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圍觀!中國的這些企業具有改變世界的力量,讓歐美大牌徹底懵了!

你會用哪幾個字形容中國企業:

抄襲、模仿、廉價、國企巨頭、互聯網...還是...

在《瞭望新聞週刊》有關2016中國經濟的半程總結中, 文章開篇就對當前中國經濟形勢毫不諱言:大破大立。

當中國肩抗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一大旗時, 為何我們對中國企業的評價依舊是缺乏創造力, 缺乏改變世界的力量。

創造力(creativity)比較公允的定義, 就是創造力要體現在創造出新的, 有用的產品。 這產品可以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物體, 也可以是各種精神產品, 比如一種思想, 一篇論文或是一段程式。
所以從這點上來講, 中國人不缺創造力。

比如, 香煙盒手機和點煙器手機毫無疑問, 一定是中國人創造力的明證之一。


一個大寫的“呵呵”, 這算神馬創造力。

如果按照定義,

這樣的物品組合確實屬於創造力的一種, 但我們為什麼總是嗤之以鼻。

因為我們的創造力缺乏深遠的影響力, 我們的創新缺少深度。

我們可以改變世界的企業太少!

談到可以改變世界的企業, 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蘋果、高通、因特爾、麥當勞、亞馬遜、Facebook等等美國品牌。

事實上, 2015年世界500強榜單顯示, 中國企業上榜數量僅次於美國, 位居第二。

在諸多中國企業中, 有很多早已有了改變世界的力量。 比如它們。

騰訊

OICQ初創

1996的夏天, 以色列三個年輕人攜手開發了一款軟體, 通過充分利用互聯網快速即時的特點去實現人與人直接的線上交流, ICQ應運而生。

1997年, 馬化騰接觸到了ICQ並成為它的用戶,隨後下定決心開發中國的ICQ。

1999年, OICQ在上線9個月的短短時間內用戶就已破百萬。

隨後經過幾次大波瀾, OICQ正式變成了QQ, 馬化騰的商業帝國也由此開始。

“論壇上活著的大佬”

騰訊內部有BBS和樂問,只要不說國家不允許的,包括政治、色情這些東西,它從來不刪貼。

之前有內部員工利用BBS吐槽騰訊財付通,不久馬化騰回復了那個貼子,他說:財付通是很爛。

當時所有人跑到馬化騰那裡回復留言:老大原來真的在這個論壇上活著。

和騰訊文化相關聯的,還有一個總辦團隊,被稱為“長老會”,由創始人構成,全是男性,被戲稱十四羅漢。

比如說馬上要到年底,有聖誕晚會,總辦團隊又要上臺演節目。決定他們演什麼的時候,並不會說為了某一個人如馬化騰,其他人就當綠葉。

每個人都要求自己很帥,自己一句臺詞不好都會修改。做非常多決策的時候,他們都是在共同討論,並不會說一個人可以決定一件事。

而且這幫老闆很辛苦,都是加班狗,騰訊這麼大了,他們還在非常辛苦的看一些很細的東西。

抄襲還是創新

在很多的人眼裡,馬化騰被稱為“互聯網公敵”;這主要因為騰訊在快速的發展中其部分產品是通過先模仿後超越的途徑一次又一次的把別人發財的夢想扼殺在搖籃裡。

說難聽些,在騰訊的任何產品誕生之初,都有其他已經風靡的產品作為參照。

但是僅靠抄襲可以做到身家百億美金嗎?絕大多數情況下應該不能吧。

因為有騰訊,即時通信被顛覆

當騰訊開始涉足遊戲領域時,各種抄襲、BUG、圈錢、坑爹的批評之聲不絕於耳。但是很不幸,這些批評之聲並沒有阻礙它成為中國最大的遊戲公司之一。

2012年,微信推出,之後微信公眾平臺隨之上線。僅僅幾年後,微信公眾平臺改變了中國幾乎所有人的生活方式,並且商業模式也發生了巨變。

微信運營、微商、自媒體......已經成為萬千大眾就業的新方式,而其對傳統媒體的衝擊甚至遠遠大於之前所有的新媒體。

截止2013年一季度,騰訊擁有2萬5000名員工,其中超過一半是研發人員,累計申請專利7000項,全球互聯網企業中僅次於穀歌和雅虎。

華為

狀告三星的中國巨頭

5月25日,華為公司宣佈,在美國加州和中國深圳同時提起對三星公司的智慧財產權訴訟,要求三星公司就其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對華為進行賠償,這些智慧財產權包括涉及通信技術的高價值專利和三星手機使用的軟體。

一時間,關於華為替中國挽回顏面的溢美之詞不斷出現。

作為全球最大的未上市企業(全球500強唯一),華為給外界的印象一直是神秘而低調。

其實華為有網路、有終端、有能源、有IT設備,可以借助通信領域的網管優勢,再結合目前流行的大資料分析,形成更加智慧化的管理平臺,這種跨界融合的優勢幾乎讓單一產品的廠家無力招架。

國際知名諮詢機構IHS,在對2014年資料中心基礎設施市場的調研中發現:在集裝箱(室外預製化)資料中心市場,華為已超越IBM、DELL等國際巨頭,與HP並列第一。

華為手機在芬蘭市場表現也十分搶眼,今年一季度銷量首次超越蘋果。

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公佈的資料顯示,2015年,通過WIPO專利合作條約(PCT)提交的專利國際申請數量為21.8萬,其中華為力壓高通居於榜首,高通位居第二,中興排在第三。

就在華為起訴三星之前,華為已經和蘋果等公司達成一系列專利交叉授權合約,華為一次性向蘋果許可了769件專利,而蘋果只向華為授權了98件專利。

任正非的狼性

華為非常崇尚“狼”,認為狼是企業學習的榜樣,要向狼學習“狼性”,狼性永遠不會過時。

任正非說:發展中的企業猶如一隻饑餓的野狼。狼有最顯著的三大特性,一是敏銳的嗅覺,二是不屈不撓、奮不顧身、永不疲倦的進攻精神,三是群體奮鬥的意識。

隨後,他又提出了“狼狽組織計畫”,狼有敏銳的嗅覺,團隊合作的精神,以及不屈不撓的堅持。而狽很聰明,很有策劃能力,以及很細心,它就是市場的後方平臺,幫助做標書、網規、行政服務……”

因為有華為,通信才有中國的力量

名創優品

披著日本外衣的中國企業

2013年,33歲的葉國富年迎來了他的第二次創業,這次創業源於一次去日本的旅行。

他發現在日本,有很多200日元店且絕大部分商品是由中國生產,在那時兩百日元相當人民幣12塊。

後來在機緣巧合之下,他遇到了日本青年設計師三宅順也,兩人在日本聯手創業,三宅順也負責設計和日本公司運營,葉國富負責供應鏈整合和中國公司運營。

幾乎一夜之間,在中國各大城市裡吹起了“名創優品”之風。不管在哪兒,都能看到日本時尚休閒品牌“名創優品”的身影。而店中幾乎人滿為患。

但是它並未獲得滿堂喝彩,相反負面的聲音層出不窮:“偽裝成日本品牌的中國品牌”、“logo山寨優衣庫,商品山寨無印良品”、“產品都是義烏小商品城包裝而成”……

但葉國富對這個問題起初心態很平常,估計他已習以為常。

“快時尚類產品大都存在“抄襲”問題,不同的人看法不一樣而已,我們都有自己的設計。但是有些地方有些相近或雷同,純粹巧合”。葉國富這樣說。

中國也有物美價廉的產品

“為什麼國人覺得“優質低價”是矛盾的?難道優衣庫的衣服不優質低價嗎?這是因為傳統實體零售高價暴利致使中國市場的價格體系畸形扭曲,在中國這個不成熟的市場裡根本沒有‘一分價錢一分貨’。”

葉國富並不看好電商,因為在他心裡,他認為這本身就是另一碼事。他覺得,把產品做好、在零售上發力,肯定沒問題。

因為有名創優品,中國才有真正的零售商

其實,名創優品的競爭點也許不線上上或線下,而是工廠到店鋪的距離。這正是葉國富所運用的模式,他將日本企業的做法用到了國內,帶來了一定的效果。

總結起名創優品的經營之道,一共為5點:商品直采、設計管控、快速流轉、帶資加盟和全球思維。

這家創立3年多的公司,目前已經做到全球開店1400家、年銷售額突破50億。

在名創優品打造全球戰略的第一年就已宣佈與新加坡、加拿大、俄羅斯、西班牙等36個國家和地區達成戰略合作,平均每月開店數量更是達到30~100家。並首創了全球設計師巡店制度,在法國建立了研究院,致力研製出更多讓“競爭者痛,消費者快”的商品。

也許,名創優品的橫空出世並沒有什麼深不可測的秘密,它的存在只為了說明一件事:作為製造大國,中國企業的生產能力並不差,缺乏的只是對消費者的理解,對零售本質的理解。

碧生源

超越立頓的袋裝茶飲

當全球袋裝茶都籠罩在立頓的陰影下時,碧生源卻打破了立頓對於中國袋裝茶的壟斷地位。

2015年,碧生源減肥茶占市場總額23.61%。而常潤茶的市場佔有率為11.08%。

16年來,碧生源通過自身的功效與安全中心,不斷用世界最高級別的歐盟品質控制標準來控制自己的產品品質。

就在不久前,第6屆保健行業公信力論壇發佈了“2016保健行業10大公信力品牌”以及100個公信力產品。

其中,碧生源憑藉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以及享譽全國的知名度,躋身10大公信力品牌行業,其旗下兩款主打產品碧生源牌常潤茶和碧生源牌減肥茶獲得了公信力產品稱號。

這也是碧生源第4次摘得“10大公信力品牌”殊榮。

趙一弘的佛學世界

中國的企業家是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或大器或小氣,或英雄或匪氣,或慈善或豪氣,每個企業家都是一部鮮活的歷史,都有讓我們仰視的條件。

雖然他們的人生起落都是被鮮花和落葉交替覆蓋,卻綻放著佛性無邊的美。

坐落在北京郊區的碧生源廠房,卻藏著你輕易看不見的風景和故事。

在這片廠房中,隱藏著一個並不出眾的廟宇。把廟宇佈置在廠房之中的行為,不能說唯一,但絕對是少數。

碧生源董事長趙一弘先生的佛學造詣應該冠宇業界,他在骨感的現實裡塑造信仰,在修身的空間裡感受品牌,這種平凡,這種寧靜,這種孤獨,這種格局,這種有點不食人間煙火的高貴感卻不是很多企業家可以想到可以做到可以得到的心靈高地。

如果,我們單純地認為他是東方茶道的繼承者不夠深刻,單純的認為他是公眾健康產業締造者也不夠深刻,他是一個佈道者,他在用現實的產業圓滿著他的信仰之夢,這個夢是他的,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論壇上活著的大佬”

騰訊內部有BBS和樂問,只要不說國家不允許的,包括政治、色情這些東西,它從來不刪貼。

之前有內部員工利用BBS吐槽騰訊財付通,不久馬化騰回復了那個貼子,他說:財付通是很爛。

當時所有人跑到馬化騰那裡回復留言:老大原來真的在這個論壇上活著。

和騰訊文化相關聯的,還有一個總辦團隊,被稱為“長老會”,由創始人構成,全是男性,被戲稱十四羅漢。

比如說馬上要到年底,有聖誕晚會,總辦團隊又要上臺演節目。決定他們演什麼的時候,並不會說為了某一個人如馬化騰,其他人就當綠葉。

每個人都要求自己很帥,自己一句臺詞不好都會修改。做非常多決策的時候,他們都是在共同討論,並不會說一個人可以決定一件事。

而且這幫老闆很辛苦,都是加班狗,騰訊這麼大了,他們還在非常辛苦的看一些很細的東西。

抄襲還是創新

在很多的人眼裡,馬化騰被稱為“互聯網公敵”;這主要因為騰訊在快速的發展中其部分產品是通過先模仿後超越的途徑一次又一次的把別人發財的夢想扼殺在搖籃裡。

說難聽些,在騰訊的任何產品誕生之初,都有其他已經風靡的產品作為參照。

但是僅靠抄襲可以做到身家百億美金嗎?絕大多數情況下應該不能吧。

因為有騰訊,即時通信被顛覆

當騰訊開始涉足遊戲領域時,各種抄襲、BUG、圈錢、坑爹的批評之聲不絕於耳。但是很不幸,這些批評之聲並沒有阻礙它成為中國最大的遊戲公司之一。

2012年,微信推出,之後微信公眾平臺隨之上線。僅僅幾年後,微信公眾平臺改變了中國幾乎所有人的生活方式,並且商業模式也發生了巨變。

微信運營、微商、自媒體......已經成為萬千大眾就業的新方式,而其對傳統媒體的衝擊甚至遠遠大於之前所有的新媒體。

截止2013年一季度,騰訊擁有2萬5000名員工,其中超過一半是研發人員,累計申請專利7000項,全球互聯網企業中僅次於穀歌和雅虎。

華為

狀告三星的中國巨頭

5月25日,華為公司宣佈,在美國加州和中國深圳同時提起對三星公司的智慧財產權訴訟,要求三星公司就其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對華為進行賠償,這些智慧財產權包括涉及通信技術的高價值專利和三星手機使用的軟體。

一時間,關於華為替中國挽回顏面的溢美之詞不斷出現。

作為全球最大的未上市企業(全球500強唯一),華為給外界的印象一直是神秘而低調。

其實華為有網路、有終端、有能源、有IT設備,可以借助通信領域的網管優勢,再結合目前流行的大資料分析,形成更加智慧化的管理平臺,這種跨界融合的優勢幾乎讓單一產品的廠家無力招架。

國際知名諮詢機構IHS,在對2014年資料中心基礎設施市場的調研中發現:在集裝箱(室外預製化)資料中心市場,華為已超越IBM、DELL等國際巨頭,與HP並列第一。

華為手機在芬蘭市場表現也十分搶眼,今年一季度銷量首次超越蘋果。

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公佈的資料顯示,2015年,通過WIPO專利合作條約(PCT)提交的專利國際申請數量為21.8萬,其中華為力壓高通居於榜首,高通位居第二,中興排在第三。

就在華為起訴三星之前,華為已經和蘋果等公司達成一系列專利交叉授權合約,華為一次性向蘋果許可了769件專利,而蘋果只向華為授權了98件專利。

任正非的狼性

華為非常崇尚“狼”,認為狼是企業學習的榜樣,要向狼學習“狼性”,狼性永遠不會過時。

任正非說:發展中的企業猶如一隻饑餓的野狼。狼有最顯著的三大特性,一是敏銳的嗅覺,二是不屈不撓、奮不顧身、永不疲倦的進攻精神,三是群體奮鬥的意識。

隨後,他又提出了“狼狽組織計畫”,狼有敏銳的嗅覺,團隊合作的精神,以及不屈不撓的堅持。而狽很聰明,很有策劃能力,以及很細心,它就是市場的後方平臺,幫助做標書、網規、行政服務……”

因為有華為,通信才有中國的力量

名創優品

披著日本外衣的中國企業

2013年,33歲的葉國富年迎來了他的第二次創業,這次創業源於一次去日本的旅行。

他發現在日本,有很多200日元店且絕大部分商品是由中國生產,在那時兩百日元相當人民幣12塊。

後來在機緣巧合之下,他遇到了日本青年設計師三宅順也,兩人在日本聯手創業,三宅順也負責設計和日本公司運營,葉國富負責供應鏈整合和中國公司運營。

幾乎一夜之間,在中國各大城市裡吹起了“名創優品”之風。不管在哪兒,都能看到日本時尚休閒品牌“名創優品”的身影。而店中幾乎人滿為患。

但是它並未獲得滿堂喝彩,相反負面的聲音層出不窮:“偽裝成日本品牌的中國品牌”、“logo山寨優衣庫,商品山寨無印良品”、“產品都是義烏小商品城包裝而成”……

但葉國富對這個問題起初心態很平常,估計他已習以為常。

“快時尚類產品大都存在“抄襲”問題,不同的人看法不一樣而已,我們都有自己的設計。但是有些地方有些相近或雷同,純粹巧合”。葉國富這樣說。

中國也有物美價廉的產品

“為什麼國人覺得“優質低價”是矛盾的?難道優衣庫的衣服不優質低價嗎?這是因為傳統實體零售高價暴利致使中國市場的價格體系畸形扭曲,在中國這個不成熟的市場裡根本沒有‘一分價錢一分貨’。”

葉國富並不看好電商,因為在他心裡,他認為這本身就是另一碼事。他覺得,把產品做好、在零售上發力,肯定沒問題。

因為有名創優品,中國才有真正的零售商

其實,名創優品的競爭點也許不線上上或線下,而是工廠到店鋪的距離。這正是葉國富所運用的模式,他將日本企業的做法用到了國內,帶來了一定的效果。

總結起名創優品的經營之道,一共為5點:商品直采、設計管控、快速流轉、帶資加盟和全球思維。

這家創立3年多的公司,目前已經做到全球開店1400家、年銷售額突破50億。

在名創優品打造全球戰略的第一年就已宣佈與新加坡、加拿大、俄羅斯、西班牙等36個國家和地區達成戰略合作,平均每月開店數量更是達到30~100家。並首創了全球設計師巡店制度,在法國建立了研究院,致力研製出更多讓“競爭者痛,消費者快”的商品。

也許,名創優品的橫空出世並沒有什麼深不可測的秘密,它的存在只為了說明一件事:作為製造大國,中國企業的生產能力並不差,缺乏的只是對消費者的理解,對零售本質的理解。

碧生源

超越立頓的袋裝茶飲

當全球袋裝茶都籠罩在立頓的陰影下時,碧生源卻打破了立頓對於中國袋裝茶的壟斷地位。

2015年,碧生源減肥茶占市場總額23.61%。而常潤茶的市場佔有率為11.08%。

16年來,碧生源通過自身的功效與安全中心,不斷用世界最高級別的歐盟品質控制標準來控制自己的產品品質。

就在不久前,第6屆保健行業公信力論壇發佈了“2016保健行業10大公信力品牌”以及100個公信力產品。

其中,碧生源憑藉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以及享譽全國的知名度,躋身10大公信力品牌行業,其旗下兩款主打產品碧生源牌常潤茶和碧生源牌減肥茶獲得了公信力產品稱號。

這也是碧生源第4次摘得“10大公信力品牌”殊榮。

趙一弘的佛學世界

中國的企業家是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或大器或小氣,或英雄或匪氣,或慈善或豪氣,每個企業家都是一部鮮活的歷史,都有讓我們仰視的條件。

雖然他們的人生起落都是被鮮花和落葉交替覆蓋,卻綻放著佛性無邊的美。

坐落在北京郊區的碧生源廠房,卻藏著你輕易看不見的風景和故事。

在這片廠房中,隱藏著一個並不出眾的廟宇。把廟宇佈置在廠房之中的行為,不能說唯一,但絕對是少數。

碧生源董事長趙一弘先生的佛學造詣應該冠宇業界,他在骨感的現實裡塑造信仰,在修身的空間裡感受品牌,這種平凡,這種寧靜,這種孤獨,這種格局,這種有點不食人間煙火的高貴感卻不是很多企業家可以想到可以做到可以得到的心靈高地。

如果,我們單純地認為他是東方茶道的繼承者不夠深刻,單純的認為他是公眾健康產業締造者也不夠深刻,他是一個佈道者,他在用現實的產業圓滿著他的信仰之夢,這個夢是他的,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