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2018年樓市調控放鬆?這只是你的一廂情願

樓市調控放鬆?這只是你的一廂情願

最近有一種說法, 說2018年樓市調控放鬆的信號已經出現。

理由有三:自1月8日起, 蘭州對部分偏遠區域取消限購, 同時對部分區域實行限售, 並進一步強化價格備案制度。

1月5日, 合肥市國土局和物價局在回復群眾諮詢時表示, 商品住宅實行市場調節價, 由開發企業根據多種因素自主定價, 政府價格部門不得核定商品房價格。

於是, 有人認為, 這可能是2018年樓市調控放鬆的一個信號。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住建部住房政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顧雲昌向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表示,

樓市沒有全面放鬆的可能, 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總基調始終沒變。

中新社發 周長國 攝

樓市調控沒放鬆

那麼, 如何理解三地樓市的新政策?

先來看蘭州, 此次政策提到取消限購的區域主要在偏遠的郊區, 而部分熱點區域不僅嚴格限購,

還加碼了限售政策, 同時要求進一步強化價格備案制度。

易居研究院提供的一組資料顯示, 蘭州去庫存週期維持在17個月以上的水準。 而一般來說, 熱點城市若市場不錯, 去庫存週期可以降至12個月甚至8個月以下水準。

“所以, 蘭州嚴格收緊限購政策意義不大。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 對蘭州房地產市場來說, 過熱主要集中在市區, 而近郊區、遠郊區及郊縣庫存依然較高。

再來看合肥, 在調控放鬆的猜測出來後, 合肥國土局第一時間說明稱, 對群眾諮詢的回復內容, 被誤讀了。

正確的理解是, 2016年11月之前出讓的地塊不限價。 因為自2016年11月開始, 合肥對宅地實行了“限房價、限地價”的拍賣方式, 而在此之前,

並沒有上述要求。

雖然2016年11月之前的房子沒有明確限制價格, 但在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 不是用來炒的”要求下, 依然要接受“政府指導價”。

這個被稱為“二線城市四小龍”的城市, 並沒有放鬆樓市調控。

只不過, 相較於土地拍賣前的“限房價”, “政府指導價”更多是一種土地出讓後的約束方法。

最後來看南京, 對優秀人才放開限購條件, 是為了解決人才問題。 而在此之前, 武漢已出臺多項相關優惠政策。

顧雲昌認為, 從吸引人才方面調節, 這是明智的選擇。

因為, 調控政策的作用加上市場本身的變化, 部分城市樓市已恢復平穩。 國家統計局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顯示, 11月、10月南京同比價格均有下調。

但顧雲昌也強調, 調控政策不同於法律、法規,

它本身是一種短期行為, 可以根據市場的冷熱變化進行適當調整。

南京即屬於此類情況。

中新社發 周長國 攝

2018年樓市怎麼走

調控不放鬆, 2018年的樓市怎麼走?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 2018年將保持房地產調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權,

實行差別化調控。

差別化調控在2017年可見一斑。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資料顯示, 全國房地產調控政策發佈次數多達270次以上, 其中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多次發佈政策。

一城一策、一城多策成為上年樓市的一大特點。 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內容可見, 2018年將繼續實行差別化調控。

在顧雲昌看來, 像北京、上海這類重點城市, 一時還不會放鬆。 但具體到每個城市, 又有所不同, 如在調控政策相當嚴的地方, 採取一些鬆綁政策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畢竟, 在實際執行中, 房地產調控政策存在寬和嚴的問題。 他認為, 在嚴的情況下, 一步都不能行;在寬的情況下, 抬一抬手、抬一抬腳就過去了。

“調控政策隨著市場形勢的變化而進行調整, 這是合理的。”但顧雲昌也強調,調控政策並非房地產穩定的長久之計。

他認為,房地產調控要從需求側著力,轉為供給側改革。

以前,樓市調控的思維大多落在了需求側。鼓勵人們購房就增加補貼,增加貸款,減少稅費,甚至還給戶口、給工作。反之,限制購房,表現在政策層面如限貸、限購、限價、限售。

中新社發 宋誠林 攝

從需求側調節房地產市場,只是一個方面。

顧雲昌認為,調整土地結構,產品結構,提高產品品質,這是供給側思維,政府重視的還不夠。

“供給側不是調控能解決的,還要由改革來帶動。”顧雲昌說。

具體而言,在土地供應方面,適當改革土地供給制度,增加建設用地供應,增加住宅用地來源。例如,2017年13個試點城市已開展利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

在優化結構方面,針對各類需求實行差別化調控政策,滿足首套剛需、支持改善需求、遏制投機炒房。庫存仍然較多的部分三四線城市和縣城要繼續做好去庫存工作。

在提高產品品質方面,應避免千篇一律,在房屋的設計、產品、配套、技術上不斷變革,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國是直通車 張文絞)

這是合理的。”但顧雲昌也強調,調控政策並非房地產穩定的長久之計。

他認為,房地產調控要從需求側著力,轉為供給側改革。

以前,樓市調控的思維大多落在了需求側。鼓勵人們購房就增加補貼,增加貸款,減少稅費,甚至還給戶口、給工作。反之,限制購房,表現在政策層面如限貸、限購、限價、限售。

中新社發 宋誠林 攝

從需求側調節房地產市場,只是一個方面。

顧雲昌認為,調整土地結構,產品結構,提高產品品質,這是供給側思維,政府重視的還不夠。

“供給側不是調控能解決的,還要由改革來帶動。”顧雲昌說。

具體而言,在土地供應方面,適當改革土地供給制度,增加建設用地供應,增加住宅用地來源。例如,2017年13個試點城市已開展利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

在優化結構方面,針對各類需求實行差別化調控政策,滿足首套剛需、支持改善需求、遏制投機炒房。庫存仍然較多的部分三四線城市和縣城要繼續做好去庫存工作。

在提高產品品質方面,應避免千篇一律,在房屋的設計、產品、配套、技術上不斷變革,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國是直通車 張文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