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支招香港與內地影視合作 兩地業界人士籲發揮雙方人才優勢

中新社香港3月14日電 (記者 楊喆)目前, 內地和香港電影市場已密不可分, 兩地合拍項目在數量、品質和商業層面都取得不俗成績。 兩地業界人士14日在香港影視娛樂博覽的一場論壇中談及未來香港與內地影視合作, 希望兩地人才可以發揮各自優勢。

據介紹, 2016年, 內地香港合拍立項影片數量高達54部, 占全部合拍片的60%以上。 其中多部影片獲得口碑與票房的雙豐收。

北京電影學院管理學院院長吳曼芳就此指出, 近年來內地影院建設如火如荼, 不乏港資背景的影院管理公司;學術層面, 兩地交流愈加頻繁,

每年都有很多內地電影學院畢業生選擇到香港繼續深造, 也有許多香港學生到內地學習電影製作和拍攝。 不僅如此, 兩地在資本、演員、技術、設備、管理人才等方面的合作也在進一步加強, 不斷努力探索創新融合之路。

在兩地人才培養方面, 吳曼芳認為, 雙方有不同的特點, 近些年來內地多為學院派, 高等院校在發展過程中培養大批電影人才, 香港則是師徒制度。 雙方應加強交流合作, 相互借鑒。

UME國際影城集團董事長、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會長吳思遠指出, 合拍片讓香港打開很大市場, 內地電影製作人水準也得到提升, 這就是兩地合作的最好產物。 未來中國電影的管理層面更需培養職業人才, 很高興看到內地有這方面人才培養,

而在香港主要是靠經驗, 希望共同促進中國電影健康發展。

香港導演、編劇及製作人王晶表示, 內地電影人才較多, 香港在攝影、導演、編劇、演員等方面人才面臨缺乏的狀況, 一些香港知名演員年齡越來越大, 年輕一代未得到成長, 不利於香港影業的長遠發展。 一些內地演員在香港導演的作品中得到成長, 也期待內地專業院校、演藝公司和電視臺進一步挖掘和培養更多的香港人才。

吳曼芳指出, 目前內地在電影製作方面人才可能並不缺乏, 但在把電影從事業向產業轉化中, 內地迫切需要建立電影工業化體系, 在此過程中圍繞金融、法律等方面的跨界人才目前相對缺乏。 未來, 內地電影人才培養應在這方面有所拓展,

而香港則在此有自己的優勢。

“所以未來在兩地合作過程中, 雙方可以發揮出自己的優勢, 我想這樣對於華語電影將是一個促進。 ”吳曼芳說。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