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渝黔桂新”鐵海聯運班列今年有望開行300班

近日, 一批重達300噸的大米, 通過貨船加南向通道“渝黔桂新”鐵海聯運方式, 抵達重慶鐵路口岸, 目前正在進行報關報檢, 之後將分銷到重慶市場。

據介紹, 這批300噸的大米來自東南亞國家柬埔寨, 通過南向通道, 運輸到重慶的。 貨商重慶匯亞供應鏈管理公司總經理陳恒毅表示, 目前第一批300噸已到, 在途還有3000噸。

據悉, 作為重慶的第二條鐵路國際貨運大通道, 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渝黔桂新”南向鐵海聯運通道常態化班列(以下簡稱“南向通道班列”)目前運行日趨成熟, 不僅實現了水果、大米的進口, 越來越多的重慶造產品, 也通過這一通道, 出口到越南、印尼等地。

重慶高田工貿公司總經理譚幹榮創辦的企業, 主要從事辦公椅子的生產和銷售, 且外銷比例占到了80%。 過去, 他的產品出口新加坡、泰國等地, 主要通過上海或者深圳, 再出海運往目的地, 物流時間在17天到25天左右。

但作為常用辦公用品, 長時間的物流運輸對企業銷售來說, 無疑是一塊絆腳石, 自從南向通道開通後, 他立即選擇了這條新的通道出口貨物。

“以前我們從重慶運輸貨物到深圳, 需要1周時間, 再從深圳出海, 大概10天, 就是17天。 ”譚幹榮表示, “而現在, 大概10天就搞定。 ”除節省了時間, 還降低了物流成本, 譚幹榮以一個集裝箱為例, 給我們算了一筆帳。 譚幹榮解釋到, 如果重慶拖車到深圳費用是9000元, 加上深圳出海新加坡大概3000元, 一共12000元。 而走南向通道, 現在大概費用不到8000元, 每個集裝箱可節約4000元。

據譚幹榮介紹, 他的企業2017年共發貨480個集裝箱, 按照這一計算方法, 如果全部走南向通道, 僅物流成本就將節省近200萬元。 正是因為物流時間的縮短,

物流成本的降低, 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進出口企業關注。 從去年12月底開始, 南向通道班列在原來每週二、週五發車的基礎上, 再增加1班, 以滿足國際國內物流運輸需要。 截止目前, 該班列已經開行54班, 運送2784個標準集裝箱。 據悉, 2018年南向通道班列開行班列有望達到300班。

中新南向通道(重慶)物流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下一步, 將在重慶海關、國檢的大力支持下, 加強與北部灣港務集團的聯動, 爭取在大米、木材、凍肉、整車等進口方面有更大的突破, 同時將重慶的摩配產品、汽車產品銷往東南亞國家。

作者:喻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