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剛剛,央行這份資料透露出信號,市場中錢變得越來越少,炒房危險

當前我國經濟進入新時代, 經濟是從過去的高速度增長轉變為高品質增長, 這種轉變, 在社會主義市場體制下會直接影響到我國經濟的各個層面, 當然也會影響到我們的經濟生活, 而影響我們經濟生活比較深遠的或是央行的動態, 近日央行公佈了2017年金融資料, 央行的這份資料在給當前的經濟透露出什麼信號?

市場中的錢變得越來越少

央行資料顯示:在截止到去年12月末, 廣義貨幣(M2)餘額167.68萬億元,同比增長8.2%, 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9個和3.1個百分點(m2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我國市場中所有的錢), 廣義貨幣增速創出歷史新低, 或說明市場中的錢越來越少?

而之所以出現m2增速的回落, 主要原因在於當前我國經濟去杠杆任務, 具體來看, 在當前金融部門嚴監管的條件下, 一部分是源於壓縮了一些資金在金融體系的空轉, 尤其是同業資產和同業負債的壓縮(初步測算,

2017年金融機構同業業務、債券投資、股權及其他投資全年同比少增, 下拉M2增速超過4個百分點)。

誰在支撐近年來的經濟增長?

從我國金融系統的信貸情況來看, 去年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3.53萬億元, 同比多增8782億元。 分部門看, 住戶部門貸款增加7.13萬億元,

其中, 短期貸款增加1.83萬億元, 中長期貸款增加5.3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6.71萬億元。

住戶部門的中長期貸款主要是流向房地產, 從居民部門與企業部門資料上來看, 在當前經濟去杠杠任務的條件下, 居民中長期貸款的占比進一步提升,

顯示居民加杠杆的進程仍在延續。 在宏觀上, 杠杆率其實就是債務率的代稱。 在實體經濟當中, 主要有居民、企業和政府三大部門, 而每一個部門都有負債。

值得注意的是, 近期居民部門債務增長較快引發市場關注, 著名經濟學家姜超認為:“這一輪靠居民巨額舉債拉動地產銷售、地產投資, 支撐了經濟反彈”。 (目前我國的居民負債率大概是55%, 也就是45萬億的居民負債, 80萬億的GDP)。

整體來說, 在當前我國央行實施貨幣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 以及管住貨幣供給總閘門, 加強金融監管的背景下, 貨幣大放水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與此同時, 在當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疊加經濟調結構轉型升級帶來的陣痛期,

在未來一個時期內, 錢越來越不好賺, 但錢或變得越來越值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