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北京有哪些東西好吃的小酒館?居然也有。

上個月在北京待了整整一周。 最大的感想是:有暖氣的城市, 冬天原來是和我們江浙滬不一樣的。

北京的冬天室內溫暖燥熱, 作為一名南方人, 覺得喝點涼涼、帶冰塊的酒, 配點好吃的下酒菜, 是我們這裡感受不到的冬季享受。

添加了多款啤酒花的精釀啤酒, 聞起來帶著非常濃郁的花香氣與鳳梨之類的熱帶水果香氣。 在北京有暖氣的室內, 端上來我能愉快地喝上三大口。

「艾格吃飽了」的每週餐廳評論:

貴餐廳會吃, 小飯館也吃。 只要好吃。

第一站先到時髦的三裡屯。

這家日式燒鳥店曾經被很多人推薦過。 我嘛, 覺得如果和日本的燒鳥店比起來, 這裡煙火氣不夠重。 但是你把它作為一家時髦的小酒館打開, 感覺就會好很多。

畢竟這裡的烤雞肝, 不論放在國內哪個城市的燒鳥店, 也算是一流的。

就是要那種粉紅色的熟度, 烤到剛剛斷生。 雞肝大塊鮮嫩, 沒有內臟腥氣。

舉著烤雞肝, 配上可爾必思和鳳梨泥的時髦雞尾酒, 是不是一下洋氣了起來?

去日式燒鳥店, 我其實會先點兩三種燒鳥來試。 除了上面說的雞肝, 最基本的試金石, 是大蔥雞腿肉串:

烤得不好的店, 蔥是蔥, 肉是肉, 雞肉還帶冷櫃味兒。 這種時候吃完一串就能站起來走人了, 其它估計也不會好。

生牛肉韃靼, 帶一點油脂香氣的生牛肉, 溫度和調味都十分東亞, 和一位本來不吃生肉的朋友一起去, 他有點驚奇地說, 這牛肉不像生的啊, 好吃。

可生食規格的蛋黃, 幾乎沒有腥味。

其它, 就可以隨意再來點裹上油炸外衣的流心蛋:

看喜好再擼點兒串:

誠實地說,當天點到的其它串,都沒有雞肝和蔥肉串精彩。但是可以吃。

來杯凍清酒,裝在大玻璃杯裡上桌,選你自己喜歡的小玻璃杯喝:

聊天喝酒,有這些小零小碎的儀式感,也挺打開話題的。

很快就能喝得氣氛熱烈起來。

餐廳名應該很多人都知道了:美醉堂。

還是建議當食物好吃的小酒館打開,不要一本正經去體驗燒鳥套餐。

雖然烤燒鳥的老闆挺有趣的,還專門去日本烤了一個「燒鳥士」的證。

第二站是如果我在亮馬河附近,就會摸上門去的義大利小館子。第一次去我還挺驚訝的,因為我不知道,亮馬河真的是條河。

河邊一排小餐廳,我喜歡坐在這間二樓餐館的視窗,點支義大利酒,叫一堆各種芝士和火腿的組合吃。比如這種:

帕馬森乳酪塊配義大利陳醋:

水牛乳酪配新鮮蕃茄:

乳酪包鴨肉餡小餃子:

招牌的義大利肉醬配土豆團子:

這裡真正就像是義大利的家鄉小館子。點些火腿芝士和餃子麵條再好不過:是的,義大利人的餡子和麵條,也是他們離開家鄉之後心心念念的食物。

餐廳名叫 Fiume福彌,義大利老闆還有一家更知名的店,叫 Mercante 。

點酒肯定是點義大利產區的葡萄酒,通常如果想不好喝什麼,我就隨便點杯 Chianti ,配義大利的食物不會錯。

第三家,在新源街的一幢老居民樓裡,門口掛著很小的招牌。

這裡的主打是精釀啤酒。

如果你對啤酒的印象是裝在瓶子裡的百威,帶著苦味,那這裡的啤酒大概可以刷新一下你的認知。

比如這款添加五種啤酒花的,自帶非常濃郁的花香與果香氣,清新:

另外還有帶橡木香氣和咖啡豆香氣的,可以點不同的試。

下酒菜主要有各色小菜,比如這款鰩魚翅,有點像我們的魚片幹,但是是魚鰭部分製成,更耐嚼:

沾濃厚酸甜的美乃滋醬吃。

店裡還主打燒鳥。但老實說呢,不是特別厲害。這串醬油烤五花肉還挺香的:

大蔥雞肉串就別點了……

培根卷小蕃茄,也是日本路邊屋台常見的小烤串。北京的小蕃茄,還是甜又多汁的:

吃完烤脆的雞皮:

就把竹簽子「撲」一聲插在玻璃籤筒裡,聽那一聲脆響:

老闆一定會和你推薦店裡的壽喜鍋。而且他是真的很自豪地說,比哪裡哪裡要好吃:

但我覺得,他比較的物件大概挺弱的吧……這個鍋除非大家圖熱鬧又想喝點湯,不然作為上海人民,下次也不會再點了。我們這裡有稍微好點的壽喜鍋吃。

這家店叫 Tiny 。服務挺好的,老闆和服務員都是發自內心的熱情,又不過火,甚是親切。

吃吃喝喝還挺開心的,如果我在北京的冬夜裡想一邊喝杯冰啤酒一邊吃點啥,是會去的。

Tiny 和 Fiume ,最初都是我的朋友席妙雅帶我去吃的,感謝推薦。

來來,到第四家,我們一起吃點創意的。

在時髦小餐廳雲集的工體北路 4 號機電院裡,躲在二樓。走禁酒令小酒館路線,通俗地說,就是老闆故意地把入口藏得不好找,大門也緊閉,要從門上的小窗打招呼,人家才給開門。

嗯這就是時髦。你有意見嗎?(反正我是不敢有。)

這家小酒館之前在沒事幹研究院的北京禁酒令小酒館的榜單裡出現過,這次單說一下他們的菜。比如鯛魚立鱗燒,是把熱油一勺勺淋在魚鱗上,半煎半炸:

這樣做出來的魚肉軟嫩,最好吃的是挺立的魚鱗,吃起來酥香脆。

又比如紅燒牛肉麵。端上來是這樣的:

生牛肉片裹著麵條。

在你面前澆上熱騰騰的紅燒牛肉湯,就得到一碗……咦比看起來要好吃得多的牛肉麵:

主廚是臺灣人,這碗紅燒牛肉麵真的還可以。尤其在你喝了一杯這樣的雞尾酒之後,來碗面也挺順理成章的:

甜點部分也挺有趣的。比如這樣的蛋筒霜淇淋:

端上來就這樣,不是我幹的。

這家店叫 Infusion Room , 上次寫的禁酒令小酒館介紹看這裡:北京有些小酒館,沒招牌,大門緊閉,但就是值得夜裡摸進去!

功能表不長,上次和幾個朋友幾乎都點了個遍,羊肉和烤豬肉都能吃,整體中等偏上,不能算絕妙好吃,但是作為東西好吃的小酒館,放在全國也算是不錯的。

最後一家,收在新源裡西甲 1 號居民區門口。

這是一家日本老闆開的小酒館,名字叫 Meat Bar Cook Boo 。之所以破例把餐廳名字放在前面說,是因為「Cook 是日語裡雞鳴的意思,Boo 是日語裡牛叫的意思」。

所以在這裡,你要麼就點一盤五花肉炸雞翅雞肉腸拼盤:

熏豬臉肉和鹹五花肉都好吃〜

要不就來個牛肉拼盤:

哪個好吃?我覺得雞肉豬肉的好吃,牛肉烤的火候不大對,有點難嚼。

另外我覺得拼盤裡的烤蒜頭和烤小蕃茄很好吃!

日本人其實挺喜歡給小酒館配葡萄酒的,這家的酒單有整整一本,相當長而完整,品位也不錯。不過我有時候就喜歡簡單直接,來杯熱紅酒:

熱紅酒就不需要用好酒了。香料用得乾淨,味道挺正的。

或者來杯帶著方正冰塊的柚子雞尾酒,杯口抹上一圈鹽:

喝著冰甜的酒,吃著滾燙的炸雞翅:

雞翅拆成兩半再炸,容易入味,雞肉處理得也挺乾淨,沒有腥味冰櫃味。

前菜裡的辣炒毛豆可以來一盤下酒:

另外有個熏雞蛋土豆沙拉也不錯。

煙熏溫泉蛋裡夾了小魚,拌上蒜味特重的細膩土豆泥,是屬於日本人洋式小酒館的溫柔重口。

這家店老闆之前還開過 Tavecello , 是日本人的義大利式小酒館,也不錯,不過最近停業。

有點難找,務必讓司機停在店門口啊。我被司機扔在了新源裡西甲 5 號,感覺就隔著兩個門牌號。然而,走了好遠,天好冷,只恨沒有穿秋褲。

題外

大概就是這樣了。希望大家喜歡。

以及在北京出差一周,酒店房間裡燥熱得我得把整條濕浴巾扔在床頭前的地毯上,第二天早上醒來,地毯上不過淺淺的印子,大部分水都蒸發了。

誠實地說,當天點到的其它串,都沒有雞肝和蔥肉串精彩。但是可以吃。

來杯凍清酒,裝在大玻璃杯裡上桌,選你自己喜歡的小玻璃杯喝:

聊天喝酒,有這些小零小碎的儀式感,也挺打開話題的。

很快就能喝得氣氛熱烈起來。

餐廳名應該很多人都知道了:美醉堂。

還是建議當食物好吃的小酒館打開,不要一本正經去體驗燒鳥套餐。

雖然烤燒鳥的老闆挺有趣的,還專門去日本烤了一個「燒鳥士」的證。

第二站是如果我在亮馬河附近,就會摸上門去的義大利小館子。第一次去我還挺驚訝的,因為我不知道,亮馬河真的是條河。

河邊一排小餐廳,我喜歡坐在這間二樓餐館的視窗,點支義大利酒,叫一堆各種芝士和火腿的組合吃。比如這種:

帕馬森乳酪塊配義大利陳醋:

水牛乳酪配新鮮蕃茄:

乳酪包鴨肉餡小餃子:

招牌的義大利肉醬配土豆團子:

這裡真正就像是義大利的家鄉小館子。點些火腿芝士和餃子麵條再好不過:是的,義大利人的餡子和麵條,也是他們離開家鄉之後心心念念的食物。

餐廳名叫 Fiume福彌,義大利老闆還有一家更知名的店,叫 Mercante 。

點酒肯定是點義大利產區的葡萄酒,通常如果想不好喝什麼,我就隨便點杯 Chianti ,配義大利的食物不會錯。

第三家,在新源街的一幢老居民樓裡,門口掛著很小的招牌。

這裡的主打是精釀啤酒。

如果你對啤酒的印象是裝在瓶子裡的百威,帶著苦味,那這裡的啤酒大概可以刷新一下你的認知。

比如這款添加五種啤酒花的,自帶非常濃郁的花香與果香氣,清新:

另外還有帶橡木香氣和咖啡豆香氣的,可以點不同的試。

下酒菜主要有各色小菜,比如這款鰩魚翅,有點像我們的魚片幹,但是是魚鰭部分製成,更耐嚼:

沾濃厚酸甜的美乃滋醬吃。

店裡還主打燒鳥。但老實說呢,不是特別厲害。這串醬油烤五花肉還挺香的:

大蔥雞肉串就別點了……

培根卷小蕃茄,也是日本路邊屋台常見的小烤串。北京的小蕃茄,還是甜又多汁的:

吃完烤脆的雞皮:

就把竹簽子「撲」一聲插在玻璃籤筒裡,聽那一聲脆響:

老闆一定會和你推薦店裡的壽喜鍋。而且他是真的很自豪地說,比哪裡哪裡要好吃:

但我覺得,他比較的物件大概挺弱的吧……這個鍋除非大家圖熱鬧又想喝點湯,不然作為上海人民,下次也不會再點了。我們這裡有稍微好點的壽喜鍋吃。

這家店叫 Tiny 。服務挺好的,老闆和服務員都是發自內心的熱情,又不過火,甚是親切。

吃吃喝喝還挺開心的,如果我在北京的冬夜裡想一邊喝杯冰啤酒一邊吃點啥,是會去的。

Tiny 和 Fiume ,最初都是我的朋友席妙雅帶我去吃的,感謝推薦。

來來,到第四家,我們一起吃點創意的。

在時髦小餐廳雲集的工體北路 4 號機電院裡,躲在二樓。走禁酒令小酒館路線,通俗地說,就是老闆故意地把入口藏得不好找,大門也緊閉,要從門上的小窗打招呼,人家才給開門。

嗯這就是時髦。你有意見嗎?(反正我是不敢有。)

這家小酒館之前在沒事幹研究院的北京禁酒令小酒館的榜單裡出現過,這次單說一下他們的菜。比如鯛魚立鱗燒,是把熱油一勺勺淋在魚鱗上,半煎半炸:

這樣做出來的魚肉軟嫩,最好吃的是挺立的魚鱗,吃起來酥香脆。

又比如紅燒牛肉麵。端上來是這樣的:

生牛肉片裹著麵條。

在你面前澆上熱騰騰的紅燒牛肉湯,就得到一碗……咦比看起來要好吃得多的牛肉麵:

主廚是臺灣人,這碗紅燒牛肉麵真的還可以。尤其在你喝了一杯這樣的雞尾酒之後,來碗面也挺順理成章的:

甜點部分也挺有趣的。比如這樣的蛋筒霜淇淋:

端上來就這樣,不是我幹的。

這家店叫 Infusion Room , 上次寫的禁酒令小酒館介紹看這裡:北京有些小酒館,沒招牌,大門緊閉,但就是值得夜裡摸進去!

功能表不長,上次和幾個朋友幾乎都點了個遍,羊肉和烤豬肉都能吃,整體中等偏上,不能算絕妙好吃,但是作為東西好吃的小酒館,放在全國也算是不錯的。

最後一家,收在新源裡西甲 1 號居民區門口。

這是一家日本老闆開的小酒館,名字叫 Meat Bar Cook Boo 。之所以破例把餐廳名字放在前面說,是因為「Cook 是日語裡雞鳴的意思,Boo 是日語裡牛叫的意思」。

所以在這裡,你要麼就點一盤五花肉炸雞翅雞肉腸拼盤:

熏豬臉肉和鹹五花肉都好吃〜

要不就來個牛肉拼盤:

哪個好吃?我覺得雞肉豬肉的好吃,牛肉烤的火候不大對,有點難嚼。

另外我覺得拼盤裡的烤蒜頭和烤小蕃茄很好吃!

日本人其實挺喜歡給小酒館配葡萄酒的,這家的酒單有整整一本,相當長而完整,品位也不錯。不過我有時候就喜歡簡單直接,來杯熱紅酒:

熱紅酒就不需要用好酒了。香料用得乾淨,味道挺正的。

或者來杯帶著方正冰塊的柚子雞尾酒,杯口抹上一圈鹽:

喝著冰甜的酒,吃著滾燙的炸雞翅:

雞翅拆成兩半再炸,容易入味,雞肉處理得也挺乾淨,沒有腥味冰櫃味。

前菜裡的辣炒毛豆可以來一盤下酒:

另外有個熏雞蛋土豆沙拉也不錯。

煙熏溫泉蛋裡夾了小魚,拌上蒜味特重的細膩土豆泥,是屬於日本人洋式小酒館的溫柔重口。

這家店老闆之前還開過 Tavecello , 是日本人的義大利式小酒館,也不錯,不過最近停業。

有點難找,務必讓司機停在店門口啊。我被司機扔在了新源裡西甲 5 號,感覺就隔著兩個門牌號。然而,走了好遠,天好冷,只恨沒有穿秋褲。

題外

大概就是這樣了。希望大家喜歡。

以及在北京出差一周,酒店房間裡燥熱得我得把整條濕浴巾扔在床頭前的地毯上,第二天早上醒來,地毯上不過淺淺的印子,大部分水都蒸發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