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深度閱讀:為何中國常年進口歐美廢塑膠?本國廢料真的難以再生?

隨著禁廢令正式實施, 2018年1月, 固體廢料進口明顯下降, 對比近四年來資料, 1月第一批次審批通過廠家由2017年的335家, 下滑至8家, 下滑率在97.62%;批准量由2017年的3856114噸下滑至9335噸, 下滑率在99.76%。

進口廢料呈下降趨勢

然而, 禁令的頒佈, 塑膠原料市場卻出現原材料緊缺, 價格持續上漲;諸多做進口廢塑膠再加工的企業並未轉型回收國內廢塑膠, 而是紛紛選擇停產倒閉!記者帶著諸多疑問, 收集近年來廢塑膠進口回收及國內廢塑膠加工資料, 並走訪了諸多從事廢塑膠生意的企業主, 將謎團一一解開。

進口的廢塑膠為何物?

廢塑膠, 主要是指塑膠加工過程的下腳料及廢棄塑膠製品經回收處理後的破碎料。 不少使用過的塑膠製品, 如機電外殼、塑膠瓶、光碟、塑膠桶、塑膠箱等, 經消毒、清洗、破碎、再造粒後, 仍可以作為塑膠加工原料而再次使用, 有些廢塑膠的性能指標甚至優於普通的合成樹脂新料。

廢PET塑膠瓶

由此可見, 廢塑膠不是我們平認知的塑膠垃圾, 而是已經經過處理後的破碎料及邊角料。

廢塑膠進口規模有多大?

作為全球最大的塑膠生產國和消費國, 自2010年後中國就生產了全球1/4的塑膠, 而消費量占全球總量的1/3。

即便在塑膠加工業增長開始放緩的2014年, 中國的塑膠製品產量也有7388萬噸, 國內消費量則高達9325萬噸, 分別比2010年增加了22%和16%。

2016年全年, 從129個國家或地區進口4360萬噸、總價值約800億美金的廢塑膠, 其中包括:再生塑膠、初級原生塑膠、破碎料邊角料等。

800億美元市場規模

為何要進口廢塑膠?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塑膠生產國和消費國, 利用廢塑膠再生造粒, 既可緩解塑膠原料供需矛盾, 又可大量節省國家進口原油的外匯。 但長期以來我國的合成樹脂產能供應有限, 相當一部分要靠進口來彌補需求缺口。

進口彌補原料短缺

與塑膠原料相比, 廢塑膠不僅價格低廉, 而且不少廢塑膠在經過處理後, 仍能保持相當好的加工性能和物化指標, 加上進口關稅和運輸等費用較低, 在國內加工銷售有一定利潤空間。 同時再生塑膠在國內還有較大的市場需求, 因此隨著合成樹脂價格的暴漲, 致使越來越多的企業大量進口廢塑膠以降低成本。

據瞭解, 從國外進口一噸廢塑膠的價格只有進口塑膠原料價格的三分之一, 算上加工成本也只有使用原料的二分之一, 2009年全國進行廢塑膠進口加工的合法企業數量就有多達1600家, 被批准的廢塑膠進口量達到1484萬噸, 但這也僅是企業申請量的五成左右, 2016年這一審批比例下降到了1/5。 而實際進口時, 在海關檢驗等各種因素影響下,廢塑膠的實際進口量只有審批量的50%,其背後的走私量就不得而知了。

為何不在國內回收廢塑膠?

從國外進口廢塑膠的價格要比在國內回收的價格貴30%~40%,但是,很多企業還是偏向於選擇進口廢塑膠,其根源是國外垃圾分類做得較好,具有較完善的固體廢物回收利用體系,其固廢的品質比較高。

例如:塑膠原料中的聚苯烯和聚乙烯,二者的密度和形狀都很相似,但是,聚苯烯比較硬,強度比較好,聚乙烯比較軟,混在一起不容易分開,其利用價值會極大降低。而國外出口時分類處理完畢,在國內卻很少有完善的分類體系。

國內回收成本過高

據瞭解,廢塑膠回收行業很多企業比較小,難以做到這點,例如:在距離北京120公里的河北文安縣,這個北方塑膠垃圾的最大集散地,一度就分佈有2萬家。這些小企業及作坊式加工點難以做到完善分類體系,就會面臨關停。

從環保角度考慮,一些小型的進口廢物企業被迫倒閉也是好事,可以給一些有能力的大企業騰出市場空間。

禁止廢塑膠進口的目的是什麼?

首先,如果這些進口的廢塑膠都能得到合格環保地處理,本身是不成問題,但問題就出在違規處理上:在歐美國家,廢塑膠都要經過嚴格的處理,不能再使用的廢塑膠都必須焚燒處理,而且要收取很高的垃圾處理費用,這便形成了一些不合規定的,高污染廢塑膠打包出口給中國。

不良企業危害環境

其中還有一些不良企業不斷將一些國外的垃圾以次充好,特別是將那些有可能在彼國內引發環境問題的產品“夾帶出口”到了中國,這樣不僅可以省去在本國的垃圾處理費用,甚至有的還可以賺取一些利潤,

其次,本次禁止諸多品類廢塑膠進口,也是倒逼廢塑膠在加工企業的轉型升級,提高本國廢塑膠回收能力。也督促我國完善現有的垃圾分類體系、提高垃圾分類處理焚燒、填滿等各個環節的環保能力!

禁止進口對我國整體塑膠回收利用行業沒有太大影響,短期可能會對專門從事廢塑膠進口的企業可能會有一定影響,長期缺可以推動我國國內廢舊塑膠行業的發展。

在海關檢驗等各種因素影響下,廢塑膠的實際進口量只有審批量的50%,其背後的走私量就不得而知了。

為何不在國內回收廢塑膠?

從國外進口廢塑膠的價格要比在國內回收的價格貴30%~40%,但是,很多企業還是偏向於選擇進口廢塑膠,其根源是國外垃圾分類做得較好,具有較完善的固體廢物回收利用體系,其固廢的品質比較高。

例如:塑膠原料中的聚苯烯和聚乙烯,二者的密度和形狀都很相似,但是,聚苯烯比較硬,強度比較好,聚乙烯比較軟,混在一起不容易分開,其利用價值會極大降低。而國外出口時分類處理完畢,在國內卻很少有完善的分類體系。

國內回收成本過高

據瞭解,廢塑膠回收行業很多企業比較小,難以做到這點,例如:在距離北京120公里的河北文安縣,這個北方塑膠垃圾的最大集散地,一度就分佈有2萬家。這些小企業及作坊式加工點難以做到完善分類體系,就會面臨關停。

從環保角度考慮,一些小型的進口廢物企業被迫倒閉也是好事,可以給一些有能力的大企業騰出市場空間。

禁止廢塑膠進口的目的是什麼?

首先,如果這些進口的廢塑膠都能得到合格環保地處理,本身是不成問題,但問題就出在違規處理上:在歐美國家,廢塑膠都要經過嚴格的處理,不能再使用的廢塑膠都必須焚燒處理,而且要收取很高的垃圾處理費用,這便形成了一些不合規定的,高污染廢塑膠打包出口給中國。

不良企業危害環境

其中還有一些不良企業不斷將一些國外的垃圾以次充好,特別是將那些有可能在彼國內引發環境問題的產品“夾帶出口”到了中國,這樣不僅可以省去在本國的垃圾處理費用,甚至有的還可以賺取一些利潤,

其次,本次禁止諸多品類廢塑膠進口,也是倒逼廢塑膠在加工企業的轉型升級,提高本國廢塑膠回收能力。也督促我國完善現有的垃圾分類體系、提高垃圾分類處理焚燒、填滿等各個環節的環保能力!

禁止進口對我國整體塑膠回收利用行業沒有太大影響,短期可能會對專門從事廢塑膠進口的企業可能會有一定影響,長期缺可以推動我國國內廢舊塑膠行業的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