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這部電影號稱2017年度最佳青春片、爛番茄指數高達99%

昨日第75屆金球獎頒獎典禮剛剛落幕, 最吸引眼球的, 是23歲的妹子西爾莎·羅南憑藉在電影《伯德小姐》中的精彩表現, 拿下了音樂/喜劇類的最佳女主角。

同時, 《伯德小姐》也獲得了音樂/喜劇類的最佳影片。

附上一張《伯德小姐》全家福

這部電影有多厲害呢?

被稱為爛番茄(美國著名影評網站)有史以來得分最高的影片, 爛番茄程度高達99%。 (爛番茄指數越高, 說明電影口碑越好)

專業影評人網站metacritic也給出了94的高分!

除了高評價, 高口碑, 《伯德小姐》也斬獲了各大國際電影節上的獎項。

從評論家選擇獎到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 名副其實地拿獎到手軟。

特別是作為奧斯卡風向標之一的哥譚獨立電影獎, 《伯德小姐》一片獲得了最佳女主角、最佳劇本、最佳突破三大提名, 羅南妹子同樣也拿下了哥譚獎的最佳女主。

這部聚焦高中女生青春成長故事的電影, 究竟有何魅力

伯德小姐

Lady Bird

伯德小姐, 其實是英文「Lady Bird」的直譯, 這也是女主不滿父母給自己取得名字後, 硬是為自己取了個新名字。

無論是向父母, 還是新認識的朋友介紹自己時, 她都會著重強調這個名字。

對它的執念甚至達到了, 必須把公告欄上自己的原名劃掉, 用原子筆重新寫上「Lady Bird」。

伯德在教會高中上學,但她並不喜歡這樣的生活環境,也不喜歡自己長大的這座城市。

她只希望能夠考到東海岸,能夠到紐約上大學。

但這僅僅只是她的想法罷了。

伯德家境並不富裕,父親有著長期的抑鬱症,面臨失業;

哥哥雖然畢業名校卻還沒有正式工作,在超市當收銀;

全家的大部分收入支撐要依靠母親在精神病院一天上兩個班來生活。

即便如此,伯德還是希望能靠自己申請獎學金,來實現遠走故鄉的願望。

現實得不僅僅是她的家庭狀況,還有她的學習成績。

母親希望伯德能夠上所社區大學就好,不必走太遠。

伯德與母親的矛盾,充斥著她們的生活。

前一秒兩人可能還在真摯的聽著收音機,下一秒與母親拌嘴的伯德可能就會從車上跳下去。

你會從母女倆的相處中,發現無數青春期的孩子與父母間出現問題的相似場景。

母親帶伯德買衣服,問伯德是不是累了,如果累了可以去旁邊坐著。

伯德說「不累」。

母親便說,「那你好好走路成嗎?別拖著行嗎?」

兩人又因此爭執了起來。

母親覺得伯德只思考自己想要做的事,不懂得顧全整個家庭;

伯德覺得母親總挑自己的刺,從未喜歡過自己。

即便母親常說:「我當然愛你」,但當伯德問她:「那你喜歡我嗎?」

母親愣住了,沒有回答,她把話題轉向了別的地方。

她說:「我希望......你可以努力成為那個最好的你」。

接著伯德說了句,彩娘覺得十分戳心的話:

「如果這已經是最好的我呢?」

當伯德說出這句話時,瞬間令我想起了自己的青春歲月。

是啊,在那個叛逆、追逐自我的時期,我們都渴望被人喜愛、被人關注。

包括我們的父母,同學,還有心儀的那個人。

伯德除了與父母鬧矛盾,在青春期的愛情中也是十分大膽。

出現在她悸動懵懂時期的啟蒙男孩,是與伯德一同演出音樂劇的同學,丹尼。

兩人一起演音樂劇,看星星,參加丹尼奶奶的派對,可以說這對小情侶之間十分甜蜜惹~

伯德把初吻也獻給了他,但最後卻發現丹尼是gay。

這對伯德而言,打擊太大了。這可是她生命中愛上的第一個男孩。

但青春期的癒合能力不就是超強的嗎?

不久後,伯德就遇見了生命裡的第二個男孩,凱爾。

凱爾的扮演者,就是最近憑藉《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大紅的小甜茶蒂莫西·柴勒梅德

甜茶在《伯德小姐》中扮演的富二代凱爾,大多時候在閱讀,偶爾參加樂隊。

千萬別被他這一臉的單純給騙了,凱爾在隱瞞了自己不是處男之身的情況下,與伯德發生了關係。

當伯德以為兩人都是第一次時,她感到無比的甜蜜。

但事後,她聽到凱爾說,他記不得自己跟多少個女生睡過了???拜託,你才高中生欸!

簡直就是大寫的懵逼。

伯德就這樣在17歲時,把自己的初吻和初夜獻了出去。

青春期的躁動不安,讓我們不斷想要探知未知的事物、未知的世界,對一切充滿好奇,無畏恐懼。

如此叛逆、憤怒、不羈的歲月,不過是想要成全一個最自我的夢。

離開父母、離開家鄉、離開從小熟悉的街道商店,就一定是最好的嗎?

17歲的伯德並不明白,為什麼母親執意要她報讀那所離家只有半小時車程的大學。

她也不明白為什麼母親老是把養育自己的艱辛掛在嘴邊。

甚至她會對母親吼道:

給我一個數字

養大我到底要花多少錢

我會長大然後賺很多錢

把我欠你的用一張支票還乾淨

這樣我就再也不用跟你說話

這些話,會出現在99%有青春期孩子的日常家庭中。

父母對孩子的養育不是用金錢、數字能夠計算,也不是孩子能夠用一張支票就償還清的。

但那時候的我們都不懂,心裡裝的最多得不過是自我。

伯德只盼望著18歲能夠早點到來,希望能夠靠獎學金,讀上偷偷申請的紐約的大學。

18歲的第一天,伯德就去商超買了一包駱駝煙和火機、一張彩票、一本花花女郎雜誌。

我們亟不可待地想要證明自己長大成人,能夠為自己負責。

但這些超齡的行為、外在的附屬品,不過是用來掩蓋自我的一切偽裝。

17歲時,我們想要的自由究竟是什麼?

我想這個問題的答案,在伯德往後的人生中,她會尋找到。

伯德在父親的幫助下,如願以償的去到紐約上大學,但這真的是她逃離家鄉、脫離父母後想要得到的嗎?

一夜宿醉後,她從醫院醒來,詢問路人今天周幾。

她走到附近的教堂,在教堂前給家裡打了電話。

在這陌生的城市裡,她發現睜眼醒來後身旁是一片寧靜。沒有父母,沒有熟識的朋友,沒有任何屬於她的氣息與歸屬感。

17歲那年伯德拼命想要放開的東西,卻在成年後想要握得更緊,包括家人,包括她的姓名。

電影所呈現的那個真實卻又被逐漸遺忘的青春,提醒著長大後的我們,不忘初心,不忘來路。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導演格蕾塔·葛韋格的處女作。34歲的她,雖然是第一次執導,但在演戲方面已經有許多積累和經驗。

再看看這部電影的三個演員,羅南妹子1994年生,23歲3次提名金球獎,2次提名奧斯卡;

丹尼的扮演者盧卡斯·赫奇斯,1996年生,憑藉《海邊的曼徹斯特》提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凱爾的扮演者蒂莫西·柴勒梅德,1995年生,看過《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之後,就知道他有多棒了。

這才是真正的青春片,無論是在影片中,還是影片外,少年可期,青春無敵。

伯德在教會高中上學,但她並不喜歡這樣的生活環境,也不喜歡自己長大的這座城市。

她只希望能夠考到東海岸,能夠到紐約上大學。

但這僅僅只是她的想法罷了。

伯德家境並不富裕,父親有著長期的抑鬱症,面臨失業;

哥哥雖然畢業名校卻還沒有正式工作,在超市當收銀;

全家的大部分收入支撐要依靠母親在精神病院一天上兩個班來生活。

即便如此,伯德還是希望能靠自己申請獎學金,來實現遠走故鄉的願望。

現實得不僅僅是她的家庭狀況,還有她的學習成績。

母親希望伯德能夠上所社區大學就好,不必走太遠。

伯德與母親的矛盾,充斥著她們的生活。

前一秒兩人可能還在真摯的聽著收音機,下一秒與母親拌嘴的伯德可能就會從車上跳下去。

你會從母女倆的相處中,發現無數青春期的孩子與父母間出現問題的相似場景。

母親帶伯德買衣服,問伯德是不是累了,如果累了可以去旁邊坐著。

伯德說「不累」。

母親便說,「那你好好走路成嗎?別拖著行嗎?」

兩人又因此爭執了起來。

母親覺得伯德只思考自己想要做的事,不懂得顧全整個家庭;

伯德覺得母親總挑自己的刺,從未喜歡過自己。

即便母親常說:「我當然愛你」,但當伯德問她:「那你喜歡我嗎?」

母親愣住了,沒有回答,她把話題轉向了別的地方。

她說:「我希望......你可以努力成為那個最好的你」。

接著伯德說了句,彩娘覺得十分戳心的話:

「如果這已經是最好的我呢?」

當伯德說出這句話時,瞬間令我想起了自己的青春歲月。

是啊,在那個叛逆、追逐自我的時期,我們都渴望被人喜愛、被人關注。

包括我們的父母,同學,還有心儀的那個人。

伯德除了與父母鬧矛盾,在青春期的愛情中也是十分大膽。

出現在她悸動懵懂時期的啟蒙男孩,是與伯德一同演出音樂劇的同學,丹尼。

兩人一起演音樂劇,看星星,參加丹尼奶奶的派對,可以說這對小情侶之間十分甜蜜惹~

伯德把初吻也獻給了他,但最後卻發現丹尼是gay。

這對伯德而言,打擊太大了。這可是她生命中愛上的第一個男孩。

但青春期的癒合能力不就是超強的嗎?

不久後,伯德就遇見了生命裡的第二個男孩,凱爾。

凱爾的扮演者,就是最近憑藉《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大紅的小甜茶蒂莫西·柴勒梅德

甜茶在《伯德小姐》中扮演的富二代凱爾,大多時候在閱讀,偶爾參加樂隊。

千萬別被他這一臉的單純給騙了,凱爾在隱瞞了自己不是處男之身的情況下,與伯德發生了關係。

當伯德以為兩人都是第一次時,她感到無比的甜蜜。

但事後,她聽到凱爾說,他記不得自己跟多少個女生睡過了???拜託,你才高中生欸!

簡直就是大寫的懵逼。

伯德就這樣在17歲時,把自己的初吻和初夜獻了出去。

青春期的躁動不安,讓我們不斷想要探知未知的事物、未知的世界,對一切充滿好奇,無畏恐懼。

如此叛逆、憤怒、不羈的歲月,不過是想要成全一個最自我的夢。

離開父母、離開家鄉、離開從小熟悉的街道商店,就一定是最好的嗎?

17歲的伯德並不明白,為什麼母親執意要她報讀那所離家只有半小時車程的大學。

她也不明白為什麼母親老是把養育自己的艱辛掛在嘴邊。

甚至她會對母親吼道:

給我一個數字

養大我到底要花多少錢

我會長大然後賺很多錢

把我欠你的用一張支票還乾淨

這樣我就再也不用跟你說話

這些話,會出現在99%有青春期孩子的日常家庭中。

父母對孩子的養育不是用金錢、數字能夠計算,也不是孩子能夠用一張支票就償還清的。

但那時候的我們都不懂,心裡裝的最多得不過是自我。

伯德只盼望著18歲能夠早點到來,希望能夠靠獎學金,讀上偷偷申請的紐約的大學。

18歲的第一天,伯德就去商超買了一包駱駝煙和火機、一張彩票、一本花花女郎雜誌。

我們亟不可待地想要證明自己長大成人,能夠為自己負責。

但這些超齡的行為、外在的附屬品,不過是用來掩蓋自我的一切偽裝。

17歲時,我們想要的自由究竟是什麼?

我想這個問題的答案,在伯德往後的人生中,她會尋找到。

伯德在父親的幫助下,如願以償的去到紐約上大學,但這真的是她逃離家鄉、脫離父母後想要得到的嗎?

一夜宿醉後,她從醫院醒來,詢問路人今天周幾。

她走到附近的教堂,在教堂前給家裡打了電話。

在這陌生的城市裡,她發現睜眼醒來後身旁是一片寧靜。沒有父母,沒有熟識的朋友,沒有任何屬於她的氣息與歸屬感。

17歲那年伯德拼命想要放開的東西,卻在成年後想要握得更緊,包括家人,包括她的姓名。

電影所呈現的那個真實卻又被逐漸遺忘的青春,提醒著長大後的我們,不忘初心,不忘來路。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導演格蕾塔·葛韋格的處女作。34歲的她,雖然是第一次執導,但在演戲方面已經有許多積累和經驗。

再看看這部電影的三個演員,羅南妹子1994年生,23歲3次提名金球獎,2次提名奧斯卡;

丹尼的扮演者盧卡斯·赫奇斯,1996年生,憑藉《海邊的曼徹斯特》提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凱爾的扮演者蒂莫西·柴勒梅德,1995年生,看過《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之後,就知道他有多棒了。

這才是真正的青春片,無論是在影片中,還是影片外,少年可期,青春無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