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車車科技開啟保險新零售,收購泛華車險業務

摘要:看似蛇吞象的收購, 其實是一個傳統保險企業的自救。

媒體訓練營1月11日報導

文|左遠良 編輯|黎帥

剛剛踏入2018年的新篇章,

互聯網車險行業卻上演了一場“蛇吞象”的案例, 立刻引發了業界關注。

1月10日, 車車科技與泛華金控舉辦新聞發佈會, 正式對外宣佈車車科技收購泛華金控旗下的車險業務板塊, 由此, 車車科技將獲得泛華全國性的保險經營牌照、全國100多個城市的服務網點和基礎設施。

這是互聯網保險業今年的第一大頭條, 一家成立僅僅3年的保險科技公司收購一家成立19年, 納斯達克上市10年, 亞洲最大的保險經代集團的服務網點和基礎設施, 多少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蛇”與“象”

車車科技的全稱為北京車與車科技有限公司, 是一家成立於2014年的互聯網保險科技公司。 創始人張磊擁有10年的保險IT和互聯網經驗, 以車險智慧引擎推薦為切入點,

與國內50家保險公司建立合作關係, 創建了車險垂直交易平臺。

車車科技經過3年多發展, 保費規模積累突破30億元, 與50家多家保險公司建立統一的合作, 擁有360萬投保用戶, 累計2500萬使用者及車輛資訊。

此次出售方泛華金融控股集團(簡稱:泛華金控)算得上保險業的元老,

成立于1998年, 是中國領先的獨立協力廠商O2O金融服務集團, 也是赴美上市的亞洲保險仲介第一股。 主要業務是通過互聯網與地面網路有機結合, 為個人及企業客戶提供一體化的專業金融服務。 與車車科技相比, 兩者的體量相差十分懸殊。

分與合

泛華金控CFO葛蓬表示, 此次分離車險業務, 一是因為泛華在2017年戰略轉型, 將“大力發展壽險”;二是其判斷, 標準化的車險較易互聯網化, 車險線上化交易的時機已經成熟, 而車車科技天然具有車險線上化上的基因。

車車科技此次收購成功後, 將極大增強在網路、合約和牌照等全方位資源, 並擁有輻射全國100%地市, 下沉87%縣域的車險服務團隊, 充分獲取線下場景的流量價值。

由此, 車車科技也一躍成為輻射全國的公司。

車車科技CEO張磊在發佈會上表示, 車車3年來走的路與新零售的思維不謀而合。 在做好線上化業務的同時, 車車科技非常重視保險科技的投入, 公司近50%的技術團隊在車險交易供應鏈、車險交易基礎設施上加大投入, 整合線下資源, 全面賦能全行業。

此外, 車車科技還與人保金服、眾安、泰康線上、安心、易安、泛華金控等公司聯合發起“精靈計畫”, 將全面開放產品、場景、使用者, 借力保險新零售體系, 實現雲、網、端的快速融合, 可開展資料化、智慧化、個性化的“保險新零售”業務。

一場自救

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 保險科技領域的熱度開始持續升溫。 7月, 螞蟻金服宣佈向行業全面開放技術產品“定損寶”, 用AI賦能車險自動定損;9月28日, 眾安線上香港上市, 市值突破千億, 旗下眾安科技專注InsurTech領域的技術研究;11月微信內上線保險產品引起軒然大波, 有標題寫道“重磅!保險公司要倒閉了!”等等。 當這些流量巨頭們都開始在保險領域積極佈局、培育市場時, 可以預見未來保險行業的變革會比想像來得更快。

面臨著互聯網企業的圍剿,作為傳統的保險公司也不得不保持警惕,不斷思考自己的未來。泛華金控此次的決斷,可謂著破釜沉舟的氣勢。選擇出售給車車科技業務,外界看來是蛇吞象,但也可看作是要趕在互聯網巨頭前再造一個保險科技巨頭。這麼做也是順勢而為,投資未來,搭上“新零售”順風車的明智之舉。

可以預見未來保險行業的變革會比想像來得更快。

面臨著互聯網企業的圍剿,作為傳統的保險公司也不得不保持警惕,不斷思考自己的未來。泛華金控此次的決斷,可謂著破釜沉舟的氣勢。選擇出售給車車科技業務,外界看來是蛇吞象,但也可看作是要趕在互聯網巨頭前再造一個保險科技巨頭。這麼做也是順勢而為,投資未來,搭上“新零售”順風車的明智之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