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資管增值稅開徵 公募基金獨享稅收紅利

時代週報記者 甯鵬 發自上海

近日, 多家基金公司相繼發佈公告稱, 自2018年1月1日起, 公司旗下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在投資運作過程中發生的增值稅應稅行為,

將按照相關政策規定的徵收率計算和繳納增值稅, 並按照應納增值稅額的一定比例繳納相關附加稅費, 相應稅費由基金資產承擔。

這意味著在納入“營改增”試點一年半之後, 資管增值稅正式落地。

一波三折

自2016 年 3 月財政部發佈36號文以來, 資管產品增值稅的繳納可謂一波三折。

據36號文規定, 金融業納入營改增試點, 適用一般計稅方式, 稅率6%, 自2016年5月1日開始執行。 國債和地方政府債利息收入免稅, 金融商品轉讓要繳納增值稅, 但證券投資基金買賣股票、債券時免稅。

在舊的營業稅時代, 由於資產管理產品的投資者主體複雜, 而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規定繳稅的具體方式, 導致產品收益實質上免征營業稅,

新政則開啟了資產管理產品的稅收時代。

2016年5月1日, 金融行業納入“營改增”試點, 這也是資產管理產品徵收增值稅新政的起點。 此後, 和資管行業增值稅有關的文件相繼發佈, 主要包括2016年發佈的36、46、70、140 號文, 2017年發佈的2號文、56號文以及90 號文。 其中36號文為總綱, 後續的多個檔都是對金融行業增值稅的細化和補充。

2016年4月底發佈的46號文, 將質押式買入返售金融商品、持有政金債的利息收入納入了免征增值稅的範圍。 2個月後的70號文進一步將同業存款、同業借款、同業代付、買斷式買入返售金融商品、持有金融債券和同業存單所取得的利息收入納入免征範圍。

2016年底發佈的140號文, 規範了資管行業增值稅的繳納, 檔第一條即明確了“保本收益”需繳納增值稅,

非保本不繳納增值稅;明確持有到期不屬於金融商品轉讓, 不繳納增值稅;規定資管產品運營過程中發生的增值稅應稅行為以管理人為納稅人;追繳增值稅, 追溯至2016年5月1日。

2017年1月發佈的2號文內容沒有新增, 但將資管行業增值稅起征日期延遲到了2017年7月1日, 並取消了140號文對於追繳的規定, 已繳納增值稅的日後可抵扣。

同年6月30日, 在資管行業增值稅起征前夜, 56號文又將起征日期推遲到2018年1月1日, 此外明確了資管產品暫適用簡易計稅方法, 按照3%的徵收率繳納增值稅。

2017年12月25日, 財政部發佈90號文, 明確了資產成本價的計算方法, 同時也意味著資管產品增值稅塵埃落定, 將於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徵收,

不再追溯徵稅。

資管產品收益率將下行

資管增值稅雖經過多輪調整後力度有所緩和, 但正式實施後稅收仍將降低產品吸引力, 徵稅後投資收益率必然降低。

近年來, 大資管時代下各類機構開啟“走馬圈地”模式, 產品管理規模爆發式增長。 據2017年7月央行發佈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7)》, 截至2016年末, 剔除交叉持有的因素後, 各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總規模60多萬億元。

考慮到大量通道業務在扣除管道成本等各類費用後, 管理機構的收益本就微薄, 再疊加稅收負擔, 對收益率的影響實際上相當顯著。 增值稅將對行業總量產生衝擊, 資產管理規模的無序、過快增長難以為繼, 未來擴張節奏將趨緩。

天風證券研報指出, 針對資管增值稅,

機構需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 首先是資管機構相關系統的改造, 在系統中需要考慮到增值稅的計提、計算。

由於資管增值稅是直接將管理人作為納稅人, 而非代扣代繳人, 這就需要管理人去和投資人溝通對於增值稅的處理方式。 一個比較自然的處理方式是通過補充協定等方式, 明確增值稅是否可以從產品淨值中扣除。

尤其是對於通道類產品, 資產管理人收取的費率極低, 但需要履行繳納增值稅的義務, 如果不能從產品淨值中扣除的話將給管理人帶來較大的損失, 當然隨之而來的就是成本重新測算和定價的問題。

由於問題本質就是雙方如何分擔的問題, 除了直接從產品資產中扣除外, 調整管理費率、另行支付都是可以考慮的選項, 也都是視投資人與管理人之間如何商談,最常見的還是從產品中進行扣除的方案。

有公募基金人士表示,其所在公司早已在幾個月前開始為產品徵收增值稅進行一系列前期準備,包括產品計稅分析、內部宣講培訓、委託人溝通等。

海通證券研報認為,稅負成本向上傳導將導致資管產品收益率下降。以銀行理財產品為例,若維持稅後利差水準,僅利息收入上的繳稅將大致使得理財收益率下行10個基點。

公募基金稅收優勢明顯

雖然公募基金也是被徵稅的主體之一,但依託避稅優勢相對受益,有望吸引資金回流。

根據財稅36號文,“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運用基金買賣股票、債券”形成的金融商品轉讓收入,免征增值稅。

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一政策,實際承繼了營業稅政策中對公募基金的免稅政策,體現了國家對公募基金發展的支持。根據上述政策,公募基金買賣股票、債券的差價免征增值稅。

雖然公募基金買賣股票、債券的差價不需要繳納增值稅,但在持有債券期間,根據票面利率,會產生票息收入,這部分票息收入一部分納入金融同業往來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稅,但其他部分的債券票息收入仍需要繳納增值稅。

天風證券研報認為,由於公募基金明確可以免去股票、債券的價差收入增值稅,是各類型資管產品(不考慮社保帳戶)中惟一具有“優勢”的產品,再疊加公募基金可免所得稅的條款,使得公募基金成為在稅收上優勢最為明顯的資管品種。

此外,對於貨幣基金而言,由於目前貨幣基金的持倉特點是以同業存款、同業存單、利率債為主,所以貨幣基金從整體來看大部分持倉是可以免增值稅的,從而在收益率方面受到資管增值稅的影響相對較少。

36號文還為公募基金帶來另一大優勢:買賣利率債、信用債的資本利得可以免征增值稅,而其他資管類機構的買賣價差都需要繳納增值稅。相較之下,銀行、券商、保險的自營機構稅負較大,面臨的是6%的可抵扣稅率,若選擇通道業務或委外實現避稅,則需要考慮風險計提等操作成本。

未來稅收籌畫或將成為資管產品設計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對通道類資管產品來說,管理人將通過合同條款調整,將稅負轉嫁給委託人或融資人。對主動管理資管產品來說,管理人在對業績比較基準、預期收益率、優先劣後級收益預測方面,充分考慮增值稅的影響。東吳證券研報認為,本次資管增值稅新規對公募基金公司維持稅收優惠,公募基金牌照價值得以提升,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山西證券等控股大型基金公司的券商或將受益。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線上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也都是視投資人與管理人之間如何商談,最常見的還是從產品中進行扣除的方案。

有公募基金人士表示,其所在公司早已在幾個月前開始為產品徵收增值稅進行一系列前期準備,包括產品計稅分析、內部宣講培訓、委託人溝通等。

海通證券研報認為,稅負成本向上傳導將導致資管產品收益率下降。以銀行理財產品為例,若維持稅後利差水準,僅利息收入上的繳稅將大致使得理財收益率下行10個基點。

公募基金稅收優勢明顯

雖然公募基金也是被徵稅的主體之一,但依託避稅優勢相對受益,有望吸引資金回流。

根據財稅36號文,“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運用基金買賣股票、債券”形成的金融商品轉讓收入,免征增值稅。

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一政策,實際承繼了營業稅政策中對公募基金的免稅政策,體現了國家對公募基金發展的支持。根據上述政策,公募基金買賣股票、債券的差價免征增值稅。

雖然公募基金買賣股票、債券的差價不需要繳納增值稅,但在持有債券期間,根據票面利率,會產生票息收入,這部分票息收入一部分納入金融同業往來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稅,但其他部分的債券票息收入仍需要繳納增值稅。

天風證券研報認為,由於公募基金明確可以免去股票、債券的價差收入增值稅,是各類型資管產品(不考慮社保帳戶)中惟一具有“優勢”的產品,再疊加公募基金可免所得稅的條款,使得公募基金成為在稅收上優勢最為明顯的資管品種。

此外,對於貨幣基金而言,由於目前貨幣基金的持倉特點是以同業存款、同業存單、利率債為主,所以貨幣基金從整體來看大部分持倉是可以免增值稅的,從而在收益率方面受到資管增值稅的影響相對較少。

36號文還為公募基金帶來另一大優勢:買賣利率債、信用債的資本利得可以免征增值稅,而其他資管類機構的買賣價差都需要繳納增值稅。相較之下,銀行、券商、保險的自營機構稅負較大,面臨的是6%的可抵扣稅率,若選擇通道業務或委外實現避稅,則需要考慮風險計提等操作成本。

未來稅收籌畫或將成為資管產品設計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對通道類資管產品來說,管理人將通過合同條款調整,將稅負轉嫁給委託人或融資人。對主動管理資管產品來說,管理人在對業績比較基準、預期收益率、優先劣後級收益預測方面,充分考慮增值稅的影響。東吳證券研報認為,本次資管增值稅新規對公募基金公司維持稅收優惠,公募基金牌照價值得以提升,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山西證券等控股大型基金公司的券商或將受益。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線上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