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代總是會有貶官出任知州,哪來這麼多知州位子?

一般中央大員貶官才能做知州, 而且也不能說是貶官, 更多的是類似於政治鬥爭的交換, 因為知州或知府是職司名, 做了知州是真的有實權的一方大員。

真正要貶官, 都是團練副使之類的名義上的官職, 並無任何實缺的。 知州或知府也不一定管實務, 比如蘇軾曾知杭州, 啥事不幹, 整天飲酒作樂, 還說什麼修蘇堤, 屁咧, 全是杭州他手下其他官吏做的, 他根本就沒管。

還有一個更厲害的,

王安石, 他當年從京城離開去江寧府, 那可不是做知府哦, 那是叫做判江寧府。 府本來就比州高, 判更是最高級別的地方長官了, 同樣級別的還有判大名府的韓琦, 以及判西京禦史台的司馬光等。

這些判這判那的, 其實什麼都不判, 根本不做事的,

事情都是下面人做。 誰要敢向中央抱怨要讓他們做事, 反而還要挨板子。 這些都是國家重臣, 好容易休息一下, 你還敢用那些地方上的俗務去打擾他們?比如王安石在江寧, 整天就是爬山找和尚下棋, 司馬光在西京, 挖個地洞貓在裡面寫資治通鑒。 你讓他們上衙門去批文件打官司, 可能麼?還沒進就給你打出來。

知府也一樣, 中央下來的, 基本都做不了什麼事或根本不願做事, 只有那些真正在地方上到處遷調的地方官員, 才懂地方上的實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