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文物藏品介紹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的文物藏品以1931年至1945年抗日戰爭時期的各種歷史文獻和相關實物為主, 同時也收藏日本自1874年以來侵略和佔領臺灣的各類文物,

內容涉及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諸多歷史側面。 截至目前, 館藏各類文物達2.5萬餘件(套), 其中一級文物達百餘件(套)。

建館以來, 抗戰館在文物藏品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七七事變文物組群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位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地盧溝橋宛平城內, 盧溝橋抗戰文物成為抗戰館藏品的一大特色。 1985年修復宛平城牆時出土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29軍士兵在盧溝橋抗戰時佩戴的鋼盔、帽徽, 使用過的子彈、彈殼, 29軍士兵使用過的大刀等, 這些組成了七七盧溝橋事變的文物組群, 是這一重要歷史事件的有力見證。

在七七抗戰中犧牲的第29軍37師110旅219團3營10連連長孔憲全的委任狀

1985年, 在修復宛平城牆時出土的第29軍戰士使用的鋼盔

二、抗戰烈士的相關文物

抗日戰爭中犧牲的先烈們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中華民族解放事業的壯歌, 與他們有關的各類文物在展陳中則默默地訴說著這段歷史, 如左權的望遠鏡、張自忠初葬處的石碑、戴安瀾的鐵漢印章、蔡炳炎使用過的鋼筆等。 這些抗戰中英烈的物品, 成為抗戰館基本陳列和專題展覽反映抗日戰爭史的部分篇章的重點文物。

台兒莊戰役期間,第73旅旅長戴安瀾專門鐫刻了“鐵漢”印章,意指用鋼鐵般的意志和戰鬥力來抵抗日軍的侵略

王德林的委任狀, 東北民眾反日救國會給王德林“東北民眾抗日救國軍吉東各縣總指揮”委任狀

三、抗戰將領的相關文物

在抗日戰爭中, 中國軍人不畏強暴, 與敵人浴血奮戰, 湧現出了一大批血氣方剛、驍勇善戰、勇往直前的抗戰將領。

他們不僅運籌帷幄之中, 決勝千里之外, 而且經常身先士卒、衝鋒陷陣。 徵集、保管、展示和研究將領們抗戰時期的相關文物及資料, 弘揚他們無私奉獻的愛國精神, 也一直是抗戰館一項長期堅持的重要的基本工作。 近年來, 在眾多抗戰將領及其家屬的熱心幫助下, 徵集到許多將領的珍貴文物, 如朱德的硯臺、蕭克送給德國醫生漢斯·米勒的望遠鏡、宋時輪的駁殼槍、李天佑在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時的筆記、百團大期間周玉成繳獲的日軍軍刀等。

八路軍總司令朱德使用的硯臺

東北抗日聯軍第2路軍總指揮周保中1939年的學習筆記

第29軍軍長宋哲元使用的指揮刀

四、臺灣同胞抗日文物

日本侵佔臺灣五十年期間,臺灣同胞為維護中華民族的尊嚴,持續進行武裝、非武裝抗日。收藏、保管、展示有關臺灣同胞抗戰的文物是抗戰館的重要任務之一。近年來廣泛徵集相關文物,如丘念台(丘琮)署名寄往臺灣給堂弟妹的大陸課本,翁澤生寫給母親的信,蔡智堪保存的信件,臺灣少年團的信封,瑞芳煤礦使用的風錘、方鎬、礦工帽等。

1927年,臺灣民主革命運動領袖蔣渭水、邱德今、廖進平等人為籌備成立臺灣民眾黨製作的黨旗

東區服務隊隊長丘念台(丘琮)署名寄往臺灣給堂弟妹的大陸課本

五、港、澳、華僑的相關文物

在抗日戰爭時期,港澳同胞和海外華僑為了中華民族解放的偉大事業,慷慨解囊,毀家紓難,輸財捐物,以己之長回國服務,乃至參軍參戰,血灑疆場,創造了可歌可泣的光輝業績,為抗日戰爭做出了巨大貢獻。近年來,港澳人士和眾多海外華僑華人為表達內心對祖國的深厚感情,多次向抗戰館捐贈各類文物史料。包括:港九獨立大隊南(湧)鹿(頸)聯防隊使用過的獵槍、澳門鏡湖醫院使用的顯微鏡、華僑保存的“國恥勿忘”紀念章、哥倫比亞華僑捐款收據印版等。

抗戰時期澳門鏡湖醫院員工標誌牌

緬甸華僑青年戰時工作隊散發的抗日標語宣傳單

哥倫比亞華僑支援祖國抗戰的捐款收據印版

國民政府僑務委員會發給華僑機工彭海湧的獎狀

六、文化教育相關文物

抗日戰爭時期,文化教育界的廣大人士,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積極投身到抗日戰爭的滾滾洪流中去,不斷地開展抗日宣傳活動,用手中的宣傳利器與敵人開展沒有硝煙的鬥爭。抗戰館緊緊圍繞專題展覽,深入挖掘相關文物資源,曾舉辦過“抗戰時期的西南聯大”、“為抗戰呐喊——中國共產黨與抗戰文藝”等專題展覽,搜集到大量反映文化教育界團結抗戰、共禦外侮的典型文物,如劉雪庵創作《長城謠》時使用的鋼琴,《起來》(義勇軍進行曲)唱片,西南聯大的校徽、考試試卷及學生使用的繪圖工具等。

魯藝木刻工作團彥涵於1941年創作的“百團大戰中關家堖戰鬥親臨前線指揮的彭副總司令”木刻畫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抗敵宣傳第二隊募捐義演門票

由黑人歌唱家保羅·羅伯遜演唱、宋慶齡作序題詞、1941年在美國紐約出版的中國抗戰歌曲集《起來(義勇軍進行曲)》

七、侵華日軍的武器裝備

日軍武器裝備是日軍進行侵華戰爭的直接工具,也是揭露日本法西斯行為的主要罪證,抗戰館收藏有數千件的日軍軍事裝備,如大炮、槍支、指揮刀、子彈、望遠鏡、水壺、飯盒、鋼盔、背包、軍裝等。

侵華日軍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俗稱“歪把子”)

侵華日軍在中國戰場使用的化學彈

八、相關原始檔案

原始檔案是歷史記錄最真實的反映,是研究抗戰史的珍貴史料,也是中華民族的集體記憶。建館以來,我們先後徵集到日本強擄勞工罪行檔案、臺灣義勇隊檔案、江南水泥廠檔案等。

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為國際友人、德國醫生漢斯·米勒回國寫給林彪的信

九、抗戰時期的紙質文物

在多年的文物徵集過程中,紙類文物是抗戰館藏品中種類最多,數量最大的文物,包括出版物、繪畫、筆記本、地圖、票據、書信、證件等,特別是各類關於抗戰的中外期刊,成為抗戰館文物之最,也是抗戰館文物藏品的特色之一。

1937年4月24日,延安解放週刊社編輯新華書局發行的中共中央機關刊物——《解放》週刊創刊號

英國記者田伯烈編著、1938年7月漢口國民出版社出版的《外人目睹中之日軍暴行》

日本出版的《支那事變畫報》

十、相關大型文物

文物是活著的歷史,是從過往歲月走來的物質和精神遺存,大型文物更有強烈的精神衝擊力和價值感染力。在館藏文物中,不乏大型抗戰文物,如四川民眾修築機場用的石碾子、抗戰時期使用的美式吉普車、重慶的兵工廠生產槍彈用的機器、蘇軍出兵中國東北與日軍作戰期間使用的37炮等。

冀中白洋澱水上遊擊隊——雁翎隊使用的船

滇緬戰場使用的美式吉普車

八路軍總司令朱德使用的硯臺

東北抗日聯軍第2路軍總指揮周保中1939年的學習筆記

第29軍軍長宋哲元使用的指揮刀

四、臺灣同胞抗日文物

日本侵佔臺灣五十年期間,臺灣同胞為維護中華民族的尊嚴,持續進行武裝、非武裝抗日。收藏、保管、展示有關臺灣同胞抗戰的文物是抗戰館的重要任務之一。近年來廣泛徵集相關文物,如丘念台(丘琮)署名寄往臺灣給堂弟妹的大陸課本,翁澤生寫給母親的信,蔡智堪保存的信件,臺灣少年團的信封,瑞芳煤礦使用的風錘、方鎬、礦工帽等。

1927年,臺灣民主革命運動領袖蔣渭水、邱德今、廖進平等人為籌備成立臺灣民眾黨製作的黨旗

東區服務隊隊長丘念台(丘琮)署名寄往臺灣給堂弟妹的大陸課本

五、港、澳、華僑的相關文物

在抗日戰爭時期,港澳同胞和海外華僑為了中華民族解放的偉大事業,慷慨解囊,毀家紓難,輸財捐物,以己之長回國服務,乃至參軍參戰,血灑疆場,創造了可歌可泣的光輝業績,為抗日戰爭做出了巨大貢獻。近年來,港澳人士和眾多海外華僑華人為表達內心對祖國的深厚感情,多次向抗戰館捐贈各類文物史料。包括:港九獨立大隊南(湧)鹿(頸)聯防隊使用過的獵槍、澳門鏡湖醫院使用的顯微鏡、華僑保存的“國恥勿忘”紀念章、哥倫比亞華僑捐款收據印版等。

抗戰時期澳門鏡湖醫院員工標誌牌

緬甸華僑青年戰時工作隊散發的抗日標語宣傳單

哥倫比亞華僑支援祖國抗戰的捐款收據印版

國民政府僑務委員會發給華僑機工彭海湧的獎狀

六、文化教育相關文物

抗日戰爭時期,文化教育界的廣大人士,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積極投身到抗日戰爭的滾滾洪流中去,不斷地開展抗日宣傳活動,用手中的宣傳利器與敵人開展沒有硝煙的鬥爭。抗戰館緊緊圍繞專題展覽,深入挖掘相關文物資源,曾舉辦過“抗戰時期的西南聯大”、“為抗戰呐喊——中國共產黨與抗戰文藝”等專題展覽,搜集到大量反映文化教育界團結抗戰、共禦外侮的典型文物,如劉雪庵創作《長城謠》時使用的鋼琴,《起來》(義勇軍進行曲)唱片,西南聯大的校徽、考試試卷及學生使用的繪圖工具等。

魯藝木刻工作團彥涵於1941年創作的“百團大戰中關家堖戰鬥親臨前線指揮的彭副總司令”木刻畫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抗敵宣傳第二隊募捐義演門票

由黑人歌唱家保羅·羅伯遜演唱、宋慶齡作序題詞、1941年在美國紐約出版的中國抗戰歌曲集《起來(義勇軍進行曲)》

七、侵華日軍的武器裝備

日軍武器裝備是日軍進行侵華戰爭的直接工具,也是揭露日本法西斯行為的主要罪證,抗戰館收藏有數千件的日軍軍事裝備,如大炮、槍支、指揮刀、子彈、望遠鏡、水壺、飯盒、鋼盔、背包、軍裝等。

侵華日軍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俗稱“歪把子”)

侵華日軍在中國戰場使用的化學彈

八、相關原始檔案

原始檔案是歷史記錄最真實的反映,是研究抗戰史的珍貴史料,也是中華民族的集體記憶。建館以來,我們先後徵集到日本強擄勞工罪行檔案、臺灣義勇隊檔案、江南水泥廠檔案等。

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為國際友人、德國醫生漢斯·米勒回國寫給林彪的信

九、抗戰時期的紙質文物

在多年的文物徵集過程中,紙類文物是抗戰館藏品中種類最多,數量最大的文物,包括出版物、繪畫、筆記本、地圖、票據、書信、證件等,特別是各類關於抗戰的中外期刊,成為抗戰館文物之最,也是抗戰館文物藏品的特色之一。

1937年4月24日,延安解放週刊社編輯新華書局發行的中共中央機關刊物——《解放》週刊創刊號

英國記者田伯烈編著、1938年7月漢口國民出版社出版的《外人目睹中之日軍暴行》

日本出版的《支那事變畫報》

十、相關大型文物

文物是活著的歷史,是從過往歲月走來的物質和精神遺存,大型文物更有強烈的精神衝擊力和價值感染力。在館藏文物中,不乏大型抗戰文物,如四川民眾修築機場用的石碾子、抗戰時期使用的美式吉普車、重慶的兵工廠生產槍彈用的機器、蘇軍出兵中國東北與日軍作戰期間使用的37炮等。

冀中白洋澱水上遊擊隊——雁翎隊使用的船

滇緬戰場使用的美式吉普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