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華米衝刺IPO:前三季淨利近億 雷軍系持股近40%

雷帝網 雷建平 1月13日報導

小米緊鑼密鼓籌備上市之際, 小米生態鏈企業、小米手環生產商華米科技可能更早上市。

華米科技今日遞交IPO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 華米科技2017年前三季營收為12.96億元(約1.94億美元)。 2016年同期為9.43億元, 而2016年全年營收為15.56億元(2.33億美元)。

華米科技2017年前三季淨利潤為9537萬元(約1433萬美元), 2016年同期虧損1904萬元, 但整個2016年華米科技淨利潤為2394萬元(約359萬美元)。

近年來, 華米科技也在打造自有品牌的產品,

包括高圓圓代言的Amazfit手環等多款產品。 不久前, 華米科技推出第二代運動手錶, 分別為AMAZFIT智慧運動手錶2和2S尊享版。

但來自小米手環等小米相關產品在華米科技的占比一直很高, 2015年銷量為8.7億元, 占比97%, 2016年為14.34億元, 占比92.1%。

截止2017年前三個季度,

來自小米手環等小米系產品在華米科技中貢獻的營收為10.68億元, 占比依然高達82.4%。 同期, 來自自有品牌的產品營收為3.42億元, 占比為17.6%, 依然處於低位水準。

華米Q3營收4.74億元 同比增長27%

華米科技2017年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度營收分別為3.31億、4.91億、4.74億, 都低於2016年第四季度的6.12億元。

華米科技2017年第三季營收同比增長27%, 但環比下降3%。

華米Q3成本3.47億元 同比增長15%

華米科技2017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毛利分別為2.57億元、3.64億元、3.47億元, 都低於2016年第四季度的4.89億元。

華米科技2017年第三季度成本較上一季度下降5%, 較上年同期增長15%。

華米Q3毛利1.26億元 毛利率27%

華米科技2017年第三季度毛利為1.26億元, 毛利率為27%, 從過去兩年的發展歷程看, 華米科技的毛利率處於穩步提升的水準。

華米Q3運營利潤5438萬元 運營利潤率11%

華米科技2017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運營利潤分別為虧損542萬元、5817萬元、5438萬元,2016年第四季度運營利潤為4293萬元。華米科技第三季度運營利潤率為11%。

華米2017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淨利分別為-453萬元、4972萬元、4992萬元。

硬體產品主要存在三大誤區

此前,據市場調研公司IDC發佈的報告顯示,華米科技在2017第一季度全球市場佔有率超越Fitbit,成全球最大可穿戴設備廠商。

黃汪分享經驗時曾表示,對於智慧硬體來說,關鍵在於你的產品能否做到極致,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至少三個條件:有錢、有人、有耐心。

黃汪指出,硬體產品主要存在三大誤區:

誤區之一,希望產品無所不能

最典型的情況是在智慧手錶行業裡。2013年業內普遍的觀點就是把手機晶片用來做手錶的晶片,把手機變成手錶。然而,把它定義為一個無所不能是導致產品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誤區之二,產品定義的騎牆派

順著“無所不能意味著什麼都不能”的思路下來,會發現通過做減法來找到更加準確的產品定義才是關鍵。

做減法需要深度的思考、實踐和決心,因為你的確會擔心如果減去了這幾項功能消費者是否還會被打動。

華米科技在做華表AMAZFIT手錶過程中,開始是想做一個無所不能的手錶。過半年後,下定決心把產品定義調整成了一個有一些智慧功能的、甚至沒有智慧功能、只運行安卓的手錶。

誤區之三,戰略懶惰

硬體創業儘量離供應鏈和製造中心近一點兒;招募扎實靠譜的硬體團隊很重要,但抄襲歐美的時代過去,抄無可抄,不要再抄;建立自己挖掘消費者需求的能力,這比什麼都重要。

順為持有華米20.4%股權

華米科技曾經在2014年12月宣佈過B輪融資,融資額為3500萬美元,由高榕資本領投,晨興資本、紅杉、順為跟投。

招股書顯示,華米科技CEO黃汪持股為39.4%,為華米科技最大單一股東。

順為資本持股為20.4%,為第二大股東,小米旗下基金People Better limited持股為19.3%,這意味著雷軍系一共持股達39.7%,實際持股超過黃汪。

此外,高榕資本持股為9.7%,為華米科技第四大股東。

當前順為資本合夥人程天、小米聯合創始人、副總裁劉德是華米科技的董事。

華米科技也是小米生態鏈企業中又一家在運作上市的企業,最近,一家名為萬魔聲學的小米生態鏈企業(小米耳機生產商)也在資本市場嶄露頭角。

最近,萬魔聲學旗下全資子公司愛聲聲學要買入A股公司共達電聲控股股東濰坊高科的全部股權,一旦交易完成,萬魔聲學也變相的控制了一家上市公司。

—————————————————

雷帝觸網由資深媒體人雷建平創辦,其為頭條簽約作者,若轉載請寫明來源。

華米科技2017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運營利潤分別為虧損542萬元、5817萬元、5438萬元,2016年第四季度運營利潤為4293萬元。華米科技第三季度運營利潤率為11%。

華米2017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淨利分別為-453萬元、4972萬元、4992萬元。

硬體產品主要存在三大誤區

此前,據市場調研公司IDC發佈的報告顯示,華米科技在2017第一季度全球市場佔有率超越Fitbit,成全球最大可穿戴設備廠商。

黃汪分享經驗時曾表示,對於智慧硬體來說,關鍵在於你的產品能否做到極致,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至少三個條件:有錢、有人、有耐心。

黃汪指出,硬體產品主要存在三大誤區:

誤區之一,希望產品無所不能

最典型的情況是在智慧手錶行業裡。2013年業內普遍的觀點就是把手機晶片用來做手錶的晶片,把手機變成手錶。然而,把它定義為一個無所不能是導致產品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誤區之二,產品定義的騎牆派

順著“無所不能意味著什麼都不能”的思路下來,會發現通過做減法來找到更加準確的產品定義才是關鍵。

做減法需要深度的思考、實踐和決心,因為你的確會擔心如果減去了這幾項功能消費者是否還會被打動。

華米科技在做華表AMAZFIT手錶過程中,開始是想做一個無所不能的手錶。過半年後,下定決心把產品定義調整成了一個有一些智慧功能的、甚至沒有智慧功能、只運行安卓的手錶。

誤區之三,戰略懶惰

硬體創業儘量離供應鏈和製造中心近一點兒;招募扎實靠譜的硬體團隊很重要,但抄襲歐美的時代過去,抄無可抄,不要再抄;建立自己挖掘消費者需求的能力,這比什麼都重要。

順為持有華米20.4%股權

華米科技曾經在2014年12月宣佈過B輪融資,融資額為3500萬美元,由高榕資本領投,晨興資本、紅杉、順為跟投。

招股書顯示,華米科技CEO黃汪持股為39.4%,為華米科技最大單一股東。

順為資本持股為20.4%,為第二大股東,小米旗下基金People Better limited持股為19.3%,這意味著雷軍系一共持股達39.7%,實際持股超過黃汪。

此外,高榕資本持股為9.7%,為華米科技第四大股東。

當前順為資本合夥人程天、小米聯合創始人、副總裁劉德是華米科技的董事。

華米科技也是小米生態鏈企業中又一家在運作上市的企業,最近,一家名為萬魔聲學的小米生態鏈企業(小米耳機生產商)也在資本市場嶄露頭角。

最近,萬魔聲學旗下全資子公司愛聲聲學要買入A股公司共達電聲控股股東濰坊高科的全部股權,一旦交易完成,萬魔聲學也變相的控制了一家上市公司。

—————————————————

雷帝觸網由資深媒體人雷建平創辦,其為頭條簽約作者,若轉載請寫明來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