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趙薇從萬家文化全身而退,片葉不沾身啊

前兩天金像獎頒獎典禮, 被趙薇的照片刷屏了

社交網路上的我們VS真實的我們↓趙薇的P圖師也是厲害的

不過, 趙薇和老朋友萬家文化也是故事有點複雜。

郎情妾意了這麼長時間, 分手了, 一分錢分手費都不用付, 估計還是因為明星面兒大, 不過在輿論環境中, 這事兒還沒完。

萬家文化7日晚間公告, 收到浙江證監局監管函, 要求說明與龍薇傳媒是否積極促成股權轉讓交易的完成, 股權轉讓終止理由的充分合理性, 以及解除此次股權轉讓的詳細過程。 估計官方也在犯嘀咕, 所以才要窮究交易細節, 想知道到底哪個環節有貓膩, 出了啥子問題。

趙薇和萬家文化的事兒, 從去年12月23日開始, 趙薇控制的龍薇傳媒和萬家文化大股東簽訂股份轉讓協議, 擬以6000萬元撬動30億元的大杠杆, 購買萬家文化上市公司1.85億股, 進而獲得控制權, 有可能在控制公司後注入其他資產。

大概是明星影響大, 交易所出具監管函要求披露資金來源, 這才知道原來大部分都是借錢, 6000萬元資金也是龍薇傳媒借股東的。 這杠杆太大了, 就這樣監管函一封封的發, 到後來龍薇傳媒說借不到錢了, 要縮小交易規模, 收購股權一下子減到3200萬股, 轉讓總金額也由30億元調整為約5.29億元 。

但是縮小了規模, 交易還是沒兌現, 在3月31日萬好萬家大股東萬好萬家集團和龍薇傳媒決定終止股份轉讓。 至於終止原因, 是因股份轉讓客觀情況發生變化, 經龍薇傳媒提議, 雙方解除股權轉讓協議。

對於這個股份轉讓的客觀條件, 龍薇傳媒在回應上交所的問詢函時表示, 因為萬家文化收到了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 結果無法預知,

交易存在無法預測的法律風險。 萬家文化現在當然存在風險了, 遇到風險就要撤, 也不是沒道理, 但是這個風險恰恰跟趙薇有關係, 假若當初趙薇不是用這麼大杠杆, 監管層可能也就不會這麼一來二往窮追不捨, 也不會發什麼監管函。

交易黃了, 萬家文化集團還將此前收取龍薇傳媒的2.5億元在60天內返還給龍薇傳媒, 雙方還互不追究違約責任, 互不要求對方承擔任何滯納金、違約金和賠償金等等。

趙薇撤了, 而且不留下一片羽毛。 估計要是別的什麼人, 怎麼著也得收個違約金什麼的吧, 畢竟牽涉這麼大交易, 動用這麼多資源, 哪裡能說了就了了?

中化集團收購先正達, 就有一個協議, 如果收購不能成功, 會賠償對方損失。

東方鉭業最近摘帽了, 之所以能摘帽, 跟一宗失敗的借殼密切相關, 去年3月份其大股東中色(寧夏)東方集團有限公司將要把公司28%股權轉讓給大連隆泰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7月29日發佈終止籌畫重大資產重組公告, 根據協定約定, 交易對方須承擔3.52億元現金補償。 隆泰創投分別於去年8月5日、11月8日、12月15日分期給予東方鉭業共計3.2億元賠款, 最後一筆賠款3200萬於2016年12月31日到賬。 東方鉭業大股東賣股權沒成功, 上市公司還因此得益, 而且數目達3億多元, 比大多數上市公司一年的收益還高, 其實隆泰創投也沒耽誤東方鉭業多長時間, 從停牌到後來宣佈終止, 也就5個月時間, 平均每個月的賠償超過6000萬元了。

就跟買個房子都要定金一樣,

違約都要付出點代價。 這是為了保證交易能正常進行, 如果沒有違約責任, 那麼雙方可能就像過家家。 萬家文化的大股東顯得很大度, 但是上市公司被耽擱了一段時間, 就像東方鉭業的設計一樣, 上市公司之所以能因為股東交易失敗獲益, 是因為作為相關方會受到影響。

股民們想必也是受到了一萬點傷害, 聽到趙薇的名字沖了進去, 結果她居然就這麼輕輕鬆松地走掉了……暴風哭泣捂胸口!

趙薇夫婦當年花31億港元入股阿裡影業, 待股價上漲後立即拋出套現10億港元, 走得很漂亮。

這次如果能走得這麼漂亮, 那麼演員們估計都要來A股撈錢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