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黃賓虹“寫”出來的花鳥,欣賞亦可擁有

 黃賓虹是一位學者型的畫家,也是我國傑出的山水畫大師。 他既師古人, 更師造化。 其山水畫色調濃黑, 渾厚華滋。 世人皆知黃賓虹的山水畫堪稱一代宗師,

然而, 他的獨具風貌的花鳥畫也鮮為人們熟知和推崇。 他的花鳥畫不是偶爾涉筆, 而是從年輕到垂暮之年一直在畫。

早年他的花鳥畫受揚州著名畫家陳崇光的影響。 繼承的是沈周、陳白陽“觀物之生”的理念, 走的是草書筆法和水墨或色彩渲染來表現“物物有一種生意”的寫意路徑。 所以較早期的花卉題材, 多取山花野卉的用筆、落墨、構圖, 但見輕捷和單純, 尤其用色, 唯美唯柔, 似手邊隨意流瀉的溫情。 專擅花鳥大寫意的潘天壽先生就稱黃賓虹先生山水為“絕妙”, 其花鳥為“更妙, 妙在自自在在”。

在近現代的中國畫壇上, 黃賓虹無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傑出畫家之一。 詩文、書法、金石、畫學造詣皆深,

其中繪畫成就最高, 又以山水名氣最大, 偶作花鳥草蟲。 黃賓虹與以大寫意花鳥名世的齊白石相比, 黃賓虹則以其獨特的山水畫風引人矚目, 他們各自在花鳥、山水領域獨樹一幟。

齊白石擅長花鳥畫, 偶作山水;黃賓虹在山水領域馳騁之餘, 也偶作花鳥。 二人皆風格獨特, 妙趣天成。 齊白石以其花鳥畫筆墨趣味所作的山水畫和黃賓虹以其山水畫筆墨精神所作的花鳥畫都贏得世人的稱譽, 這是一個意味深長的現象, 從中我們不難發現兩人對中國畫筆墨法則與精神都有獨到的領會, 是畫壇裡難得的能夠融會貫通的高手。

作為一個典型的“借古開今”的畫家, 黃賓虹有深厚的傳統功底, 修養全面。 他的花鳥畫屬於“偶爾為之”,

早年受揚州著名畫家陳崇光的影響, 後來因為做編輯工作, 大量接觸歷代名畫, 取法更為廣博, 在學習傳統時能夠取其精而不為所囿, 敢於創新, 造詣很高。

很長時期以來黃賓虹的花鳥畫為山水畫的盛名所掩蓋, 這主要和他的花鳥畫作品問世較晚且數量相對較少有關, 但決不可否認他的花鳥畫所達到的藝術高度, 所作花鳥, 可以說很少有不佳之作。 黃賓虹認為畫山水要有神韻, 畫花鳥要有情趣, 並且在創作中極力體現, 他的花鳥畫不像山水那樣層層累積, 大多構圖簡潔, 輕鬆自然。

欣賞黃賓虹的花鳥作品, 可以看出與其山水作品一樣, 他比較注重寫生, 在繪畫的過程中不斷嘗試和實驗新的技巧和方法, 把文人的深厚學養和藝術家特有的細膩敏感都滲透到作品中。 黃賓虹推崇以書法的筆法和金石的趣味作畫, 一波三折, 含蓄有力, 剛柔得中而變化萬千, 下筆重, 運筆狠, 點、曳、斫、拂、披、轉、頓、挫, 方法多變, 技巧純熟, 或快或慢, 或齊或整。

在用筆上他又有特別的優勢, 講究平、留、圓、重、變;用墨上他強調筆墨“淋漓而不臃腫”, 尤其是關於宿墨與清墨諸法進行突破性的研究與運用, 有濃、淡、破、潑、積、焦、宿七墨, 這使他的花鳥畫別開生面, 洋溢著特有的“黃賓虹”味道。 正是包括宿墨與清墨這類歷來為花鳥畫家視為大忌的墨法的滲透與移入, 才熔鑄成黃賓虹花鳥畫華滋渾厚、秀靜妍潤的魂魄。

黃賓虹的花鳥畫在用色上更是出奇的好,相對其山水來說變化更加豐富,他能夠率真地去吸收民間色彩的感覺,有些作品有顯著的民間瓷繪色彩的特點,青綠和玫紅的運用特別得心應手,有民俗感而絕無塵俗味,變戲法似的顏色結合真可謂渾然天成,特別注重用“髒”色和“濁”色,很多作品初看灰灰的一團,細看裡面能包含著各種不同的細微變化,豐富厚重,精妙之至。

黃賓虹——名質,字樸存,亦作樸丞,號村岑,別署予向、虹盧,中年更號賓虹,以號行,室名濱虹草堂,祖籍安徽歙縣,生於浙江金華。 早年支持康、梁維新,擁護辛亥革命,輾轉於金華、杭州、歙縣、揚州、蕪湖、南京之間,學習古文化,兼習繪畫、金石 。 1907年起居上海 。 1937年應邀赴北平審定故宮書畫,並任教于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閉門作畫著述十年,積畫多達萬餘件 。 1948年出任杭州藝術專科學校教授 。 1949年任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教授,兼任北京民族美術研究所所長 。曾當選為華東美術工作者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 。擅長中國畫山水、美術史論、書法篆刻、詩歌等 。平生遍遊名山大川,寫生作畫 。傳世作品《山水卷》等藏於故宮博物院,《蜀江歸舟圖》藏於上海博物館,《焦墨山水》藏於浙江省博物館,《九子山》等藏於中國美術館 。出版有《黃賓虹紀遊畫冊》、《黃賓虹山水畫冊》、《黃賓虹山水畫集》、《黃賓虹寫生畫冊》、《黃賓虹山水寫生畫冊》和《黃賓虹畫集》等畫冊多種 。編著有《美術叢書》及《神州大觀》、《神州國光集》、《中國名畫集》等 。

才熔鑄成黃賓虹花鳥畫華滋渾厚、秀靜妍潤的魂魄。

黃賓虹的花鳥畫在用色上更是出奇的好,相對其山水來說變化更加豐富,他能夠率真地去吸收民間色彩的感覺,有些作品有顯著的民間瓷繪色彩的特點,青綠和玫紅的運用特別得心應手,有民俗感而絕無塵俗味,變戲法似的顏色結合真可謂渾然天成,特別注重用“髒”色和“濁”色,很多作品初看灰灰的一團,細看裡面能包含著各種不同的細微變化,豐富厚重,精妙之至。

黃賓虹——名質,字樸存,亦作樸丞,號村岑,別署予向、虹盧,中年更號賓虹,以號行,室名濱虹草堂,祖籍安徽歙縣,生於浙江金華。 早年支持康、梁維新,擁護辛亥革命,輾轉於金華、杭州、歙縣、揚州、蕪湖、南京之間,學習古文化,兼習繪畫、金石 。 1907年起居上海 。 1937年應邀赴北平審定故宮書畫,並任教于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閉門作畫著述十年,積畫多達萬餘件 。 1948年出任杭州藝術專科學校教授 。 1949年任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教授,兼任北京民族美術研究所所長 。曾當選為華東美術工作者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 。擅長中國畫山水、美術史論、書法篆刻、詩歌等 。平生遍遊名山大川,寫生作畫 。傳世作品《山水卷》等藏於故宮博物院,《蜀江歸舟圖》藏於上海博物館,《焦墨山水》藏於浙江省博物館,《九子山》等藏於中國美術館 。出版有《黃賓虹紀遊畫冊》、《黃賓虹山水畫冊》、《黃賓虹山水畫集》、《黃賓虹寫生畫冊》、《黃賓虹山水寫生畫冊》和《黃賓虹畫集》等畫冊多種 。編著有《美術叢書》及《神州大觀》、《神州國光集》、《中國名畫集》等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