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地方債將迎更大力度監管新政

編者按:

在積極財政政策取向不變的2018年, 地方政府發行債券無疑將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方面, “開前門”。 擴大地方專項債發行還將保持力度,

並有望取得新突破;另一方面, 嚴控地方債尤其是隱性債務風險, 牢牢“堵住後門”也成為今年的重中之重。

防風險位列今年三大攻堅戰之首, 既要有效嚴控隱性債務增量, 又要合理有序化解債務存量風險, 這對於地方政府而言無疑是個艱巨的挑戰, 同時也是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的必然要求。 2018防風險攻堅戰大幕已然開啟。

近期地方債將迎來更大力度的監管新政。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 關於防範化解地方隱性債務風險的若干舉措正在醞釀中, 將著力化解地方隱性債務存量、嚴控隱性債務增量, 防範化解地方債風險。

去年以來, 從全國金融工作會議, 到中央政治局會議, 多次高層會議都提到“地方債”,

釋放嚴管信號。 財政部層面, 從地方債監管檔密集出臺, 到曝光並問責了數起地方違法違規舉債案例, 對違法違規舉債擔保行為也一直保持高壓態勢。

在地方層面, 多地在對2018年經濟工作部署時都釋放出嚴控地方債風險的明顯信號。 例如, 江蘇省強調要加強政府投資專案風險管控, 對於新上項目要從嚴把關, 超過政府債務限額的項目一律不批、超出債務率合理範圍的企業債一律不報、資金配套不到位的項目一律不開工。 重慶市強調“堅決防止靠過度舉債保增長的做法, 決不能寅吃卯糧、透支未來”。 吉林、江西等地也提出要加強政府性債務風險評估、預警和監督, 遏制隱性債務增量。

此外, 浙江、重慶、陝西、廣東、天津等多地都以省政府名義下發了地方債的規範檔,

明確了省政府對全省政府性債務風險應急處置負總責, 並劃定了化解債務風險的時間表。 例如, 《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管控與化解的意見》明確, 嚴格實施地方政府債務高風險地區化債計畫管理, 督促落實化解債務風險舉措, 確保2020年前將債務率降低到警戒線以內;對不能按期完成化債目標任務的市、縣(市、區)政府, 嚴格責任追究, 並扣減相應的財政資金。

《浙江省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應急處置預案》還強調, 高風險地區要切實履行5年化債計畫, 逐年降低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 完成化債目標, 在5年內將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指標降低到警戒線(100%)以內。

廣東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廣東省政府性債務風險應急處置預案》, 明確組織指揮體系、風險預警和預防機制、應急處置、後期處置、保障措施等。 該預案明確“政府性債務風險事件”具體包括政府債務風險事件和或有債務風險事件。 “存量債務”, 是指清理甄別認定截至2014年底的地方政府性債務, 包括存量政府債務和存量或有債務。 並要求在縣級以上地方各級政府(含縣級)設立政府性債務管理領導小組, 作為非常設機構, 負責領導本地區政府性債務日常管理。

社科院中國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蔣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防範地方債務風險, 可以從三方面突破:一是優化債務期限, 很多地方債是短債長投,

如何將融資的專案資源和期限匹配是一個要解決的問題;二是嚴格地方債的預算管理, 地方債的使用專案、償債來源等都要進行一一對比, 確保還債來源和償債來源之間有對應關係;三是嚴控地方以PPP等方式變相舉債。

蔣震表示, 地方舉債行為要放在整個社會全域中考慮, 舉債要有相應的經濟發展和產業發展基礎作為前提, 要根據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情況來確定債務規模, 在解決債務形成的資產方面, 也要根據各地區的發展情況合理確定標準。

在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趙全厚看來, 進一步把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不僅要進一步強化債務管理和違規融資問責, 也要從體制機制上著手解決內在性問題。 比如,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完善政績考核、深化政府投融資體制和財稅體制改革等。(記者 孫韶華 實習生 尼魯法爾/北京報導)

比如,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完善政績考核、深化政府投融資體制和財稅體制改革等。(記者 孫韶華 實習生 尼魯法爾/北京報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