一個開放的平臺

我們和孩子就是這兒的絕對主角

談什麼傷害,又談什麼卑微?有能力給予愛的一方,永遠是更強大的一方,可退可守,還問心無愧。只是可憐見兒的,已經明白事兒的小甜馨,要怎麼去消化這一大波來自成人世界的喧鬧。

都說成長要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蛻變,經過殘酷的青春期,還要在成年後,經歷社會的千錘百煉。那婚姻呢?這個看似自我閉環的世界,就是一錘子買賣,不容有失?

如果答案是:不,婚姻也是歷練,是成長的一環。出軌了?當然是原諒啊。那麼,婚姻中的底線,維持婚姻平衡的關鍵,究竟在哪裡?

明星,同樣是塵世中的食色男女,誘惑更多,矛盾更集中而已。

事實是,現實生活中,剛步入婚姻不久的80後,體驗感也並不算太佳。

有報導說,1980年到1989年出生的人,正在成為中國離婚人群的主力,最近一次人口普查顯示,這個群體約為2.2億。

“80後不是離婚了,就是正走在離婚的路上。”

畢竟跟明星相比,普通80後的離婚成本,要低得多。

2

▎可是,為什麼會這樣?

《失戀33天》裡有句臺詞:

- 我們那個年代的人,對待婚姻就像冰箱,壞了就反復地修,總想著把冰箱修好。不像你們現在的年輕人,壞了就總想換掉。-

到底為什麼會這樣?

衣食無憂的年代,我們對婚姻品質的要求更高了唄。

意識覺醒的時代,“自我”這個東西,是在而立之年,才不期而遇。

這一遇,便是電光火石。

悲劇的是,“自我”,它不是隨著我們這代人出生就有,不是長在我們的骨子裡,而是與我們錯過了整整一個童年,甚至還有青少年時期。

大概從我懂事開始,我媽媽最神經緊繃的,就是我回家晚。除了學習,她最大的心願,就是我不要走歪了,要做個有教養的乖乖女,其餘的,都是更高要求了。

從高中開始,她每天要幹的一件事,就是坐在家裡客廳的沙發上,盯著牆上那面鐘,數著我回家的點。晚一分鐘,都要解釋,幹嘛去了,跟誰一塊。

家裡接到男生打來的電話,就像在做賊,餘光裡,媽媽那張已經拉到地上的臉,就像一卦早已撥通了110的電話,不停在一旁發射警報。十幾年後的今天,依然餘音繞梁。

《十七歲的雨季》和《流星花園》絕對是荼毒思想的不良電視劇,禁看,必須的,沒得說。

我們這代80後,有多少人不是青春期時,根本不知道叛逆為何物?有多少人不是等到上大學了,才開始學習怎麼跟男生相處?等到了30歲,最大的困惑就是自我。

於是,姍姍來遲的叛逆期,就來得特別的猛,特別的奮不顧身。如果正好是發生在家庭圓滿的中年,那就真的悲劇了。

3

▎雖然是童星出道,李小璐無疑是被過度保護的那個。出道以後,有人脈甚廣的媽媽,為她出道鋪路,為她挑劇本、挑劇組。

優渥的背景,讓她有底氣對令自己不爽的一切say no,包括,對她主演的電影《天浴》裡,那個裸露的背影,頗詞至今。要知道,這部電影可是開啟她演藝生涯的巔峰之作。多少平凡女孩,求而不得。

而那個裸露的背影,還只是個替身。

娛樂圈裡,只怕是再找不出一個,敢對陳沖這位一代ICON如此桀驁的晚輩了。

李小璐出道不久,就屢屢爆出她放劇組鴿子,不負責任的行為,不怕啊,有爸爸幫她擋著。

賈乃亮從來不是她的Mr. Right,不過是她完滿人生的合理化組合。

可完滿意味著無趣。有完美老公,和可愛孩子做穩定家庭支撐,有個會賺錢的媽媽做經濟支撐,想來想去,自己能幹嘛呢?

電視劇《晝顏》

李小璐實際上是有演戲天賦的,可有天賦不代表這是她追求的,或者說是她認可的“自我”。她偏偏不是那麼愛演戲,只想做個玩票的第二。

那最大的愛好,那只能是玩,放肆地玩。組流沙體質的“泰迪姐妹團”,迷戀紅不過一集的韓國偶像天團,一邊習慣被人寵著,一邊尋求著新的刺激,不停試探規則的邊界,不停尋找那個“酷”的“自我”。

責任感是什麼?你們想多了!

遇到道德責任感只能存活於地下的PGone,不瘋狂不玩火才是稀奇。

4

▎從小條件越優渥,被保護得越好的女孩,少女心越重,走進婚姻後,越容易失去重心,出軌的可能性,確實更大。

這跟婚姻中,很多玩心更重的大男孩,更容易出軌,是一個道理。

電視劇《晝顏》

這一類人,都屬於對生活,對婚姻的參與太少。參與少了,牽腸掛肚就會少,擔心害怕的就會很少,對成本的計較,更是沒有概念。畢竟,他們的眼中,除了萌芽的自我,生活中一切早已唾手可得,也已沒有什麼值得用盡全力去爭取的了。

責任感,自然是無從談起。

我身邊有很極端的例子,有個朋友的老公,單位組織西藏遊,去一圈回來後,皈依佛門了。我朋友抱著剛出生不久的老二,苦苦哀求,還是絲毫動搖不了他老公勘破紅塵的心。

我朋友死活想不通是為什麼,家庭美滿幸福,剛買了第三套房,無房貸壓力。她眼淚流盡的崩潰,講出來,卻怎麼聽都像個……笑話!

和平年代的婚姻,最怕的,就是疲軟期碰上叛逆期啊喂朋友們。

怎麼做,才能在那顆想要放飛的心,和漸漸疲憊的生活中找到平衡?

沒有辦法的呀,因為疲憊也是生活的常態啊。就像婚姻,從來不是誰的救世主,不過是我們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

而人生原本就是如此。

可是比較起來,在安逸裡揮霍真心,真不如在平淡裡活出承擔啊!

我們是摩爸摩媽們

一群堅持為孩子們產出

有價值有態度的兒童文化的爸爸媽媽

這是一個開放的平臺

我們和孩子就是這兒的絕對主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