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葉劍英父子書法:一個氣韻高古,一個初學顏柳、又學懷素

葉劍英(1897-1986)廣東梅縣人, 葉帥手跡, 從一個側面印記著他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矢志不渝、奮鬥不已的光輝歷程,

同時在藝術上表現出氣韻高古、沉著勁重等特點。

葉劍英為人有風趣, 談吐有文采, 詩也寫得蠻好。

葉劍英晚年寫的“攻城不怕堅,

攻書莫畏難。 科學有險阻, 苦戰能過關。 ”體現出其大將風範, 不畏艱難, 敢於挑戰, 不論是攻城作戰還是讀書與科學的鑽研, 只要吃得苦中苦, 好學不倦, 勤奮努力定能過關。

這首詩也可謂是家喻戶曉, 讀起來朗朗上口。 書法上用筆較為纖細、簡練,

但並不影響整體的氣勢。 很多的字形處理得非常險峻, 比如“科”、“過”、“關”等字, 但險峻之中又能找到平衡點, 可見葉帥深厚的書法功底。

葉帥的這幅作品落墨較重, 少有枯筆, 整幅字看上去格外的醒目, 極具精神。 本幅字上面部分較為茂密, 下面則相對比較疏朗,

葉帥巧妙的借助姓名款, 增強了下半部分的分量, 可見他對書法佈局早已胸有成竹, 大方從容。

葉帥的這幅作品題了上款, 正文內容比較簡練, 僅七個字, 但每個字看上去都是那麼有分量。 細細品來, 無論是剛勁有力的書法, 還是洶湧澎湃的書寫內容, 都給人一種莫大的鼓舞與激勵。

作品寫於1979年九月卅日,卅是三十的意思。這幅“祖國頌”既傳達了葉帥對過去的回顧與總結,又傳遞著對祖國的熱愛與前途繁榮昌盛的無限希冀。

葉劍英更多書法筆跡

值得一提的是,葉劍英的次子,解放軍原總政治部聯絡部部長葉選甯也是一位書法“高手”。

據說,葉選寧一歲抓周抓到一隻毛筆,從此與書法結緣。初學顏柳,後學宋四家,因愛草書,又學懷素、張旭、鮮於樞。31歲時右臂致殘,功能全失,他愣是沒有放棄書法,和老書法家費新我一樣,他選擇了左手練字。

葉選甯一生酷愛書法,但他只是把自己的書法稱為“習字”。著名畫家黃永玉對葉選甯書法評價很高,他在葉選甯的一次書法展覽所作的序中說道:葉三(葉選寧自名)的書法格局嚴謹,用筆鬱沉,十分之講究……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位“獨臂將軍”的左筆書法:

葉選甯更多書法筆跡

整理:《一幅好畫》頭條社

主題:大師的藝術,大美的生活

編輯:FANG

都給人一種莫大的鼓舞與激勵。

作品寫於1979年九月卅日,卅是三十的意思。這幅“祖國頌”既傳達了葉帥對過去的回顧與總結,又傳遞著對祖國的熱愛與前途繁榮昌盛的無限希冀。

葉劍英更多書法筆跡

值得一提的是,葉劍英的次子,解放軍原總政治部聯絡部部長葉選甯也是一位書法“高手”。

據說,葉選寧一歲抓周抓到一隻毛筆,從此與書法結緣。初學顏柳,後學宋四家,因愛草書,又學懷素、張旭、鮮於樞。31歲時右臂致殘,功能全失,他愣是沒有放棄書法,和老書法家費新我一樣,他選擇了左手練字。

葉選甯一生酷愛書法,但他只是把自己的書法稱為“習字”。著名畫家黃永玉對葉選甯書法評價很高,他在葉選甯的一次書法展覽所作的序中說道:葉三(葉選寧自名)的書法格局嚴謹,用筆鬱沉,十分之講究……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位“獨臂將軍”的左筆書法:

葉選甯更多書法筆跡

整理:《一幅好畫》頭條社

主題:大師的藝術,大美的生活

編輯:FANG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