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除了房子,中國最有錢的人還買了什麼?

來源 | 第一財經

隨著高淨值人群規模擴大和資產淨值增加, 過去十年間, 高淨值人群資產配置中各類產品的比重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近日, 中金公司發佈報告總結了高淨值人士資產配置的變化:

第一, 現金及存款占比大幅下降, 金融產品占比顯著上升;

第二, 更多金融產品在資產配置中從無到有, 以及由此帶來的多樣化和分散化。

2006年中國個人可投資資產中70%為現金及存款, 少量的資本市場產品投資主要投向股票和公募基金;到2017年, 個人可投資資產中現金及存款的占比已降至41%, 投向包括銀行理財、資本市場產品、境外產品、私募股權等4類金融資產的占比則顯著上升。

這種變化, 一方面緣於過去十年中國財富管理市場金融產品種類和策略的不斷豐富, 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尤其是高淨值人群選擇通過專業機構進行理財, 以資產配置的方式實現了資產分散化和多樣化。

高淨值人群加配了4類金融資產

銀行理財產品是過去十年間中國私人資產配置中占比提升最顯著的一個金融產品。 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財富管理產品類別, 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 銀行理財規模餘額已達28.45萬億元。

資本市場產品目前在中國私人資產配置中僅次於現金及存款和投資性不動產, 位居第三。 資本市場產品包含個人持有的股票、新三板、債券和公募基金等。 投資者可以通過公募基金、證券私募等產品投資國內資本市場。 截至2017年11月底, 公募基金資產合計11.41萬億元, 證券私募管理規模則達3萬億元。

境外投資在中國私人資產配置中也幾乎是從無到有。

其一方面起到分散風險、增加收益穩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 境外市場從可投的區域和資產類別上都有更豐富的選擇, 意味著投資者可以獲得更加多元化的收益來源。

其他境內投資在中國私人資產配置中也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 2016年中國市場發生的私募股權投資金額突破8000億元, 是2006年的5.7倍, 增長迅速。 特別是近3年, 年化複合增長率超過60%。 私募股權基金作為一種長期投資產品, 不容易受到經濟短期波動的影響, 其回報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基金管理人的投資判斷以及主動的價值創造過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