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把脈鹽城房價,2018鹽城樓市是漲是跌?

用“冰火兩重天”來形容2017年鹽城樓市, 一點也不為過。 上半年樓市火熱, 買房靠搶, 隨著政策調控步入“深水區”以及市場需求過度透支, 鹽城樓市頹勢漸顯, 購房者更加理智, 市場逐漸降溫……

展望2018年, 一方面鹽城大交通構建、產業建設、城鎮化進程加速、棚改工程推進等利好不斷, 但房價高位運行, 觀望情緒漸濃;另一方面, 中央宏觀調控不放鬆, 租售同權、房地產稅、貸款政策向嚴……

形勢如此複雜, 2018, 鹽城樓市究竟是升溫、還是頹勢?

不說廢話, 先上結論。

2018年, 鹽城樓市成交行情不容樂觀, 但房價仍將穩中有漲, 不確定的只是幅度,

尾盤價格驚喜不斷。

依據是什麼?且聽娓娓道來!

調控基調不變 政策影響持續加深 成交行情不樂觀

梳理GO房網每月成交資料發現, 近兩年鹽城樓市很奇怪, 就是房價先漲起來, 然後才有了更多交易量。 這與政策調控息息相關!

自2015年底提出房地產去庫存以來,

信貸政策、購房補貼、交易免稅等各方面政策紅利接踵而至, 剛需和改善型需求不斷入市, 加之一二線城市買房成本漸高, 資金紛紛流入, 帶動鹽城樓市逐漸回暖。 隨著政策調控趨嚴, 鹽城樓市開始降溫, 從上半年的一房難求, 到現在的促銷優惠粉末登場, “調控”這只無形的手, 深深攪動著鹽城樓市風雲!

目前去庫存政策已接近尾聲, 特別是12月底住建部部署2018年房地產工作中提到“堅持調控目標不動搖、力度不放鬆, 將針對各類需求實行差別化調控政策, 滿足首套剛需、支持改善需求、遏制投機炒房”, 進一步明確了明年樓市的發展方向:2017年是宏觀調控的加碼階段, 2018是宏觀調控的維持階段, 繼續加碼的空間不大,

但是不會放鬆。 其中提到“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長效機制建設”, 16年的措辭是“加快研究建立”, 這就意味著今年“住房制度改革和長效機制建設”將有實質性方案出臺。

鹽城樓市經歷了一年多火熱去庫存後, 市場購房需求嚴重透支, 房源存有量創歷史新低, 受政策影響將持續加深, GO房網預判今年成交行情不容樂觀。

多方面機遇支撐 鹽城房價整體穩中有漲

經歷過此番暴漲, 儘管目前房價已經停漲, 但很多人都對鹽城的房價保持懷疑:沒有實體經濟支撐的三四線城市, 短期上漲還有可能;現在的房價已高位, 其中的泡沫也是非常大。 那麼, 鹽城房價還會繼續漲嗎?

產業強勢發力 人口紅利釋放

一個城市產業經濟的發展, 往往會帶動樓市的升溫, 提振樓市信心。 很多人質疑鹽城沒有產業支撐, 事實上這些年鹽城產業園遍地開花, 比如河東的國家級中韓產業園、環保產業園、國際軟體園、光電產業園;高新區華銳風電產業園、鹽城通訊電子產業園、新材料產業園、外資工業園、中小企業(創業)園;城南大資料產業園,

城西南現代物流園等等厚實產業帶來旺盛人氣, 在政府優厚的人引入計畫下, 鹽城人口紅利將快速釋放!

鹽城部分產業園區

上海經濟圈帶動鹽城發展 剛需市場擴容

鹽城作為蘇北唯一一個入圍“長三角城市發展群”的城市, 將融入上海一小時經濟圈。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以後不管是蘇北與蘇南之間交通的大發展,還是有效的需求向周邊疏導,以及上海和鹽城的產業合作,帶來的老百姓收入的提高和房地產機會都非常重要。

在“上海大都市圈”的機遇輻射下,鹽城必將吸引更多外來人口入駐,加之政府大力推進城鎮化進程,將有更多人急於在鹽城安家樂業。但主城區寸土寸金、房價高啟,越來越多剛需盤不斷向周邊轉移。隨著內環高架通車並延伸、市政道路改造等形成立體大交通,極大地拉近了郊區與主城區的距離,購房者置業理念漸變,不再盯著“市中心一張床”,“先安家,再擇機換房”的消費理念蔚然成風,GO房網認為這將極大地刺激周邊剛需市場發展!

2018年住建部定調樓市調控,政策將繼續傾向於扶持剛需,這對於以剛需為主的鹽城樓市絕對是個利好!可以預見,2018年鹽城剛需市場仍將紅火!

近日,鹽城市政府通報2017年市區住房保障和棚戶區(危舊房、城中村)改造工作情況,並詳細介紹了《鹽城市區棚戶區(危舊房、城中村)改造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方案計畫至2020年底,改造住宅總戶數約5萬戶、住宅總面積約570萬平方米。棚改將為市場輸入大量改善需求,加之市場既有改善需求伺機而動,改善市場分歧加劇。

今年,住建部明言將“支持改善需求”,意味著2018年改善性需求有望得到釋放。放眼鹽城樓市,改善市場競爭非常激烈,除恒大外,還有保利、中海、碧桂園、榮潤、港龍、華潤等多家知名房企進駐,它們正憑著專業的團隊、成熟的產品和雄厚的資金實力,擠壓著當地中小房企的生存空間,同時也為市場輸入優質的改善精品、一流的服務理念、先進的管理模式,通過高品質、優服務,為鹽城改善客戶打造奢適居住體驗。

租售並舉 分散投資需求穩樓市

毫無懷疑,這兩年鹽城房價暴漲,炒房客起了不可忽略的作用。未來,中央將遏制投機炒房,從政策層面攔截炒房行為。

而從投資市場來看,未來房地產行業的機會並不在房產投資。地王是推升房價的主因,但從下半年來看,“地王”已越來越少,上周“高鐵組團”土拍打響鹽城土地市場“第一槍”,8塊地都以底價成交,GO房網預測未來很難誕生“地王”。在樓市不景氣,開發商囤地愈加謹慎的大環境下,以後出現高地價幾率很小,沒有地王固定資產投資就會下降。

從全國角度來說,住宅產業化的機會也是個不錯的投資方向。按規定,以後新增住宅要全面向租賃轉移,以後很多租賃住房都是政府主導,全面住宅產業化,這也是很多機會。為了解決租賃企業融資難問題,房地產信託基金投資也會大量產生,所以大家的眼光不一定非要盯著實物房產投資。

房地產稅呼聲愈高 明年暫不會出臺

提及抑制房價上漲措施,很多人會高呼“開徵房地產稅”。據專業人士分析,房地產稅徵收的初衷是保障居住,抑制投資!它的開徵,將使房地產市場健康運行的制度建設,對於房價來說,它是使它更沉穩、減少泡沫的一個配套條件。

徵收房地產稅還有兩個前提條件,一是不動產統一登記,二是立法稅收法定,不合法的東西沒法評估價格,這也是制約房產稅徵收的很重要的原理。GO房網覺得房地產稅未來肯定要征,但要等條件慢慢成熟。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產稅並不會立即開始徵收,而必須先經過一系列立法程式。財政部長肖捷曾明確房地產稅開徵時間表:力爭在2019年完成全部立法程式,2020年完成“落實稅收法定原則”的改革任務。

2018鹽城樓市盤整微漲 部分專案形勢嚴峻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總結過往亦可預知未來。

讓我們回顧一下2002年以後十幾年的房價波動,可以看出,房價走勢大致處於三到四年一輪回的模式,即微漲--大漲—微跌—橫盤—聚勢—盤整上攻—重新大漲這樣一個流程。

而且,每次上漲並非全國普漲,基本都是一線城市領漲,再蔓延至二線城市,最後再波及到三四線城市,漲幅也是逐漸減弱。

2006、2009、2012、2016(包括2017上半年)都是大漲年,其他年則是盤整年或小漲年,但總體一定是螺旋上升的趨勢,因為貨幣和物價的增長都是不可逆的。

梳理過往,便可以預知未來,2016-2017年鹽城樓市過熱,2018年將會是盤整微漲之年,樓市上漲基本面不變,部分房價虛高專案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一些尾盤或以驚喜價收官。

向來對市場敏銳的開發商,則會降低市場預期,調低銷售目標,抓住每個銷售節點,通過推出精彩紛呈的促銷活動搶佔市場。對購房者而言,樓市洗滌後,泡沫漸消,2018年將有一些結構性機會,比如“金三銀四”、“金九銀十“、”年末大關“等,可以淘到比較好的房子。

結語

政策漸明朗的2018年,在沒有重大政策衝擊的情況下,2018年鹽城樓市將迎來平穩調整,但也存在若干不確定性風險。總體上2018年將迎來新一輪調整和降溫期,炒房不要想,房住不炒的原則堅持不動搖!

來源於鹽城GO房網

將融入上海一小時經濟圈。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以後不管是蘇北與蘇南之間交通的大發展,還是有效的需求向周邊疏導,以及上海和鹽城的產業合作,帶來的老百姓收入的提高和房地產機會都非常重要。

在“上海大都市圈”的機遇輻射下,鹽城必將吸引更多外來人口入駐,加之政府大力推進城鎮化進程,將有更多人急於在鹽城安家樂業。但主城區寸土寸金、房價高啟,越來越多剛需盤不斷向周邊轉移。隨著內環高架通車並延伸、市政道路改造等形成立體大交通,極大地拉近了郊區與主城區的距離,購房者置業理念漸變,不再盯著“市中心一張床”,“先安家,再擇機換房”的消費理念蔚然成風,GO房網認為這將極大地刺激周邊剛需市場發展!

2018年住建部定調樓市調控,政策將繼續傾向於扶持剛需,這對於以剛需為主的鹽城樓市絕對是個利好!可以預見,2018年鹽城剛需市場仍將紅火!

近日,鹽城市政府通報2017年市區住房保障和棚戶區(危舊房、城中村)改造工作情況,並詳細介紹了《鹽城市區棚戶區(危舊房、城中村)改造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方案計畫至2020年底,改造住宅總戶數約5萬戶、住宅總面積約570萬平方米。棚改將為市場輸入大量改善需求,加之市場既有改善需求伺機而動,改善市場分歧加劇。

今年,住建部明言將“支持改善需求”,意味著2018年改善性需求有望得到釋放。放眼鹽城樓市,改善市場競爭非常激烈,除恒大外,還有保利、中海、碧桂園、榮潤、港龍、華潤等多家知名房企進駐,它們正憑著專業的團隊、成熟的產品和雄厚的資金實力,擠壓著當地中小房企的生存空間,同時也為市場輸入優質的改善精品、一流的服務理念、先進的管理模式,通過高品質、優服務,為鹽城改善客戶打造奢適居住體驗。

租售並舉 分散投資需求穩樓市

毫無懷疑,這兩年鹽城房價暴漲,炒房客起了不可忽略的作用。未來,中央將遏制投機炒房,從政策層面攔截炒房行為。

而從投資市場來看,未來房地產行業的機會並不在房產投資。地王是推升房價的主因,但從下半年來看,“地王”已越來越少,上周“高鐵組團”土拍打響鹽城土地市場“第一槍”,8塊地都以底價成交,GO房網預測未來很難誕生“地王”。在樓市不景氣,開發商囤地愈加謹慎的大環境下,以後出現高地價幾率很小,沒有地王固定資產投資就會下降。

從全國角度來說,住宅產業化的機會也是個不錯的投資方向。按規定,以後新增住宅要全面向租賃轉移,以後很多租賃住房都是政府主導,全面住宅產業化,這也是很多機會。為了解決租賃企業融資難問題,房地產信託基金投資也會大量產生,所以大家的眼光不一定非要盯著實物房產投資。

房地產稅呼聲愈高 明年暫不會出臺

提及抑制房價上漲措施,很多人會高呼“開徵房地產稅”。據專業人士分析,房地產稅徵收的初衷是保障居住,抑制投資!它的開徵,將使房地產市場健康運行的制度建設,對於房價來說,它是使它更沉穩、減少泡沫的一個配套條件。

徵收房地產稅還有兩個前提條件,一是不動產統一登記,二是立法稅收法定,不合法的東西沒法評估價格,這也是制約房產稅徵收的很重要的原理。GO房網覺得房地產稅未來肯定要征,但要等條件慢慢成熟。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產稅並不會立即開始徵收,而必須先經過一系列立法程式。財政部長肖捷曾明確房地產稅開徵時間表:力爭在2019年完成全部立法程式,2020年完成“落實稅收法定原則”的改革任務。

2018鹽城樓市盤整微漲 部分專案形勢嚴峻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總結過往亦可預知未來。

讓我們回顧一下2002年以後十幾年的房價波動,可以看出,房價走勢大致處於三到四年一輪回的模式,即微漲--大漲—微跌—橫盤—聚勢—盤整上攻—重新大漲這樣一個流程。

而且,每次上漲並非全國普漲,基本都是一線城市領漲,再蔓延至二線城市,最後再波及到三四線城市,漲幅也是逐漸減弱。

2006、2009、2012、2016(包括2017上半年)都是大漲年,其他年則是盤整年或小漲年,但總體一定是螺旋上升的趨勢,因為貨幣和物價的增長都是不可逆的。

梳理過往,便可以預知未來,2016-2017年鹽城樓市過熱,2018年將會是盤整微漲之年,樓市上漲基本面不變,部分房價虛高專案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一些尾盤或以驚喜價收官。

向來對市場敏銳的開發商,則會降低市場預期,調低銷售目標,抓住每個銷售節點,通過推出精彩紛呈的促銷活動搶佔市場。對購房者而言,樓市洗滌後,泡沫漸消,2018年將有一些結構性機會,比如“金三銀四”、“金九銀十“、”年末大關“等,可以淘到比較好的房子。

結語

政策漸明朗的2018年,在沒有重大政策衝擊的情況下,2018年鹽城樓市將迎來平穩調整,但也存在若干不確定性風險。總體上2018年將迎來新一輪調整和降溫期,炒房不要想,房住不炒的原則堅持不動搖!

來源於鹽城GO房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