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這件國寶出土59年,名稱、用途至今不明,大家認認……

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留下了數不勝數的國寶文物, 有很多在今天人們看起來都覺得不可思議。 之前和大家分享了杭州博物館鎮館之寶--戰國水晶杯,

曾引發很多網友的質疑:這不就是我家喝水的玻璃杯嗎?

但今天, 我要和大家分享的這件國寶文物, 比戰國水晶杯的歷史還要久遠, 是西周晚期的青銅製品, 算下來起碼有2700多年了。 更讓人吃驚的是, 這件文物酷似路由器!名稱和用途至今仍不明...它就是安徽博物院的一級文物雲紋銅五柱器。

1

那麼, 雲紋五柱器到底有著怎麼樣的神秘故事呢?時間還得上溯到1959年, 安徽省考古工作者在皖南屯溪市西郊發掘兩座西周晚期墓葬。

當時, 安徽省在皖南屯溪市西郊修建飛機場,

在施工中, 意外挖掘到兩處相鄰近的大土堆, 裡面露出了文物, 施工被緊急叫停。 聞訊趕來的安徽省考古工作者對這兩座西周晚期的墓葬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並有了大量收穫。

正當考古工作者歡欣鼓舞的同時, 在清理文物中遇到了一件讓文物專家束手無策的事。

因為這其中有一件青銅器, 雖然保存完好無缺, 但造型特別詭異。 由於此件文物是首次發現, 史書上從未見過著錄, 器物本身又無銘文, 因此考古工作者一時很難說出它的名稱和用途。

2

西周 雲紋銅五柱器

通高31釐米 柱高16.5釐米

1959年安徽省屯溪市弈棋出土

雲紋五柱器構造分上下兩部分, 上部為五個並列矗立的圓柱, 鑄在好似屋脊的短柱基上, 柱高16.5釐米, 長短粗細相同, 距離互等。 下部是空腹方座。 方座縱橫21.5×20釐米, 四角抹圓, 四壁微鼓, 四壁和柱基都飾雙勾雲紋, 紋飾光潔無銹蝕。 整個器物通高31釐米, 重5.25公斤。 這件形制奇異、紋飾神秘、別具一格的器具, 為其它地方所未見, 成為全國“獨一無二”。

為了弄清其廬山真面目,安徽的考古專家還專門進京向當時的考古權威郭沫若先生求教,結果,考古學大家郭沫若端詳了半天,苦思了半天,也沒能搞懂那到底是什麼器具。

雖然不認識,但總得給它取個名字吧,叫什麼呢?由於這件青銅器最大特徵是有五根柱,底座滿飾雲紋,所以考古工作者根據器形和花紋,取名叫“雲紋五柱器”。

3

如今,已過去59年了,專家們一直沒有放棄對於這件2700年前的青銅文物的研究和探討,雖各有說法,卻一直難有定論。

《屯溪土墩墓發掘報告》中對五柱器的介紹

有人說可能是樂器,有人認為是器物之座。曾有音樂工作者對五柱器作過試敲測音,結果是“演奏”起來不但十分彆扭不便,而且究其五柱本身,並不具樂器發音效果,從而否定這是樂器。認為器物之座的說它是奏樂用具,脊上矗立五柱,就是插置吹奏管樂器的。但可惜的是考古人員在發掘清理時,並沒有見到五柱器附近有管樂器,或遺留有管樂器腐朽殘跡為之佐證。

最近,這件“奇葩”的國寶文物又刷遍朋友圈,很多網友看後紛紛驚呼,怎麼越看越像我家無線路由器呢?這難道是無線路由器穿越了??

不得不說!網友的想像力是無窮的!不過,這件“奇葩”國寶出土時,無線路由器這東西還沒問世呢!話說確實兩者有幾分神似,都說高手在民間,大夥都來認認唄!

那些出土的奇葩“假”文物

為了弄清其廬山真面目,安徽的考古專家還專門進京向當時的考古權威郭沫若先生求教,結果,考古學大家郭沫若端詳了半天,苦思了半天,也沒能搞懂那到底是什麼器具。

雖然不認識,但總得給它取個名字吧,叫什麼呢?由於這件青銅器最大特徵是有五根柱,底座滿飾雲紋,所以考古工作者根據器形和花紋,取名叫“雲紋五柱器”。

3

如今,已過去59年了,專家們一直沒有放棄對於這件2700年前的青銅文物的研究和探討,雖各有說法,卻一直難有定論。

《屯溪土墩墓發掘報告》中對五柱器的介紹

有人說可能是樂器,有人認為是器物之座。曾有音樂工作者對五柱器作過試敲測音,結果是“演奏”起來不但十分彆扭不便,而且究其五柱本身,並不具樂器發音效果,從而否定這是樂器。認為器物之座的說它是奏樂用具,脊上矗立五柱,就是插置吹奏管樂器的。但可惜的是考古人員在發掘清理時,並沒有見到五柱器附近有管樂器,或遺留有管樂器腐朽殘跡為之佐證。

最近,這件“奇葩”的國寶文物又刷遍朋友圈,很多網友看後紛紛驚呼,怎麼越看越像我家無線路由器呢?這難道是無線路由器穿越了??

不得不說!網友的想像力是無窮的!不過,這件“奇葩”國寶出土時,無線路由器這東西還沒問世呢!話說確實兩者有幾分神似,都說高手在民間,大夥都來認認唄!

那些出土的奇葩“假”文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