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擬赴港實現雙重上市 上實環境“買買買”開拓市場

時代週報記者 李星郡 發自廣州

2017年底, 港交所公佈了上海實業控股、候補過渡期, 可指定經紀進行套現活動。

此舉有三個目的:一是在兩地股份價格存在顯著差價時進行套現交易有助於提高上市後股份在香港市場的流通性;二是有助於減少股份價格之間的潛在重大差異;三是由於過渡安排開放給所有股東及可接觸市場的其他參與者, 可認為是一種公平的市場參與機制。

為保證股份供應, 公司股東力勝擬上市前轉讓不少於1.47億股, 約占已發行股份的5.64%, 在過渡期屆滿後的15個營業日返還。

風險因素中亦提及了介紹上市及股份有關的風險,

諸如由於兩地股市之間並無直接交易或結算安排, 股份轉移所需時間不同、買賣結算亦不確定, 在交易時間、成交量、流通量、規則及投資者基礎都有所不同, 可能造成股價差異及互為波動。 且由於兩地上市規則及監管制度的差異, 或會產生遵守兩地規定的額外成本及資源。

主業務毛利率逐年下降

上實環境前身為亞洲水務科技有限公司, 2002年在新加坡註冊成立, 2005年在新交所凱利板上市, 2010年被上實控股以約2.15億元收購77%股權;2012年再轉到新交所主機板上市。

目前, 上實控股持有上實環境約46.31%股權, 為控股股東。 上實環境也因此成為一家國企。

公開資料顯示, 上實環境專案涵蓋汙水處理、再生水利用、污泥處理、供水及固廢發電領域,

特別關注一線及二線城市。 截至2017年6月底, 共有114個汙水處理項目、6個再生水利用專案、9個污泥處理專案、17個供水專案及2個固廢發電項目。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 按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總運營能力計, 該公司是中國第三大市政汙水處理運營商。

截至2014年、2015年、2016年及2017年上半年, 公司總收入分別為1504.4百萬元、1803.8百萬元、2648.1百萬元、1995.1百萬元;淨利潤為362百萬元、424.4百萬元、540.4百萬元、310.5百萬元。

業務構成上, 以汙水處理為主, 占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57.4%、73.7%、74.7%及79.2%。

但在毛利率上, 近年來汙水處理業務的呈下降趨勢, 分別為52.3%、41.6%、31.0%、33.3%;固廢發電業務則較高, 分別為66.1%、55.0%、36.0%、69.0%。

對此, 史方標認為, 這並非是兩條業務線的發展前景的反映, 主要是競爭和具體PPP專案上的情況不同。

另一方面, 在史方標看來, 上實環境在各業務板塊劃分和戰略上並不很清晰。

另外, 在資金鏈上, 項目的平均投資回收期介乎7至15年, 截至2017年6月30日, 賬齡超過一年的貿易應收款項達到302.1百萬元, 而不斷的收購擴張導致上實環境借款總額為103億元, 52.7%的銀行及其他借款還未在一年內償還;負經營現金流604.4百萬元, 流動負債淨額925.3百萬元, 影響營運資金及償還借款。

對於未來發展, 上實環境共有五個計畫, 包括側重于拓展水務及固廢行業, 尋求國內外投資和收購機會, 利用控股股東上實控股的支持。

通過收購快速擴張

上實環境通過增值收購擴張及自營業務實現增長。

初步上市檔中, 在歷史發展中提及公司的重大收購包括:2011年以6.04億元收購上實環境水務75.5%股權、2013年以1.2億元全資收購立研、2014年以530百萬元收購浦城50%股權、2015年以15.48億元收購復旦水務92.15%權益和364.3百萬元全資收購發鴻、2016年以273.9百萬元收購聯熹60%權益,

進而達到擴大地理覆蓋範圍和業務市場範圍的目的。

其中, 2016年11月, 上實環境以836百萬元的對價收購前聯營公司龍江32.7%的股權, 合共持股58%, 經此增加了30個汙水處理項目、2個再生水利用專案、6個污泥處理專案、5個供水專案。

收入則從截至2016年上半年1119.3百萬元增至2017上半年1995.1百萬元, 其中龍江貢獻631百萬元。 地區劃分上, 龍江專案主要位於東北地區, 導致該地區在收入占比上從2016年上半年的1.1%增加至2017上半年的近1/3。

2017下半年以來, 上實環境以79.1百萬收購了濰坊市坊子區供水總公司51%的股份;以108.5百萬元收購了大連紫光水務有限公司;以97百萬元收購了大連紫光淩水汙水處理有限公司。

上實環境在風險因素中提到“我們的收購策略大大促進了過往增長及新區域的拓展……倘無法成功物色到宜於收購的目標公司或有效地將已收購公司併入現有業務經營, 我們的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可能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除此之外, 風險因素中值得關注的, 還有部分專案未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及施工許可證、土地使用權及房屋所有權證等, 其中就有五個專案佔用集體土地。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 除轉載外, 均為時代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