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長安新語|西安金融業需要大發展

2017年12月31日, 我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首次突破2萬億元。 這是作為內陸型經濟發展城市的西安, 金融業發展取得的實質性突破和歷史性跨越, 標誌著西安金融業發展站上了新的起點!

金融活則經濟活, 金融興則城市興。 大西安要實現追趕超越發展, 首先要有一個健康而充滿活力的金融市場。 我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突破2萬億元, 不僅意味著城市財富蛋糕在不斷做大, 更意味著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和“追趕超越”的基礎更加扎實、支撐更加有力、動力更加強勁。

站在新起點上, 我們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

牢牢抓住人民幣存款餘額突破2萬億元這個契機, 圍繞全市金融工作會議作出的決策部署, 進一步防控金融風險、做優金融環境、做實金融創新、做深“資本+產業”文章、做強金融產業, 推動全市今後一個時期金融業更好更快發展。

一是要緊盯實體經濟這個基本點。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液, 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立業之本。 要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 充分利用“資本+科技”、“資本+文化”、“資本+軍工”、“資本+旅遊”等手段, 下大力氣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引導資本不斷向硬科技、創新創業、軍民融合等領域聚集, 讓更多的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 不被發展資金所困。

二是要緊盯產業升級這個關鍵點。

“資本+產業”是產業升級的重要保障。 要積極引導金融機構不斷創新“資本+服務”模式, 不斷優化金融產品形態, 讓類似“軍民融合債”、綠色債券、創新債券這樣的新型融資工具能夠多些再多些, 進而在鄉村振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提升傳統產業、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方面, 發揮積極作用。

三是要緊盯金融倍增這個中心點。 城市的金融發展規模和活躍程度, 決定經濟實力和發展水準。 要通過絲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龍門行動計畫”、金融“金三角”建設等措施, 充分激發金融市場活力, 加快補齊金融發展短板, 吸引更多金融資本、金融機構、金融人才入駐西安, 促進金融中心功能不斷增強, 上市企業數量大幅攀升,

努力實現全市金融業總量五年內倍增的目標。

搞活金融、用活金融是突破大西安經濟發展瓶頸的關鍵。 各級各部門, 一定要乘著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突破2萬億元的東風, 搶抓機遇、奮發有為, 努力托起大西安金融工作的輝煌明天, 為大西安在新時代書寫新篇章貢獻力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